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1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诗中的两个“风雨”,第一个“风雨”指的是(____);第二个“风雨”指的是(____)。
A.自然界中的风和雨B.各种各样的传言C.烦恼、痛苦、忧愁D.纷纷的议论[2]诗中与“鸟儿的巢里”相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理解这首诗,在正确的说法后画“√”。
(1)这首诗赞颂母爱,表现了母爱的崇高与无私。
()(2)这首诗着重表现了鸟儿和人一样都有避风港。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由衷的依恋和感激之情。
()[4]假如你给妈妈朗诵这首诗,想象她会有怎样的反应,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忆江南》诗歌,回答问题。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这是一首__________,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你还知道他写过哪些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哪一句,看出诗人来过江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江南美在哪儿?抄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能不忆江南?”是()A. 设问句B. 反问句C. 陈述句3. 课文精彩回放。
繁星(一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天上的风雨来了”和“心中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意思相同吗?如何理解“我只躲在你的怀里”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说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课内阅读。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里。
[1]把原文补充完整。
[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天上的风雨”是指(____),“心中的雨点”是指(____)。
A.自然现象,刮风下雨。
B.人生中的坎坷、磨炼、烦恼、打击等。
[3]诗句通过联想和类比,描写“我”心灵受到打击时向母亲____________,讴歌母爱的________和________。
5.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残阳”是指西沉的太阳,傍晚时分的太阳还叫作______。
下列四字词语中不是描写太阳落山的一项的是(_____)。
A.旭日东升B.日薄西山C.残阳如血D.落日余晖[2]理解诗句,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所以“铺”字用得准确、形象B. “铺”字表现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C. 诗人抓住了夕阳下的江面呈现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的绚烂景象D. 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一片青绿色,未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出红色6. 诗句赏析。
《繁星》(一五九)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诗中有两个“风雨来了”,第一个“风雨”指的是_______,第二个风雨指的是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读诗句,完成练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下列词语“逊”的意思和诗句中“逊”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出言不逊 B. 稍逊一筹 C. 黄帝逊位[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人借“梅雪争春”告诫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课内外比较阅读。
(一)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度阴山。
(二)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释)青海:指青海湖。
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
穿:磨破。
金甲:铠甲的美称。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借指敌人。
[1]读《出塞》,按原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2]表达对守关将士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将”指的是(____),“胡马”指的是(____)。
A.名将李广。
B.名将卫青。
C.胡人的骏马。
D.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飞将军______(填人名)的怀念,其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从军行》完成填空。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这两句写到了三个地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一句概述了战斗之艰苦激烈,而“_______”则是戍边将士的坚定、深沉的誓言。
[6]品读这两首古诗,对的打“√”,错的打“×”。
(1)《出塞》刻画了守边将士荒凉艰苦的生活环境。
(____)(2)《出塞》诗歌主题是希望平定战乱,安定边防。
(____)(3)《从军行》表现了战士们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
(____)(4)《出塞》控诉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
(____)[7]《出塞》和《从军行》的相同点是( )。
(多选)A.都是边塞诗。
B.都是送别诗。
C.以描写环境开篇。
D.感情基调高昂雄浑。
9. 读《白桦》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含义。
玉立: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玉立”写出了___________,“晶亮的雪花”写出了_______,表现了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
[3]“朦胧”“玉立”“晶亮”,表现白桦_________________之美。
[4]这一小节总写白桦______的气质美。
()A.静态B.动态C.静中有动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这首词中,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词中加点字的韵母是________,这种句末韵母相同的现象,人们称作押韵,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
[2]我们还学过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__________》。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描写的景象是()A.天气时阴时晴。
B.天气很晴朗。
C.天气很古怪,又出星星又下雨。
[4]这首词是一首()的词。
A.咏物B.吟咏田园风光C.咏怀D.吟咏生活[5]“旧时茅店社林边”中“旧时”的意思是()A.陈旧的时光B.往日C.平时D.暂时[6]关于这首词,说法有误的是()A.文中写了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B.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春夜的山村风光C.这首词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
D.这首词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11. 阅读《暮江吟》,回答问题。
暮江吟①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②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③月似弓。
注:①本诗大约是长庆二年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
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②真珠即珍珠。
③可怜:指可爱。
[1]《暮江吟》描写了四种景物:(),(),(),()。
[2]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暮江吟》中作者把()比作(),因为他们都是(),把()比作(),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
这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景色,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1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1]给下列字注音。
[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3]本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它和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两首诗都表现了________。
[4]试着用自己的话写出本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别人家的小孩邢佳嘉妈妈,在您的口中,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小孩。
他练琴不倦,拿奖拿到手发软。
他奥数天才,没有难题解不开。
他乖巧可爱,从不给您添麻烦。
哈哈,妈妈告诉您一个秘密,在我的心里,也住着一位别人家的妈妈。
她酷爱锻炼,总保持完美身材。
她厨艺精湛,常烧出精美小菜。
她善解人意,从不絮叨和唠烦。
其实,我俩都很平凡,但我们依然,是彼此的最爱。
让我们多一些忍耐,用浓浓的爱,将小小的缺点冲淡。
[1]在妈妈的口中,别人家的小孩是怎样的?请在诗中找出来,并画上横线。
[2]在“我”的心里,别人家的妈妈是怎样的?请在诗中找出来,并画上波浪线。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善于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精心提炼、剪裁,选择新的表现角度,形象地描述妈妈心目中的好孩子和孩子心目中的好妈妈。
B.作者把别人家的妈妈和自己的妈妈对比,希望妈妈能改正缺点,向别人家的妈妈学习。
C.父母和儿女都有着那种对完美无缺的追求,但是浓浓的爱、包容和忍耐是父母和儿女之间沟通的纽带。
[4]你心中的妈妈是怎样的?请仿照原诗写一写。
在我心里,也住着一位别人的妈妈。
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快乐阅读。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描写了________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________深情地踏着节拍唱着歌赶来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