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钢铁行业分析一、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历程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徘徊和崛起的历史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1.中国钢铁工业20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中国钢铁工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全球已占有重要位置。
2003年,中国产钢量为22233万t,人均钢产量为173kg/(人·年),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
1990年至今13年间增加了24倍。
1985年以来,中国主要钢产品产量增长情况见图1。
图1:我国主要钢产品产量增长情况2.中国钢铁工业的结构得到了调整与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企业通过一系列的技术进步和有效投资,钢厂结构得到了调整和优化;钢铁工业布局进一步扩展、调整。
(1)一大批钢厂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企业规模的经济合理化,年产百万吨以上的钢厂已由1990年的14家增加到2003年的59家。
具体指标见表1(限于篇幅,只列举了前25位)。
表1:2002、2003年中国年产钢100万吨以上钢厂排序:(2)对全国钢铁工业而言,钢厂的布局也相应得到展开与优化,见表2。
表2:1950-2002年中国钢产地区变迁情况(3)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明显的提高。
2002年,全国钢材平均综合成材率已达到94.20%;钢厂的吨钢可比能耗下降到0.715t标煤;重点大、中型企业高炉利用系数平均达到了2 448t/(m3·d),平均入炉焦比下降到415 kg/t,平均喷煤比125kg/t;转炉炉衬寿命平均达到4268炉,不少转炉寿命在10000炉以上;钢铁行业的连铸比达到了93.03%,出现了一大批全连铸钢厂;一大批落后工艺、装备被淘汰,钢厂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不少钢厂迅速达到了经济规模的水平,成本下降,效益提高。
(4)钢材的产品结构发生变化,特别是平(板)材的产能迅速扩大。
2002年,板带材合计产量达到6498万t,比2001年增加了1253.28万t,增长23.90%。
其中,薄板产量为2244.5万t,增长16.77%。
当然与其它钢材品种相比,特别是与市场需求相比,薄板的增长率仍然显得相对较慢。
由于房地产业的发展,对长材(螺纹钢、线材)的需求拉动量很大,棒、线材仍然发展较快;从消费量上看,棒、线材仍居重要位置。
图2:近年来我国钢材量的变化二、长三角钢铁产业发展概况1.发展历程(1)钢产总量分析长三角的钢铁产业在全国的钢铁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图1)。
由图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的钢铁总产量逐年上升,2002年已经超过3000万吨。
但是,长三角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确呈相反的趋势,于1995年达到最高比重20.54%之后逐年下降。
由此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钢铁企业的钢产量虽然在增加,但是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
图1:长三角钢产量及占全国比重(2)钢铁企业发展状况分析钢铁产业是长三角的支柱产业之一,钢铁企业数量不断在增加,2002年长三角地区从事钢铁行业的企业单位数有769家(江苏省391家、浙江省200家、上海市178家),从业人员21.9万人(其中江苏省13.34万人、浙江省2.22万人、上海市6.34万人),工业总产值1493.52亿元(其中江苏省748.8亿元、浙江省162.09亿元、上海市582.63亿元),实现利税170.9亿元(其中江苏省56.14亿元、浙江省16.29亿元、上海市8.56亿元)(数据来源:各省市统计年鉴)。
表1:2002年长三角钢铁企业概况企业数从业人员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长三角769 21.9 1321.16 151.28江苏省391 13.34 576.44 36.52浙江省200 2.22 162.09 16.2上海市178 6.34 582.63 98.56长三角地区拥有一批优秀的钢铁企业,它们在全国的钢铁企业中占有重要作用。
其中宝钢集团在1998年进行合并之后,成为全国最大的钢铁综合企业,也是世界第六大钢铁企业(表1)。
表2:长三角主要钢铁企业在全国的排名排名钢铁企业2003年产量/万t2002年产量/万t1 宝钢集团1987 1948.3810 沙钢502 359.9116 南京(包括淮阴)330 320.3120 杭钢260 218.2940 兴澄163 141.8153 苏钢110 95从表中也可以看出,宝钢集团的钢产量占整个长三角总产量将近60%,其他钢铁企业的总体规模仍较小,这与世界大型钢铁企业相比,是远远不够的。
2.产业布局本文主要列举了两省一市的14家大型的钢铁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布局情况。
中国钢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是“靠山吃山”,围绕大型矿山建设钢铁企业,上海和广州例外。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原材料、能源以及政策等原因,中国钢铁工业布局有向沿海地区转移的趋势。
以2002年为例,沿海地区集中了中国67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中的29家,集中了中国47.7%的粗钢产量和42.3%的钢材产量。
从地理位置方面讲,长三角地区既沿海又沿江,而且还有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水路交通非常便利,有利于发展钢铁业。
长三角的钢铁企业也确实利用了这一优势(见表2)。
表3:长三角钢铁企业布局情况钢铁企业布局投资方式上海宝钢集团宝钢股份沿江一钢沿江浦东钢铁沿江五钢梅钢沿江沿路浙江杭钢陆路交通江苏南钢沿江沙钢沿江兴澄沿江合资锡钢沿湖徐州钢铁沿路、运河淮钢沿路、运河永钢沿江苏钢沿运河上海市最主要的钢铁大型综合企业——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旗下拥有多家大型的钢铁企业,主要有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海第一钢铁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海浦东钢铁有限公司(原上海第三钢铁厂)、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和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共5家钢铁企业。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钢股份)是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创立于2000年2月3日,同年12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宝钢股份是中国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钢铁联合企业,也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之一。
宝钢股份公司地处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而且公司拥有自己的码头,运输成本低。
宝钢集团上海第一钢铁有限公司地处宝山区南部,位于长江三角洲黄金水道的张家港港口,与我国唯一的多功能内河港型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毗邻,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宝钢集团上海浦东钢铁有限公司位于上海浦东,原厂址为2010年世博会举办用地,将搬迁至宝山区罗泾建设。
项目拟建地块北靠罗泾散货码头,南临北蕴川路,西以新川沙河以东400m为界,东到石港路为止。
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宝山吴淞工业区。
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位于南京市西南郊,西靠长江,东接宁芜铁路、宁芜公路和沪宁、宁马高速公路,拥有自备矿山、码头、铁路和周边地区冶金辅料资源丰富等发展黑色冶金得天独厚的条件。
浙江省唯一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即为杭州钢铁集团公司。
杭钢集团前身是杭州钢铁厂,始建于1957年。
经过50年的发展,已形成以钢铁为主业、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其最大的子公司杭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
杭钢位于杭州市半山区,由于不靠近铁矿源,也不近临海港口,杭钢所需的原材料和产品均通过陆路交通解决。
相对来说,江苏省的钢铁企业比较多,主要有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阴兴澄钢铁有限公司、江苏锡钢集团公司(原无锡钢厂)、徐州钢铁总厂、江苏淮钢集团、江苏永钢集团和江苏苏钢集团有限公司,总共有8家钢铁企业。
南钢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方向,地处南京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二桥之间的长江北岸,公路、水路、铁路交通便利。
沙钢集团地处经济发达的张家港市北端,东临上海,南枕沪宁铁路,西接江阴长江大桥,北与南通隔江相望,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江阴兴澄钢铁有限公司由香港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与江阴钢铁厂合资建立。
公司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活跃地带,位于新兴工业港口城市江阴,北临浩瀚长江,拥有1公里长江岸线,南倚沪宁铁路,西傍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东近上海浦东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江苏锡钢位于太湖之滨,公司拥有铁路专用线、300吨级水运泊位以及大型货运车队,运输网络十分发达。
徐州钢铁总厂位于江苏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徐州东郊,东靠104国道,南依徐连公路,西邻京沪、陇海铁路,北傍京杭大运河。
江苏淮钢集团位于淮安市西南工业区,横跨京杭大运河,紧邻京沪、同三、宁连高速公路和新长铁路,交通运输十分便捷。
江苏永钢集团位于张家港市东北,西接204国道,北隔长江与南通市相望,距国际贸易良港张家港码头和张家港保税区32公里,水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苏钢集团地处苏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浒墅关,东临沪宁铁路,西接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穿厂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3.产品结构长三角地区钢铁行业在我国的钢铁行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2年长三角地区的钢产量为3316.38万吨,占了全国的近五分之一强,而成品钢材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强,如下图:图2:根据2002年<中国钢铁工业年鉴>数据整理,其中:是以上海,江苏和浙江的数据整理.其中:型材包括铁道用材,普通大型材,普通中型材,普通小型材等,板材包括特厚板,中厚板和薄板等,管材包括无缝管和焊管等.由图中可见,长三角地区的钢铁企业成品钢材占全国的比重比钢占全国的比重来得高,而其中板材这种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的产品的比重更是达到了32%.长三角地区的钢铁行业的产量在长三角地区是分布不均的,如图2图3: 根据2002年<中国钢铁工业年鉴>数据整理.可见,长三角地区的钢铁行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和江苏,浙江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同时长三角地区的钢铁行业的产品还是存在很明显的差异的图4、5、6均根据2002年<中国钢铁工业年鉴>数据整理可见在产品结构上,上海市的钢铁行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板材这块,而江苏主要集中在型材方面,而浙江相对他的钢产量来说,它的成品钢材主要集中在管材和型上.由此可见,长三角地区的钢铁企业在产品结构上存在的明显的差异,能在区域内形成一定程度的产品互补,在成品钢材方面,形成上海主要生产板材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汽车家电用钢,而江苏主要生产型材等低附加值的建筑用钢,而浙江生产管材等生产用钢.具体从企业角度来说,由于上海只有一家宝钢集团,浙江也只有杭钢集团因此前面分析的产品结构中上海的产品结构即为宝钢的产品结构,浙江的产品结构即为杭钢的产品结构.这里就不叙述了,这里主要说的江苏企业的产品结构.江苏的主要钢铁企业有7家,其中有两家年产钢300万吨以上为南钢和沙钢,还有两家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而且他们主要生产的是线材等低附加值的建筑用钢,产品同构的问题比较严重在目前钢铁行业处于行业周期中的高峰时,房地产市场红火,竞争压力较小,而一旦房地产行业的需求下降,他们将面临市场的激烈竞争.那时江苏钢铁行业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的问题就将暴露无疑.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的是江阴兴澄钢铁有限公司,是1993年江阴钢厂和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它生产的成品钢材81%均为优质钢材,科技含量高,拥有很强的竞争力.三、长三角钢铁产业组织分析产业组织理论从供给角度研究厂商和市场是如何组织和相互作用的,主要考察经济的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