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洲历史研究综述

非洲历史研究综述


[ 苏联 ] 奥尔德罗格等主编 ; 党凤德等译 : 述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64年版 ;
非洲各族人民 , 三联书 店 , 1960年 版 ; [ 美国 ] 杜波 依斯著 ; 秦文允译 : 黑母亲
帝国主义对非洲的瓜分 , 世界知识出版 社 , 1962年 版 ;
[ 英国 ] 戴维逊著 ; 何瑞丰译 :
如艾周昌 : ( 1850 - 1945) , 载 1989年中刚条约与华工 , 载 历史研究 社会科学 战线 1983 年第 3期 ; 高 岱: 载 英法 殖民地行 政管理体 制特点评 析 历史研究 2010 年第 4期 , 等等。 非洲史教 非洲通 史 ( 三卷本 ) , 华东师
2000年第 4期 ; 郭子林 :
托勒密埃及的法律与司法实践
分别为 : 杨人楩著 :
非洲通史简编 , 人民出版社 , 1984年版 ; 艾周昌、陆 庭恩总主 编 : 崛起的非洲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1999年版。 中非关系史文选 ( 1995 年 )。
范大学出版社 , 1995年版 ; 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编 : 程 , 华东师大出版社 , 1990年版 ; 顾章义著 : 文选 ( 1992年 ) ; 唐大盾选编的
幅不大, 却是我国学者研究中非关 系的开 拓之 作。此外, 还 有一 些重要 论文相 继发 表。 在 60 年 代上半 期, 还翻译出版了一些综合性的非洲史著作。 文革 西克 恩斯的 期间, 我国的非洲史研究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只是在 70年代中期组织翻译出版了一批有 戴维逊的 古老非洲的再发现 、 西非简 史 、艾伦 伯 黑非洲史 、罗伯特 罗特伯格的 热带非洲政治史 、费奇的 关非洲史的综合性和地区、国别史著作, 其中不乏一些名作, 如巴兹尔 安德烈的 尼日利亚史 、理查德 格林菲尔德的 埃塞俄比亚新政治史
* 本文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博 士生导师。 本文在撰 写过程中 参阅和吸 收了许永 璋、郑家馨、舒
运国和李安山等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 特此致谢 ! 参见葛佶 : 历史研究 中国和非洲的历史友谊 , 载 人民日报 1962 年 12月 17日 ; 顾章义 : 学术月刊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与非洲的觉醒 , 载 1964年第 6 期。 [ 苏联 ] 苏斯 曼诺维奇 著 ; 文志玲译 : 非洲 非洲大陆 及其居民 的历史概 1963年第 5 期 ; 陆庭恩 : 关于殖民主义者贩卖黑人的若干史实 , 载
较有影响的论文 。这些著作和论文主要涉及 3 个主题: 第一, 欧洲 殖民入侵和 殖民统治 时期非 洲各族人 民的反抗斗争, 如对苏丹的马赫迪运动、埃及祖国党人领导的抗英斗争、埃塞俄比亚前后两次 抗击意大利 入侵的斗争、坦噶尼喀的马及马及起义、肯尼亚的矛矛运动、南非的祖鲁战争等事件的研究。第二, 20 世 纪 50年代后非洲的民族解 放运 动, 包括对 独立 运动的 领导权、 争取独 立的道 路等 问题进 行探 讨, 认为: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大都由各国的民族主义者领导, 他们有的是资产阶级, 有的是小资产阶 级, 也有的是部 落酋长、封建贵族; 领导权的差异对争取独立的道路也产生了影响, 非洲国家独立道路归纳起 来有三种类 型, 即: 以武装斗争为主的民族解放战争道路、走非暴力的和平道路、武装斗争与和谈相 结合的道路; 第 三, 将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与拉丁美洲和亚洲进行比较, 认为 20 世纪 50年代 以前, 非洲的民 族解放运动 总体发展迟缓,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步 开始, 到 60年 代才形 成高潮, 其 原因在 于: 一方面 是殖民主 义、帝国主义长期对非洲的侵略和奴役, 另一方面 是由于非 洲社会 内部阶级 结构、社会 发展程 度等因素。 和亚洲相比,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几个明显特点: 在性质上是反帝民族革命, 斗争对象是殖 民统治者和 极少数非洲代理人, 不包含反封建的任务, 而亚洲许多 国家的 独立运动 属于反 帝反封建 的民族 民主革命; 非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几乎都由民族主义政党领导, 没有一个国家是由共产党领导的; 非洲 独立运动具 有强烈的泛非性, 即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 各地紧密地相互支援、共同战斗。 (四 ) 西方列强在非洲的殖民主义史 从 20世纪 50年代中期到 90年代初, 学界主要 从意识 形态出发, 通过史料 搜集、整 理, 揭露 西方殖 民主义在非洲留下的种种恶果, 这显然受到当时国内外局势, 尤其是为了呼应非洲民族解放运 动需要的影 响。这一时期发表的 论著主 要有: 罗 科编写 的 喀麦隆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 高 举反殖 民主 义旗帜 的埃及 早期殖民 主义侵 略史 ( 1956 年 )、陈 力编 著的 ( 1982年 )、 严中平的 史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4年版 ; 陆 庭恩、艾周昌主编 : ( 1989 年 ) ; 潘 光、朱威烈主编的
后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公开出版三册 : 艾周昌编著的
阿拉伯非洲历史
泛非主义与非洲统一组织文选
15
西亚非洲
2011 年第 5期
分期的关键点是近代史的上下 线问题。在 国外, 以 英国 的戴维 逊和法 国的 徐雷
非洲历史研究综述

*

*
非 洲 史 研 究 的 基 本 沿革
以 1978 年为界, 新中国的非洲史研究可 分为两 个发展阶 段。前一阶 段偏重 于中非关 系史和 民族解放 运动史的研究, 并翻译了大量国外较有代表性的非洲史著作, 为此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 在后一阶 段, 不仅发表了一批较有影响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拓宽了研究领域, 还组建了一些非洲研 究机构, 使非洲 史成为我国世界史学界一个新兴学科。 (一 ) 第一阶段: 20世纪 50 年代中期至 1978年 在国内世界史学界, 非洲史属于冷僻学科, 对其研究 的起步也较 晚。 20世纪 50 年代中期, 随着非洲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特别是万隆会议的召开, 出于对非洲大陆了解、批判西方殖民主 义者和加强 中非友谊的需要, 我国 的非 洲史 研究 开始 起步, 一 批从 事世 界史 其他 专题 研究的 学者 转 到非 洲史 领域。 如, 有我国非洲史研究 拓荒者 之称的北京大学杨人楩先生原先主要研究法国史, 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的 吴秉真先生最初从事英国问题研究, 华东师大历史系艾周昌先生早年从事亚洲历史的教学和研究等等。 进入 20 世纪 60年代 后, 我 国的 非洲 史研 究 有了 实质 性 的起 步。一 是成 立了 相关 研 究机 构或 团体, 如: 1961年 7 月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下设立了亚非 研究所、中国 亚非学会、北 大亚非 研究所等; 二是国内非洲史研究开始有了标志性的成果, 包括一些著作和论文。如著名的阿位伯史专家纳 忠先生出版 了 埃及近现代简史 ( 1963 年 ), 此 书是建 国后 出版的 第一 部非洲 国别史 专著, 具 有很 高的学 术水平。 中非交通史初探 ( 1965 年 ) , 这实际上 是一本 探讨古代 中非关 系的小册 子, 尽管篇 张铁生先生出版了
卡纳 尔为 代表的 西方学
者, 主张以 15 世纪中叶开始的奴隶贸易作为非洲近代史的 开端, 而现代史则始 于 19世纪末西方在 非洲普 遍建立殖民统治; 而苏联东欧学者主张非洲近代史的上下线均与世界近代史一致, 即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 俄国十月革命为时间点。我国学者要建立自己的非洲史研究体系, 需拿出一套有说服力的非洲史的分期方法。 20世纪 80年代初, 国内非洲史学界在讨论分期问题时最初众说纷纭, 有的认 为非洲近代 史应始于 15 世纪, 也有的主张开始于 16 世纪初, 有的 则认为始 于 17 世纪中 期或 1800 年前后, 还 有的 学者主 张始自 1876年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召开的 刚果河 问题国际 会议, 理由 是会议 之后 西方列 强开 始走上 瓜分非 洲之路, 非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陆庭恩认为, 不能把奴隶贸易在非洲的开端或 1415年葡萄牙 人占领休达作为非洲近代史的起点, 因为这些事件对非洲发展的影响并没有达到质变的程度, 只是到了 16 世纪以后, 奴隶贸易在非洲的规模和危害性才达到一定程度, 非洲原有的发展轨迹被彻 底改变, 因此, 应 当以 16世纪初作为非洲近代史的开端。 讨论的最终结果是建 立了以 16世纪 为非洲 近代史的 起点、第一 次世界大战结束为非洲现代史开 端的三分 法作为 我国非洲 史的历 史分期, 1995年 出版的三 卷本 史 即以此作为框架结构。 (三 )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史 这是 20 世纪 60~ 90年代初国内非洲史学界的一个研究重点, 先后出版了 族英雄史话 ( 1983 年 ) 、 民族解放运动史 ( 1985年 )、 非洲民族独立简史 鼙鼓声动 五百年: 非洲民 ( 1993年 ) 等 著作和一批 非洲通
主 要 研 究 领 域 及 关 注 的焦 点
(一 ) 对非洲大陆历史的整体梳理和研究 在吸收国外同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我国学者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 力图克 服欧洲中心 论的影响, 先后撰写出版了 5套 ( 本 ) 非洲通史 , 其中以三卷本的 通史 是我国 七五 非洲通史 影响最大。该套 非洲 哲学社会科学 重点研究 课题, 由艾 周昌和 陆庭恩任 总主编, 几 乎动 员了全 国的非
买卖非洲奴隶的年代 , 三联书店 , 1965年版。
14 西亚非洲 编辑部版权所有
非洲历史研究综述
研机构研究人员和其他单位从事有关非洲工作的人员, 他们大都有在非洲考察、学习、交流或工作的经历。 2 组建了一批新的研究单位和学术发表平台。 亚非洲所主办的 西亚非洲 除 原有的研究机 构外, 一批新的 研究机构 相继成立。 一些单位不仅开设了非洲史课程, 有的还招收了非洲史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培养后备研究 人才。社科院西 自 1980年创刊以来, 成为国 内刊登非 洲历史论 文最集 中的刊物, 为非洲史 亚 非问题 研究 集刊, 也 学者提供了一块发表成果的重要园地。北京大学亚 非研究所于 1979年 创办的 发表了大量的有关非洲历史方面的论文、资料等。 3 发表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 的专著 和论文。 编 编 第九辑 非洲华工 ( 1984年 ) 、杨灏城著 非洲与帝国主义 非洲通史 ( 三卷本 ) ( 1984年 ) 、陆庭恩教授的 一 批重要 著作, 如陈 翰笙主编 的 ( 1987 年 ) 、方积根编 ( 1995年 )、李安山著 华 工出国 史料汇 非 洲通史简 ( 1986 埃及近代史 ( 1985年 )、杨 人楩先 生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