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金属综合测试题与答案

初三化学金属综合测试题与答案

读未来百家号金属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1、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述了金、铜、铁、镁等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方法。

记述的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A.金B.铜C.铁D.镁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化学学习中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B.银能将硝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C.在铝、镁、铁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铝D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3.金属看似坚不可摧,但能溶于各种各样的溶液中。

下列溶液中的金属能够完全消失而没有固体存在的是()A.铁与硫酸B.铜与盐酸C.铝与硫酸铜溶液D.铜与硫酸锌溶液4.[2019•荆州]已知化学反应:X+YSO4.Y+XSO4,根据此反应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B.Y的金属活动性比X强C.X 一定是金属铁D.Y 一定是金属铜5.[2019•锦州改编]有甲、乙、丙三种金属,若将甲、乙、丙分别放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只有甲表面产生气泡;若将丙放入乙的化合物溶液中,丙表面无现象。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甲>乙>丙B.丙>乙>甲C.甲>丙>乙D.乙>丙>甲6」2019.雅安1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铁丝、铜丝分别放入AgNCh溶液中B.将铁丝、铜纹、银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C.将铁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AgNO3溶液中D.将铁丝、银丝分别放入CuSCh溶液中7.[2020•本溪]将一定质量的Zn放入Cu(NO3)2 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滤渣中只含有Ag时,滤液一定呈蓝色8.滤渣中含有Cu和Ag时,灌液一定呈无色C.滤渣中含有Zn时,滤液中只有Zn(NO3)2D.滤渣中含有Cu时,滤液中一定没有AgNCh读未来百家号8.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它不仅被视为美好和富有的象征,而且还可以利用其特有的价值造福于人类。

“真金不怕火炼” 主要是指金()A.熔点高B.延展性好C.有金属光泽D.化学性质稳定9J2020•北京]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A.CuB.ZnC.A1D.Mg10\向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所得比质量与稀硫酸质量的关系曲线正确的是HJ的fL°稀硫酸的质跳°稀较酸的质量/gC D图 T-1-111、手机、电脑等家电的核心部件,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

下面是生产单质硅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Q+2C也Si+2coT,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都不是12.小红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图T-1-2所示。

从图中所获信息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bC.0-50 s,发生反应 A12O3+6HC1^=2A1C13+3H2OH2的质量值°稀硫酸的质最/gA 8WBMgH,的质R/g稀H2的质量值。

图 T-l-2D. 100-140 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二、填空题 13、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T-1-3所示的实验。

图 T-1-3(1)实验A 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2)只通过实验A 和B 尚不能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补充实验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填字母)。

A.Ciu Ag 、稀盐酸 B.Cu 、AgNCh 溶液⑶实验C 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某同学对试管中固体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种猜想: A.Zn> Cu 、Ag B.Zn 、Cu C.Cu> Ag D.Ag这四种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填字母)。

14、金属和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2)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乙不反应。

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 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乙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 顺序是。

⑶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可发生反应:Cu+2AgNO3-Cu(NO3)2+2Ag,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15、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图T-l4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K Ca Na Mg Al Zn Fc Sn Pb (H) Cu X Ag Pt Au金♦活动性由强逐渐减而*图 T-1-4(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X 是 元素。

(2)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了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 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3)向一定质量AgNO3和C U (NO 5)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T-1-5所示, 图中B 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Cu(NO 》和 AgNCh 的混合溶液 斗锌片16、实验室的废酸液不能直接倒入铁制下水道,是因为;工厂师傅在切割钢板时,常用硫酸 铜溶液画线,所画之处显红色,其化学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 为。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从含有A12(SO4)3、C11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的流程如图T-1-6所示。

n.加入过量图 T-1-6⑴过滤操作中用到的所有玻璃仪器为 (2)1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3)溶液B 中所含的溶质是;固体A 的成分是。

(均填化学式) (4) II 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 o18、填写下列表格(“混合物''栏中括号内为杂质)。

混合物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操作步骤铜粉(F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L 溶液 (CuCh)三、实验探究题1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

[查阅资料】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比实验] 编号操作现象甲 将表而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乙将表而打磨后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丙将表而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b 溶液中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⑴比较实验乙和实验(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时间/s图 T-1-5溶液质景/g⑵实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据此可知金属活动性A1比Cu (填“强”或“弱)⑶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水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

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 是,[猜测与探究]小组同学针对实验丙的现象,经讨论后猜测:Q •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为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 入相同的C11SO4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铝丝表而析出红色固氧化铝薄膜被破坏Na ♦或①_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体 一氧化铝薄膜未被破 Na ♦和SO 亍都不能破坏氧化铝薄 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2so4固体②坏膜[结论与反思]得出结论:上述猜测(填“正确”或“不正确 总结反思:本次探究充分运用了比较法和控制变量法。

四、计算题12.钢是铁的合金,为测定某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取11.4 g 钢样,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 质量关系如图T-1-7所示(不考虑钢样中其他成分与稀硫酸的反应)。

⑴钢(填“是"或"不是')金属材料。

(2)计算此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

(精确至0.1%)参考答案与解析l.A 2.D 3.A4 .A [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X 能将Y 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则X 的金属活动性比Y 强;X 不一定是 金属铁;Y 不一定是金属铜。

5 .A [解析]将甲、乙、丙分别放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只有甲表而产生气泡,说明三种金属中甲的活动性最强;将 丙放入乙的化合物溶液中,丙表面无现象,说明丙的活动性比乙弱。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甲>乙>丙。

6 .D [解析]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

将铁丝、银丝分别放入 C11SO4溶液中,银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活动性铜〉银;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 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铁〉铜〉银。

操作现象 结论 推论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Cl 固体 氢余量/g图T-l7.B [解析]将一定质量的Zn放入C 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Zn先和AgNCh反应生成Zn(NO3)2和Ag,后和Cu(NO3)2反应生成Zn(NO3)2和Cu。

滤渣中只含有Ag时.说明Cu(NO3)2没有反应俄液一定呈蓝色;滤渣中含有Cu 和Ag 时,如果Cu(NO3)2是部分反应,则滤液中含有剩余的Cu(NO3)2,溶液呈蓝色;滤渣中含有Zn时,AgNCh、Cu(NO3)2 完全反应,滤液中只有Zn(NO3)2;滤渣中含有Cu时,说明AgNCh完全反应,Cu(NO3)2部分反应或全部反应,滤液中一定没有AgNCh。

8.D 9A10.B [解析]镁、铁完全反应之前,加入稀硫酸的质量相等,生成氢气的质量也相等,最终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

11.C12、.B [解析]由图像信息可知,50700 s溶液温度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0~50s,发生反应AI2O3+6HCI_2AlC13+3H2O,50~ 100 s,发生反应 2A1+6HC1=_2A103+3H2T,50 s 时,溶液中溶质为反应生成的 AlCh 和未反应完的HC1; 100740 s,气体未减少,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二、填空题13.(1)锌片表面有紫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2)B (3)B[解析]⑵铜、银都不与稀盐酸反应,无法比较铜、银的活动性强弱;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了铜的活动性比银强。

(3)当锌过量时,固体中含有锌、铜、银;由于银的活动性最弱,最先被置换出来,固体中一定有根;当锌不足时,未将硝酸铜完全消耗或与硝酸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时,固体中含有铜、银;当锌不足时,未将硝酸银完全消耗或锌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时,固体中只含有银。

14.(1)A1(2)甲>乙>丙⑶置换读未来百家号15、⑴汞(2)铝丝表面附着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的蓝色逐渐变浅2A1+3C U SO4==:3C U+A12(SO4)3(3)C U(NO J)2、Zn(NO3)2[解析]⑶金属活动性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Zn+2AgNOs^=Zn(NO3)2+2Ag65 216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Zn+Cu(NO3)2^=Zn(NO3)2+Cu65 64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