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课件)呼吸道标本采集
A类之外,仅具有一般危险性,引起感染的机 会较少的感染性物质为B类(联合国编号 UN3373),采用PI650包装要求。
21
感染性物质运输的包装系统
三层包装系统: 内层容器, 中层包装 外层包装。
22
基本包装
内层容器(装有 样本)
中层包装(含吸 水性材料)
外层包装
23
内层容器
标记 合适的材料 封口 防漏防渗 裹以软垫或分隔多
MEM、EMEM、DMEM PH 7.4-7.6 Hank’s
庆大霉素 (终浓度为1mg/ml) 两性霉素B (终浓度为2μ g/ml) 在无菌的带螺旋塑料管分装2-3ml VTM。最好储存在:–20℃,4℃可放 48–96h,室温1–2天。
7
个人防护设备(PPE)
口罩 (N-95 or N/P/R-100) 手套 帽子 鞋套 防护服 (gown or apron)
8
如何采集样本
9
1.咽拭子
容易操作 请病人尽量把嘴张开 当拭子触及咽后壁时病人不要往后
躲,应该抵住
10
病毒采样盒
11
咽拭子
12
标本采集方法—咽拭子
干采 用2根聚丙烯纤维头的
塑料杆拭子同时擦拭 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 壁,将拭子头浸入含 3ml采样液的螺口管 中,尾部弃去,旋紧 管盖。
1. 将吸液管与真空泵相连 2. 将软管与上腭平行插入鼻孔 3. 使用真空泵 4. 缓慢的移出同时轻轻旋转 5. 使用同一个管子采集另一鼻孔的液体 6. 收集的液体用3ml VTM 冲洗出,放入
采样管中
16
标记样品
被采样者的信息 样品采集的日期 样品采集的部位 样本编号 采集单位
个内层容器,防止 碰撞破碎
24
中层包装
包含 裹有软垫的内
层容器 吸水性材料 防漏防渗
25
外层包装
放入中层容器 内容物名细单 封箱
26
标识
27
Category A
INFECTIOUS SUBSTANCE
In case of damage or leakage Immediately notify Public Health authority
13
correct
例子
wrong
14
标本采集方法—鼻拭子
将1根聚丙烯纤维头的 塑料杆拭子轻轻插入 鼻道内鼻腭处,停留 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 取另一根聚丙烯纤维 头的塑料杆拭子以同 样的方法采集另一侧 鼻孔。上述两根拭子 浸入同一含3ml采样 液的管中,尾部弃去, 旋紧管盖。
15
3. 鼻咽吸取液的收集
28
29
流感样品的运输
采集的标本若不能在24小时内送达,则 应尽快在-70℃以下保存。无-70℃ 条件的需在-20℃冰箱短时间暂存, 并尽快联系递送标本。标本需由专人 运送,不得邮寄,最好使用专 车。
30
谢谢!
31
17
如何保存样品
VTM中保存的样品
尽快运到实验室
48小时内可以检测的可以保存在4℃,超过48小 时-70℃冻存。流感病毒在-20℃~-40℃时不稳 定,故长期保存应在-70℃温度以下,不要冻存 于-20℃,会降低流感病毒的检出率。
避免反复冻融 冰上一周也比冻融一次要好
18
标本的包装和运输
4
标本的采集方法
1. 准备采集物品包 2. 如何采集标本
5
采集物品包
装好VTM的样品采集管 聚酯纤维拭子 痰或粘液吸取管 压舌板 采样杯或平皿 吸管
其它样品管 冰袋 PPE 防水的Marker笔,
用于标本的标记
6
病毒运输液 (VTM)
用于咽拭和鼻拭的VTM:
呼吸道标本采采集种类----采什么 采集方法----怎么采
2
标本的种类
首选标本 上呼吸道标本
咽后壁拭子 鼻咽拭子
下呼吸道标本: 气管吸取液或肺泡灌洗液
血样: 血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
3
标本的采集时限
症状出现后尽早采集 尽量在抗病毒药物使用前采集 即使症状出现1周后也要采集 可能的情况下多天多次采集
19
疑似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感染病例列为A类, 用UN2814包装运输
—《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附录3 《甲型H1N1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 2009年5月11日
20
IATA对感染性物质的运输分类
A类指人感染后发病的可能性大,传染性强, 对人群危害性大的烈性感染性物质。高度怀 疑具有严重危害性的感染性物质也属于A类。 A类感染性物质感染性物质[联合国编号 UN2814 和 UN2900( 只 导 致 动 物 致 病 )] 采 用 PI602包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