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imate 30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自主操作培训教材福州大学测试中心2018年9月第一部分Ultimate 3000型高效液相色谱原理和仪器配置一、液相色谱原理简介1、色谱法起源色谱法最早是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Tswett)在1906 年研究用碳酸钙分离植物色素时发现的,色谱法(Chromatography)因之得名。
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2、液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溶于流动相(mobile phase)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时,由于与固定相发生作用(吸附、分配、离子交换、排阻、亲和)的大小、强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
又称为色层法、层析法。
英文为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为HPLC。
3、HPLC分离模式包括反相模式 (RP-LC);正相模式 (NP-LC);离子对色谱 (IPC);离子交换色谱 (IEC);体积排阻色谱 (GPC/GFC);亲和色谱(AC)等。
其中,反相和正相模式又属于液液分配色谱。
•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液的极性(正相 normal phase),反之,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液的极性(反相 reverse phase)。
正相与反相的出峰顺序相反;化学键合固定相:(将各种不同基团通过化学反应键合到硅胶(担体)表面的游离羟基上。
C-18柱(常用反相柱)。
4、HPLC与经典液相色谱方法以及气相色谱(GC)方法的比较4.1 HPLC与经典液相色谱方法比较高速:HPLC采用高压输液设备,流速大增加,分析速度极快,只需数分钟;而经典方法靠重力加料,完成一次分析需时数小时。
高效:填充物颗粒极细且规则,固定相涂渍均匀、传质阻力小,因而柱效很高。
可以在数分钟内完成数百种物质的分离。
高灵敏度:检测器灵敏度极高:UV——10-9g, 荧光检测器——10-11g。
4.2 HPLC与GC比较分析对象及范围:GC分析只限于气体和低沸点的稳定化合物,占有机物总数的20%;HPLC可以分析高沸点、高分子量的稳定或不稳定化合物,这类物质占有机物总数的80%。
流动相的选择:GC采用的流动相中为有限的几种“惰性”气体,只起运载作用,对组分作用小;HPLC采用的流动相为液体或各种液体的混合,可供选择的机会多。
它除了起运载作用外,还可与组分作用,即流动相对分离的贡献很大,可通过溶剂来控制和改进分离。
操作温度:GC需高温;HPLC通常在室温下进行。
5、HPLC应用由于HPLC分离分析的高灵敏度、定量的准确性、适于非挥发性和热不稳定组分的分析,因此,在工业、科学研究,尤其是在生物学和医学等方面应用极为广泛。
可应用于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烃、碳水化合物、药品、多糖、高聚物、农药、抗生素、胆固醇、金属有机物等分析。
二、HPLC基本术语和色谱图色谱图(chromatogram)--样品流经色谱柱和检测器,所得到的信号-时间曲线,又称色谱流出曲线(elution profile)。
基线(base line)--经流动相冲洗,柱与流动相达到平衡后,检测器测出一段时间的流出曲线。
一般应平行于时间轴。
噪音(noise)--基线信号的波动。
通常因电源接触不良或瞬时过载、检测器不稳定、流动相含有气泡或色谱柱被污染所致。
漂移(drift)--基线随时间的缓缓变化。
主要由于操作条件如电压、温度、流动相及流量的不稳定所引起,柱内的污染物或固定相不断被洗脱下来也会产生漂移。
色谱峰(peak)--组分流经检测器时响应的连续信号产生的曲线。
流出曲线上的突起部分。
正常色谱峰近似于对称形正态分布曲线(高斯Gauss曲线)。
不对称色谱峰有两种:前延峰(leading peak)和拖尾峰(tailing peak)。
前者少见。
拖尾因子(tailing factor,T),用以衡量色谱峰的对称性。
也称为对称因子(symmetry factor)或不对称因子(asymmetry factor)。
《中国药典》规定T 应为0.95-1.05。
T<0.95为前延峰,T>1.05为拖尾峰。
峰高(peak height,h)-峰的最高点至峰底的距离。
峰宽(peak width,W)-峰两侧拐点处所作两条切线与基线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
W=4σ半峰宽(peak width at half-height,Wh/2)-峰高一半处的峰宽峰面积(peak area,A)-峰与峰底所包围的面积。
死时间(dead time,t0)--不保留组分的保留时间。
即流动相(溶剂)通过色谱柱的时间。
在反相HPLC中可用苯磺酸钠来测定死时间。
死体积(dead volume,V0)--由进样器进样口到检测器流动池未被固定相所占据的空间。
它包括4部分:进样器至色谱柱管路体积、柱内固定相颗粒间隙(被流动相占据,Vm)、柱出口管路体积、检测器流动池体积。
其中只有Vm参与色谱平衡过程,其它3部分只起峰扩展作用。
为防止峰扩展,这3部分体积应尽量减小。
V0=F×t0(F为流速)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tR)--从进样开始到某个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的时间。
保留体积(retention volume,VR)--从进样开始到某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时流出溶剂的体积。
又称洗脱体积。
VR=F×tR调整保留时间(adjusted retention time,t'R)--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
在实验条件(温度、固定相等)一定时,t'R只决定于组分的性质,因此,t'R(或tR)可用于定性。
t'R=tR-t0调整保留体积(adjusted retention volume,V'R)--扣除死体积后的保留体积。
一张色谱图至少能提供以下信息:1 、样品中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2、保留值---定性分析;3、色谱峰面积(或峰高)---定量分析;4、色谱峰的保留值和区域宽度---评价色谱柱的分离效能;5、根据相邻色谱峰之间的距离来选择合适的色谱分离条件。
三、HPLC仪器基本配置高效液相色谱仪通常由五大部分组成: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输出系统。
其中输液泵、色谱柱、检测器是关键部件。
第二部分Ultimate 3000型高效液相色谱基本操作二基本操作2.1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2.1.1 接入稳压电源将稳压电源的输入端插头插在墙上的插孔上。
2.1.2 流动相的更换和过滤1.检查流动相是否太少或放置太久。
超纯水或缓冲盐溶液建议每天必需更换且过滤,以防止长细菌。
超纯水必须为新制,这一点尤其重要。
(市售小瓶装质量好的纯净饮用水也是好的选择)2.梯度洗脱则有机相用一个通道(如A通道),超纯水或缓冲盐用另一个通道(如B通道),使用一段时间建议A和B通道进行更换。
3. 混合流动相的过滤原则:纯有机相或含一定比例有机相的就要用有机系0.45μm的滤膜,水相或缓冲盐的就要用水系0.45μm滤膜。
这一点需特别注意,因有机溶剂可以溶解水系滤膜,被溶解的水系滤膜更易损坏密封圈和柱塞杆。
4. 配好的流动相真空过滤时,当抽滤完后可继续抽滤几分钟,起到抽滤脱气的作用。
2.1.3 流动相的超声脱气1. 过滤后的流动相需要超声脱气约20分钟。
2. 建议超声波中的水位尽量高于流动相瓶中的水位,超声脱气效果会更佳。
3. 超声的时间不易过长,超声波工作会发热,超声时间过久时,超声波中的水会发热,随之流动相也发热升温,导致改变流动相的组成比例。
2.2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打开仪器各部份后面板电源线下方的电源开关,仪器将开机自动进行自检。
各部分自检成功后,方可正常进行以下各步操作。
2.3. 打开软件2.3.1 打开电脑打开电脑,等待约1~2分钟,变色龙服务监视器将会自动启动。
或者双击电脑右下角的变色龙软件的服务管理器,如下图:将跳出如下图所示界面:方能进行以后的各项操作(包括以后用软件控制仪器也需要先激活服务管理器)。
2.3.2 打开变色龙软件双击电脑桌面的“Chromeleon 7”图标,进入变色龙软件。
将出现如下界面:类似电脑操作系统中的资源管理器,左方为根目录,右方为对应目录下的文件夹或文件。
左下方有三大模块:仪器:控制仪器和运行的相关操作界面。
数据:查看和处理仪器分析数据。
eWorkflows:固定工作流程。
单击某一模块,则进入相应的版块。
2.3.3.泵模块连接/断开:软件与泵的连接或断开。
一旦使用软件与泵进行了连接,泵的前面板上的控制键将不起作用。
暂停:仪器暂停时,计时器也暂停但不回到零点,按“继续”键后计时器和泵继续工作。
停泵:泵停止工作,计时器也回到零点。
继续:与“暂停”“停泵”配套使用。
流速/压力:设定泵的流速,压力会自动在线监测。
淋洗液:设定A/B/C/D各通道的比例,通过比例阀调节。
马达:泵和比例阀的开关。
快速清洗功能键。
每天或每次使用仪器分析样品前,需先清洗泵头或管路中残留的气泡或溶剂。
在使用此键前需先向上掀开泵头前面板,然后拧松快速清洗阀(反时针两圈左右)。
然后在软件中按此“冲洗”键,泵将以3.0 ml/min的速度自动快速清洗泵内残留的气泡,5分钟将自动停止。
若想手动停止,只要再按“冲洗”键,将停止清洗。
注意:若长时间未使用仪器,或该通道更换了另外的流动相,清洗时间不易太短,一般以5分钟为宜。
否则,有残留气泡或溶剂留在真空脱气机内,易造成流速不稳定,所分析成分的保留时间不稳定而影响正常的分析。
要使用的每个通道(A/B/C/D)都需要设100%A,B,C,D单独快速清洗来排气泡。
如果通过分别设定每个通道的比例让多通道进行同时快速清洗,泵流速建议控制在3ml/min以下,否则容易损坏比例阀。
清洗有缓冲盐的那个通道前后,一定要用去离子水清洗管路和泵头。
以防止缓冲盐直接与纯有机相(甲醇、乙腈等)混合而产生结晶堵塞比例阀。
清洗完毕,先停泵,再拧紧快速清洗阀。
切记:不要在泵未停止清洗前拧紧快速清洗阀。
如下图,为按“冲洗”键前的警告信息。
2.3.4 进样器在U3000仪器控制界面上方的“WPS-3000SL”,将显示下图:位置:三个扇形区分别为;R、G、B。
以分析型自动进器为例,每个区可放置一个标准的分析型孔板和一个大号的孔板。
标准的分析型孔板(2ml)如下图所示:以R区为例,使用该孔板时,样品瓶的位置可定义为RA1-RA8、RB1-RB8、RC1-RC8、RD1-RD8、RE1-RE8,共40个样品瓶位置。
大进样量用大号孔板(10ml)如下图所示:以R区为例,使用该孔板时,样品瓶的位置可定义为R1、R2、R3、R4、R5,共5个样品瓶位置。
体积:RS/SD型的进样器标准注射器为100μl,最大进样量不能超过100μ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