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雾失楼台,月迷津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观《踏莎行》)(3)《师说》中年龄、学问相仿的士大夫耻于从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重阳佳节,学校书法社的同学们到养老院做志愿者,想为老人们写一幅书法作品增加节日气氛,你认为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2分)A.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B.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C.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D.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尽管越来越多的文化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其他领域的学者十分重视文化问题,但是,__________________ ,相反,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

①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的探讨和研究,导致文化内涵日益丰富②不同学者探讨文化问题的视角、层面、问题域都差异很大③关于文化本身的界定并未由此而形成公认的、一致的意见④文化本身的复杂性和无所不在的特性,导致文化界定困难A.②①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D.③④②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①文学的真实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是文学现代性的后果之一。

古代文学不是那么讲究“真实”,苏东坡轻蔑地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燕山雪花大如席”“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古代诗人从不以这种夸张为忤;传奇、笔记乃至《三国演义》《红楼梦》之中出现一些神魔鬼怪或者灵异事件,没有人觉得会有什么不妥。

然而,借用马克斯·韦伯的说法,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祛魅”。

自然科学清除了种种魑魅魍魉,物理学、化学或者生物学的世界清晰可解,科学实验让世界一一再现。

在这种风气下,文学祛魅尾随其后。

②如今看来,许多人可能低估了“真实”问题的复杂程度。

事实上,“真实”涉及的许多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例如,“真实”的个人经验与集体经验,“真实”的科学标准与感官标准,“真实”与种种知识门类的关系,“真实”与种种观测仪器和描述符号的关系等等。

最近出现的一个问题是,虚拟空间是否真实?正如《黑客帝国》这部电影所展示的那样,我们的所见所闻会不会仅仅是某些大型计算机制造的虚拟景象?庄生梦蝶抑或蝶梦庄生,我们如何判断那个所谓的“真实的荒漠”不是来自另一台计算机的虚拟景象?另一个尾随而至的难题是,如果我们不信任计算机的虚拟,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信任物理实验室仪器的种种结论?③从这个意义上,文学考虑的不是“真实”,而是“真实感”。

“真实感”的标准不在于是否吻合科学知识,而在于是否可以视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之所以让人感到“真实”,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这种性格丝毫不陌生,尽管我们无法见到猪的外形和这种性格的结合。

相反,相对论所说的时间与空间的弯曲就不那么真实,因为这种理论推导无法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哪怕这是一个正确的科学结论。

所以,文学的“真实感”产生的真正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之,“真实感”的丧失令人不安。

④日常生活是由各种细节组成的。

如何运用各种细节进行叙事,这是对于作家艺术才能的考验。

批评家因为某一个特殊的主题——例如“寻根”“苦难”“孤独”——褒奖某一作品的时候,作家或许会嗤之以鼻。

质量上乘的作品通常血肉丰满,有时作家会使用“纹理”这个词给予形容。

如同一篇论文的论证质量取决于作者思想的缜密程度,许多杰作往往纹理细密。

这些作品的质地坚实厚重,人们甚至很难用一句话简单地概括这些杰作的主题。

相反,一些貌似尖锐的作品内容单调。

⑤许多深刻的主题未必诉诸大幅度的动作情节,而是更多体现于各个生活细节。

作家通常知道,虚构一个精彩的情节远比虚构精彩的细节容易。

叙述比描写容易。

离奇的情节可以上天入地,海阔天空;坚实的细节才能让这些情节返回人间。

如果情节的离奇程度超过了细节的负担能力,说服力就会急剧下降。

⑥当然,文学重视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这不是倡导鼠目寸光,仅仅关注我们身边的琐事而不考虑时代的重大事务;也不意味着艺术向蝇营狗苟的世俗屈服。

不能将现实主义想象为无条件的接纳庸俗,不能将文学想象为日常生活的流水账。

我们宁可说,文学关注日常生活的意义在于批判日常,并且从日常之中发掘出特殊的能量。

如何集聚起日常生活之中最富于意义的那些部分,这是一个富有潜力的命题。

文学形式凝聚了某些日常生活,也删除了某些日常生活,分散的日常生活由于文学形式的作用,成为各种悲欢离合、恩怨情仇的故事。

(选自南帆《文学、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有删改)3.第①段中“文学祛魅”在语境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论证效果。

(4分)5.填入第③段空白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A.日常生活进入文学,人们感到文学作品等同于日常生活。

B.日常生活进入文学,人们感到文学作品散发熟悉的气息。

C.日常生活进入文学,人们感到文学作品不能有虚构成分。

D.日常生活进入文学,人们感到文学作品不能有科学理论。

6.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3分)A.古代文学很少描写日常生活的细节,它从观念上对此嗤之以鼻。

B.现代文学关注日常生活的细节,因为细节构成作品细密的纹理。

C.真实丰富的细节,经过作家的有机整合,成就了作品的说服力。

D.真实细节与特殊主题的结合,才是成就作品说服力的根本原因。

7.在第⑥段中,作者认为“文学关注日常生活的意义在于批判日常,并且从日常之中发掘出特殊的能量”,请从《哦,香雪》《药》《变形记》《守财奴》中任选一篇为例对这句话进行分析。

(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乡下的老鼠也进城干亚群①一下绵绵细雨,村里像拉上了一层幕布。

门有半掩的,鸡有半睡的,而人是半醒的。

如果不是他的吆喝,村庄似乎要沉睡不醒了。

②“修伞哉,伞好修哉”,他从村头喊来,一直喊到村庄深处。

半掩的门吱呀一声,母亲撩起围裙擦了擦手,一把抓起草帽,不顾脚下地滑,一扭一甩,跑到篱笆边,隔着两个菜园,“喂,修伞。

”“好咯,就来。

”对话结束,而他的吆喝却继续着,一桩活已接,他还要攒那些半掩门后的伞,七弯八拐,一路丢下他的“修伞哉”。

③母亲给他一把椅子,他找了一片光亮,坐到屋檐下。

他随身携带的家伙非常简单,就一只黑色的人造革皮包,也不知背了多少年,皮包的边边角角露出白色的线头。

皮硬邦邦的,鼓的地方鼓,不鼓的地方拼命往里凹。

拉链形同虚设,豁着一张大嘴。

地上一放,皮包像蹲却蹲不稳的老人,得靠着椅子脚才勉强稳住。

母亲示意我给他泡一杯茶。

我小心地捧着茶走到他身边,他弹簧似的站了起来,双手接住,嘴里不停地说“罪过,罪过……”④母亲从屋里找出两把伞,一把是黄色的油纸伞,另一把是黑色的布伞。

两把伞的伞骨都出现了问题,一把撑不开,一把撑开后收不拢。

母亲问他修两把伞要多少钱。

他说,阿嫂你放心,不会多收你一分钱的。

说着,他从包里掏出几件工具,还有一圈尼龙绳,一并放在脚边。

他端起茶杯,噘起嘴,朝着杯口呼呼几下,像风吹过荷塘。

他喝过三口后开始干活。

⑤他的手脚很利索,一拧一绞,左右摆弄了几下,伞面与伞骨分离了。

病伞骨在他手里转了两圈后,他又一拧一绞,几根病伞骨从伞架上撤了下来。

他俯下身,在黑色人造革包里翻拣出三四根半成品的伞骨。

他按伞骨的比例大小把半成品的伞骨重新绞过,再固定到伞架上。

每装上一根后,他撑开伞架,慢慢朝左转一圈,又慢慢向右转一圈,目光紧紧盯着伞架。

他感觉到不顺眼的时候,伞停止转动,一手握住伞柄,一手捉住他发现的“病灶”,待确定此处无疑时,握伞柄的手抽了出来,两只看似粗笨的手在伞架上灵活收放。

⑥拿出一根针,穿好线,顺着伞骨节把伞面牢牢缝住,这已是最后一道程序了。

他把伞撑开,在他手里漂亮的一转,对我母亲说:“嫂子,伞修好了,你看一下。

”“哒”,伞稳稳地撑住。

“噗”,伞顺从地收拢。

那一开一收,像戏中的表演。

母亲脸上浮出满意的笑容。

他也笑了笑,如同舒展的茶叶。

⑦结算工钱的时候,他说:“嫂子,伞面上的几个破洞修补和伞柄的调换不算钱,其他的我就老实不客气了。

”母亲一看,伞上的几个小洞小眼果然没有了。

母亲一边夸他手艺好,一边赞他人实在。

他端起茶杯,茶叶已沉入杯底,呷了一口茶,说:“手工活,不要成本的。

”⑧雨继续绵绵密密地下着。

他丢下的吆喝还没人来捡,村庄似乎又要沉睡过去。

我给他续了两次茶水,每次他都说,别添了,我马上就走。

可屁股一直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

等我想第三次给他添水的时候,隔壁的翠婶撑着一顶“蝙蝠伞”过来喊他去修伞。

他的吆喝终于有人捡到了。

他霍地站了起来,一口喝干杯里茶水,“啪”的一声,泼干净了茶叶。

转身往自己坐过的竹椅上拍了几拍,一把抓起椅子搬到了屋里。

母亲想客套一下都来不及,他的动作实在太快了。

⑨有一天,下雨的村庄忽然变得曼妙多姿,漂亮的花伞在雨天一朵一朵地盛放,而黄油纸伞与黑色的布伞成了老年伞。

再后来,那些漂亮的花伞又一朵朵从村庄里消失了,一把把好伞被小伙子和姑娘们带到了外面,而回来时从不记得带回,因为,年轻人总是选个晴天回村。

家里剩留的是一把把坏伞,那些坏伞躺在家里的角落,灰头土脸的从晴天到雨天,似乎没有人记得去撑开它们。

他来了,几个熟悉他的人还会让他修修伞,有一次他指了指角落里的那几把坏伞,说:“这几把不修了?”我母亲说,那几把伞修了也没人撑,孩子们都去外面了,这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出去了。

临走时,母亲见他的雨披有些破,遮了前面湿了后面,便拿出一把旧伞给他,说是不用还了。

他愣了一愣,伸手接过了伞。

他撑着我家的伞慢慢离开我们的村庄。

⑩1988年,我离开村庄到了县城。

经过古桥时能看到一把大圆伞,有一个人整天坐在伞下,旁边有一辆箱式的手推车,箱上有一只小白鼠在小圆台上奔跑。

我觉得好奇,走近。

他一眼认出我,说:“长成个大姑娘了。

”我不知道怎么称呼修伞师傅,因为,他身旁那只黑色的皮革包不见了,而是成包成包的老鼠药。

⑪我说:“你还去我们村子吗?”⑫他笑着,摇一摇头,说:“乡下的老鼠也进城了。

”(有删改)8.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作用。

(3分)9.本文第⑤段的语言有独特之处,请对其加以赏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