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效液相色谱基本概念和术语

高效液相色谱基本概念和术语

高效液相色谱基本概念和术语第一篇:高效液相色谱基本概念和术语高压液相色谱HPLC培训教程(一)I.概论一、液相色谱理论发展简况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溶于流动相(mobile phase)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由于与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发生作用(吸附、分配、离子吸引、排阻、亲和)的大小、强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

又称为色层法、层析法。

色谱法最早是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Tswett)在1906年研究用碳酸钙分离植物色素时发现的,色谱法(Chromatography)因之得名。

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开始阶段是用大直径的玻璃管柱在室温和常压下用液位差输送流动相,称为经典液相色谱法,此方法柱效低、时间长(常有几个小时)。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又因分析速度快而称为高速液相色谱法(High Speed Liquid Chromatography,HSLP)。

也称现代液相色谱。

二、HPLC的特点和优点 HPLC有以下特点:高压-压力可达150~300Kg/cm2。

色谱柱每米降压为75 Kg/cm2以上。

高速-流速为0.1~10.0 ml/min。

高效-可达5000塔板每米。

在一根柱中同时分离成份可达100种。

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灵敏度可达0.01ng。

同时消耗样品少。

HPLC与经典液相色谱相比有以下优点:速度快-通常分析一个样品在15~30 min,有些样品甚至在5 min 内即可完成。

分辨率高-可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

灵敏度高-紫外检测器可达0.01ng,荧光和电化学检测器可达0.1pg。

柱子可反复使用-用一根色谱柱可分离不同的化合物。

样品量少,容易回收-样品经过色谱柱后不被破坏,可以收集单一组分或做制备。

三、色谱法分类按两相的物理状态可分为: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法(LC)。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分离挥发性化合物。

GC根据固定相不同又可分为气固色谱法(GSC)和气液色谱法(GLC),其中以GLC应用最广。

液相色谱法适用于分离低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热稳定性差的物质。

LC同样可分为液固色谱法(LSC)和液液色谱法(LLC)。

此外还有超临为2.5~7.5(2~8),太高的pH值会使硅胶溶解,太低的pH值会使键合的烷基脱落。

有报告新商品柱可在pH 1.5~10范围操作。

正相色谱法与反相色谱法比较表正相色谱法反相色谱法固定相极性高~中中~低流动相极性低~中中~高组分洗脱次序极性小先洗出极性大先洗出从上表可看出,当极性为中等时正相色谱法与反相色谱法没有明显的界线(如氨基键合固定相)。

3.离子交换色谱法固定相是离子交换树脂,常用苯乙烯与二乙烯交联形成的聚合物骨架,在表面未端芳环上接上羧基、磺酸基(称阳离子交换树脂)或季氨基(阴离子交换树脂)。

被分离组分在色谱柱上分离原理是树脂上可电离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离子及被测组分的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根据各离子与离子交换基团具有不同的电荷吸引力而分离。

缓冲液常用作离子交换色谱的流动相。

被分离组分在离子交换柱中的保留时间除跟组分离子与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基团作用强弱有关外,它还受流动相的pH值和离子强度影响。

pH值可改变化合物的解离程度,进而影响其与固定相的作用。

流动相的盐浓度大,则离子强度高,不利于样品的解离,导致样品较快流出。

离子交换色谱法主要用于分析有机酸、氨基酸、多肽及核酸。

4.离子对色谱法又称偶离子色谱法,是液液色谱法的分支。

它是根据被测组分离子与离子对试剂离子形成中性的离子对化合物后,在非极性固定相中溶解度增大,从而使其分离效果改善。

主要用于分析离子强度大的酸碱物质。

分析碱性物质常用的离子对试剂为烷基磺酸盐,如戊烷磺酸钠、辛烷磺酸钠等。

另外高氯酸、三氟乙酸也可与多种碱性样品形成很强的离子对。

分析酸性物质常用四丁基季铵盐,如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铵磷酸盐。

离子对色谱法常用ODS柱(即C18),流动相为甲醇-水或乙腈-水,水中加入3~10 mmol/L的离子对试剂,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进行分离。

被测组分保时间与离子对性质、浓度、流动相组成及其pH值、离子强度有关。

5.排阻色谱法固定相是有一定孔径的多孔性填料,流动相是可以溶解样品的溶剂。

小分子量的化合物可以进入孔中,滞留时间长;大分子量的化合物不能进入孔中,直接随流动相流出。

它利用分子筛对分子量大小不同的各组分排阻能力的差异而完成分离。

常用于分离高分子化合物,如组织提取物、多肽、蛋白质、核酸等。

第二篇:仪器设备(液相色谱)购置报告仪器购置申请学院财务处、资产管理中心:鉴于“江苏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项目进展的实际需要,统筹考虑研发、社会服务和生物技术(制药)专业的资源建设,申请购置一台兼具荧光和二极管阵列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相关报告附后,请予以批准,谢谢!食品科学系二O一三年三月十六日江苏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液相色谱仪购置报告一、申购背景申请购置一台兼具荧光检测和二极管阵列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基于以下原因:1.该台仪器的购置,是“江苏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项目建设的预定计划之一,是工程中心研究、开发、第三方服务的主要设备。

投入使用后,将满足新版国家标准“GB2762-2012 食品污染物限量”,“GB 276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添加剂检测的要求,其精度、准确度和检测限量是第三方检测的必须装备。

新版国家标准GB2762-2012 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自2013年6月1日正式施行。

新标准逐项清理了以往食品标准中的所有污染物限量规定,整合修订为铅、镉、汞、砷、苯并[a]芘、N-二甲基亚硝胺等13种污染物在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调味品、饮料、酒类等20余大类食品的限量规定。

其中对食品污染物“苯并[a]芘”规定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测定可以达到很好准确性、重现性和较低的检测限,达到食品中“苯并[a]芘”痕量检测的要求。

新版国家标准GB 276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食品添加剂使用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卫生部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如罗丹明B、碱性嫩黄等禁用物质,没有国家标准检测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可实现三维立体)可以更好更便揵的研究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并可同时准确定性定量。

2.该台仪器,对接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然产物与功能食品”研究项目组,将系统开展辣椒素、花菁素、芝麻素、姜醇等天然抗氧化剂在脂肪酸、胆固醇、血脂氧化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开发。

我院承担的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天然辣椒素对血脂代谢的影响研究与开发”、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农业投入品的监控与筛选”等相关研究内容,将主要依赖这台设备,相关合作,已于香港中文大学签署科研合作协议。

3.兼顾院级重点建设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制药)”需要。

该专业是我院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9月第一批学生已经入校,但是,实训资源建设缺口较大,特别是涉及到药物中间体、活性成分、功能因子等成分的分离与鉴定,高精度荧光和二极管阵列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是必备工具。

二、预期效益这台装备,是“江苏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科研项目二期建设的既定内容,主要服务对象是科研、第三方检测和部分必须的专业实践,其效益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执行“江苏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项目建设计划。

投入运行后,我系将新增2-3个固定就(创)业岗位,满足5-7名学生的顶岗实践,全年将新增第三方检测服务营业额20-30万元。

2.提升科研质量。

“天然辣椒素对血脂代谢的影响研究与开发”、“农业投入品的监控与筛选”等相关研究内容,将主要依赖这台设备,国际顶尖SCI期刊的研究报告,主要依赖这台设备,社会效益较大,价值难以量化。

3.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生物技术及应用(制药)专业实训中,涉及药物中间体、活性成分、功能因子等分离、鉴定,高精度荧光和二极管阵列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是必备工具。

具有培养学生的功能,是实验(训)资源建设的有效补充。

三、建议型号与附件1.主机系统:SHIMADZU-LC20A(与香港实验室相同,数据同步);2.附件:二元泵,脱气机,荧光检测,二极管阵列检测,自动进样,柱温箱,氮吹仪,超声波,恒温水谷振震荡仪等。

四、经费来源1.学院“校中园”建设专项20万元。

2.剩余款项(约20万元)拟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项目经费列支。

食品科学系二O一三年三月十六日第三篇:液相色谱培训小结高效液相色谱培训小结分析:XXX 我来研究院已经一年多,主要做基本分析操作,需要负责液相,为了严格保证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必须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从制备样品过程到仪器采集过程都要非常谨慎、认真。

这次有幸得到公司提供的培训机会,去上海Agilent科技大学培训中心参加了为期四天的液相色谱培训。

培训期间老师讲述了从硬件、软件及维护保养各个方面的问题,让人一下充实了不少。

通过这次的学习培训,使我对分析过程有了深入的理解,并对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和维护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多的认识,现在做总结如下:液相色谱主要分为:溶剂柜、脱机机、泵、自动进样器(手动进样器)、柱温箱、检测器。

各个模块由CAN 线进行通讯连接,使得各个模块形成一整套系统。

化学工作站和仪器系统之间用LAN线连接。

一、硬件1、在线脱气机2、泵(我公司使用的是四元泵,当使用盐溶液和有机溶剂时,建议将盐溶液接到四元比例阀下面的通道上(A或D),有机溶剂接到上面的通道上(B或C)。

如果经常使用盐溶液,建议定期用水冲洗所有的通道以去除阀口上可能出现的盐沉淀。

)3、进样器(我公司为标准自动进样器。

进样体积重复性高,进样动态范围宽,连续冲洗流路并有洗针功能,降低样品残留,可以容纳不同规格的样品瓶。

灵活的进样程序编程可以进行样品前处理,使用旁路可以降低延迟体积。

)4、柱温箱5、检测器(我公司使用的是VWD检测器用于产品开发及质量控制。

)二、化学工作站1、方法的编辑和保存2、谱图处理及优化3、积分参数优化4、光谱功能5、校正表建立,设定报告,报告设计三、日常维护和常见色谱故障1、溶剂准备:溶剂过滤是要防止固体颗粒损伤仪器或柱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