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233.2—93 1993-03-16发布
一、定义及适用范围:本法系列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
的机理,以判断供试品中内毒素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用以代替家兔法对供试品进行热原初试。

本法仅适用于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输血器。

其他产品可参照使用。

二、主要设备:超净工作台、电热干燥箱、恒温水浴。

三、试剂 1、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用于仲裁鲎试剂灵敏度和试验中阳性对照。

2、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于标定鲎试剂灵敏度和试验中阳性对照。

3、鲎试剂:灵敏度为0.25EU/ml,规格为0.5ml。

4、无热原水:内毒素含量小于0.05EU/ml。

四、试验前准备
1、器具除热原:与试验液接触的所有器具均应除热原。

玻璃器具置电热干燥箱内250℃干烤至少60min;塑料器具置30%双氧水中浸泡
4h,再用无热原水冲洗后于60℃烘干备用。

2、鲎试剂灵敏度测定
(1)试验前应核对使用批号鲎试剂的灵敏度,应符合规定。

(2)灵敏度测定:根据标示的灵敏度范围,将细菌内毒素工作
标准品用无热原水以1→2等比稀释,选择能出现阳性和阴性结果的4个连续稀释液。

取同一批号鲎试剂若干支,分别按标示量
加入无热原水溶解为鲎试剂溶解液。

取10mm×75mm试管若干
支,分别加入0.1ml鲎试剂溶解液,加入内毒素稀释液0.1ml,每一稀释液平行操作4管,轻轻振动试管混匀内容物,封闭管
口,置37±1℃恒温水浴中保温60±2min观察结果。

最高浓度的4管应均为阳性,最低浓度的4管应为阴性。

五、试验方法
1、供试品数量 :同一批号至少3个单位供试品。

2、浸提介质:无热原水。

3、供试液制备:在无菌条件下,每套输液器内腔注入10ml,输血器内腔注入15ml浸提介质,反复荡洗5次后两端密封,置37±1℃恒温箱中保温2h,取出后将供试液汇集至一无热原具塞玻璃容器内。

供试液贮存应不超过2h。

4、试验步骤:将鲎试剂和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分别按标示量加入无热原水溶解。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逐次稀释至0.5Eu/ml,供作阳性对热。

取10mm×75mm试管6支,其中供试品管2支各加入0.1ml 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稀释液,阴性对照管2支各加入0.1ml无热原水,阳性对照管2支各加入0.1ml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稀释液,再逐一加入0.1ml鲎试剂溶解液。

轻轻混匀试管内容物,封闭管口,垂直放入37±1℃水浴中保温60±2min,轻轻取出,观察结果。

5、结果判定
1)、将试管缓慢倒转180°,管内容物呈坚实凝胶者为阳性,记录为(+),不呈凝胶状或虽呈凝胶状但不能保持完整者为阴性,记录为(-)。

2)、供试品2管均为(-)性时,判定产品符合本法规定,不再进行热原试验。

3)、供试品2管均为(+)或有1管为(+)时,用无热原水将供试液1→2等比稀释按上述方法重试,供试品操作4管。

如4管均为(-),判定产品符合本法规定,不再进行热试验。

4)、重试供试品4管中有1管为(+)时,判定产品不符合本法规定,应进行热原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判定。

5)、供试品细菌内毒素限量应不超过0.5 EU/ml。

6)、阳性对照2管应均为(+),阴性对照2管应均为(-),否则试验无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