x银行固定收益类资产组合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行固定收益类资产组合理财业务发展,切实防范风险,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理财业务的监管规定,结合本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固定收益类资产组合(以下简称“资产组合”)理财业务是指我行发售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将资金统一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组成的资产组合,通过对资产组合进行动态管理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的业务。
根据业务实际运作,资产组合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资产组合是所有单个产品配置资产形成的资产组合;第二层级资产组合是风险特征类似的一期或多期单个产品配置资产形成的资产组合;第三层级资产组合是单个产品配置资产对应的资产组合。
若非单独指明资产组合层级,以下所提资产组合包括所有层级资产组合。
第三条根据理财产品的收益特征,资产组合可分为保本资产组合和非保本资产组合两类。
保本资产组合是指该资产组合向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由银行承诺本金支付或/及支付固定收益或最低收益。
非保本资产组合是指该资产组合向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由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客户支付收益,并不保证客户本金安全。
根据理财产品的赎回特征,资产组合可分为开放式资产组合和封闭式资产组合两类。
开放式资产组合是指该资产组合向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可实时或定期赎回。
封闭式资产组合是指该资产组合向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不能赎回,只能在产品到期日获取产品本息。
第四条资产组合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应遵循如下原则:(一)审慎运作。
应审慎配置资产组合中的各类资产,不得投资于可能造成本金重大损失的高风险金融产品,以及结构过于复杂的金融产品;严格控制资产组合与理财产品之间的期限错配和收益错配,持续监控资产组合的流动性风险。
(二)风险隔离。
资产组合理财业务与银行自营业务之间、不同资产组合之间、各期理财产品之间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
(三)独立核算。
应区分资产组合理财业务与我行自营业务,对资产组合理财业务进行会计核算;资产组合理财业务实行独立托管,对各资产组合、各理财产品进行独立核算。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总行金融市场部研发运作的固定收益类资产组合理财业务。
理财产品投资单项资产且期限匹配的理财业务,不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投资范围及准入标准第六条资产组合理财业务的资产组合可投资于:(一)固定收益类证券,包括: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一般性金融债、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次级债、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证券、可转债等。
(二)同业融资类业务,包括:同业拆借、债券回购、同业存款、同业存单、同业借款、与保险公司合作大额协议存款。
(三)信贷融资类资产,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四)债券投资类信托计划。
(五)理财直接融资工具。
(六)其他经批准可投资的资产。
第七条各类投资工具的准入标准。
各类投资工具应符合任一单项工具的相关业务管理规定,并遵守以下准入标准。
(一)固定收益证券的准入。
政府信用类债券的准入条件为:我国国债、央行票据,以及标普/穆迪/惠誉评级为A+/A1/A+(含)级以上政府/地区国债和其央行发行的债券;我国政策性金融债、总行定期发布的政府机构类信用主体发行的债券。
信用类债券的准入条件为:债券发行人在标普/穆迪/惠誉评级为A+/A1/A+(含)级以上,在国内机构评级为A+(含)级以上。
若发行人有多个外部评级,以评级低者为准。
(二)同业融资类业务的准入。
本币同业拆借、同业存款、同业存单、同业借款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大额协议存款等业务涉及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等交易对手均应符合机构业务部制定的准入名单。
外币同业拆出业务的对手方信用评级(标普/穆迪/惠誉评级)不低于AA/Aa2/AA。
回购业务的准入条件为:债券逆回购业务的质押债券可以为下列之一:我国国债、我国政策性金融债、央行票据、标普/穆迪/惠誉评级为AA/Aa2/AA以上国家发行的国债、部分超AAA级企业发行的债券(不含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见附件名单)。
(三)信贷融资类资产的准入。
信贷融资类资产,按照《x银行理财融资业务管理办法》的标准执行,但不得投资于本行自身的信贷资产或票据资产。
票据资产还需满足以下准入条件:不能绕过信托等渠道直接投资票据资产,票据资产应具有真实贸易背景,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背书转让;仅可投资我行准入名单内的交易对手和承兑行的转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四)债券投资类信托计划的准入。
信托计划投资债券应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固定收益证券的准入条件;信托公司应符合我行准入名单。
(五)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准入。
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应在满足信贷融资类资产的标准上,挑选优质客户,满足监管部门对此类标准化工具在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监管要求。
(六)衍生产品可以作为对冲风险的工具纳入资产组合,但如果资产组合内的衍生产品以投资盈利为目的,须按照新增投资工具的标准进行审批。
第八条对于超出上述范围的投资工具,均属于资产组合新增投资工具,需按如下程序进行审批:金融市场部或客户部门对新增投资工具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具体操作流程和风险控制措施→商相关部门提出业务准入标准→金融市场部起草资产组合拟新增投资的请示→会签内控与法律合规部、风险管理部、财务会计部、信贷管理部、机构业务部、运营管理部、托管业务部及该工具准入标准的提出部门→有权审批人审批。
其中:信贷融资类资产由信贷管理部提出准入标准;固定收益类证券业务由风险管理部提出准入标准;同业融资类业务由资产负债管理部提出准入标准;新增投资工具涉及客户准入的,由该类客户的管理部门商信贷管理部、风险管理部提出准入标准。
第三章组合风险管理第九条总行每年制定并下发资产组合理财业务风险限额,分别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对资产组合风险进行控制。
第十条第二层级资产组合理财产品不承担汇率风险,应区分币种建立独立的资产组合,确保募集资金与资产组合配置资产币种一致。
第十一条资产组合应主要通过发售理财产品的方式募集资金,为提高产品收益,资产组合可主动通过资金拆入、债券正回购等方式进行杠杆操作,杠杆率在产品发售前已明确,产品起息时开展杠杆操作,杠杆操作期限不得超过理财产品期限,杠杆率须严格执行年度风险限额的要求。
通过杠杆操作提高产品收益率的行为,须采取有效方式向客户披露相关信息,并说明此操作可能出现后果。
单期产品杠杆率=市场融资余额/(单期产品组合总资产—单期产品市场融资余额)第十二条季末、年末等关键时点,大量产品到期,短期内无法通过发售产品解决资产组合流动性风险,需被动通过市场融资弥补资产组合流动性缺口,金融市场部事先向分管理财业务的行长请示报告,按照相应授权转授权要求进行审批,严格控制融资期限和规模,对于封闭式理财产品,融资期限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剩余期限,对于开放式理财产品,内部融资期限不得超过14天,外部融资期限不得超过7天。
第十三条总行根据不同类型资产组合特点,采取差别化组合风险控制措施。
对于开放式资产组合理财产品要严控流动性风险,可适当提高流动性资产比例要求,原则上开放式资产组合理财产品不应投资于期限较长的信贷类资产、大额协议存款、次级债等流动性较差的工具。
第四章业务流程第十四条资产组合理财业务发展规划及风险控制策略。
金融市场部应在每年年初制定年度资产组合类理财产品发行计划以及存续期内产品运作策略,提交金融市场理财投融资委员会审议。
风险管理部应在每年年初制定年度资产组合类理财产品风险偏好、政策和限额,提交高管层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后,经有权审批人审批后执行。
内控与法律合规部应结合业务发展规划、风险政策及业务部门建议,提出业务授权方案,按照行内相关授权审批流程报请审批后下发执行。
第十五条第二层级资产组合设立。
第二层级资产组合设立的审批流程为:金融市场部拟订资产组合设计方案、投资策略、风险偏好、风险控制策略和基本操作规范,根据投资及风险策略对资产组合理财产品风险等级进行初评→总行内控与法律合规部、风险管理部、信贷管理部、财务会计部、运营管理部、托管业务部等相关部门会签→有权审批人审批。
第十六条第二层级资产组合运行期间发生重大调整。
金融市场部拟订第二层级资产组合调整方案和实施步骤,如涉及投资和风险策略调整,需对调整后第二层级资产组合理财产品风险等级进行重新评估→总行内控与法律合规部、风险管理部、信贷管理部、财务会计部、运营管理部、托管业务部等相关部门会签→有权审批人审批。
本办法所指第二层级资产组合重大调整主要包括以下情形:(一)第二层级资产组合发售产品类型发生重大调整。
(二)第二层级资产组合投资策略、风险偏好发生重大调整。
(三)第二层级资产组合合并或拆分。
(四)第二层级资产组合估值、会计核算等发生重大调整。
(五)其他可能对现有第二层级资产组合运作及风险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形。
第十七条第二层级资产组合终止。
本办法所指第二层级资产组合终止是指:第二层级资产组合不再发行新的理财产品,或由于第二层级资产组合运作方式变更引起的合并、撤销等原第二层级资产组合不再继续运作的情况。
总行金融市场部应在资产组合终止前5个工作日内书面知会相关部门。
第二层级资产组合终止后,金融市场部应对产品整体运作情况进行总结,运营管理部、托管业务部应对第二层级资产组合整个运作期间的收益情况进行核算,内控与法律合规部应对第二层级资产组合存续期内整体运作情况进行抽查,风险管理部应对产品存续期内风险政策和限额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形成相关总结,一并交由金融市场部留存保管。
第十八条资产组合理财业务划转交易主要包括:银行自营业务与理财资产组合之间进行的交易以及不同理财资产组合之间进行的交易。
交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通过拆借等方式进行的各类融资,通过信贷资产买卖等方式进行的各类资产转让,以及自营与资产组合开展的衍生交易等。
第十九条资产组合理财业务划转交易应遵循依法合规、平等对待、价格公允、审批独立的原则。
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金融市场部应当平等对待所管理的各类资产,建立资产组合理财业务与自营业务之间,以及不同资产组合理财产品之间的风险隔离机制,建立有效的异常交易日常监控制度。
第二十条划转交易的审批流程为:金融市场部业务处室负责交易的发起,报请有权审批人审批后执行交易。
金融市场部应制定划转交易的授权和审查流程,经内控与法律合规部、风险管理部审查同意后执行。
第二十一条划转交易监督。
划转交易实行内、外部双重监督机制,确保划转交易价格的公允性,金融市场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处实施内部监督,总行托管业务部负责外部监督,对于价格显失公允、划转交易频繁、单笔或累计金额巨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前台交易人员和处室发出风险提示,同时抄送总行风险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