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DC病毒所病毒学试题

CDC病毒所病毒学试题

CDC病毒所病毒学试题(博士)2005年,2004年一、名词解释
1、Virion
2、Antigenic Shift
3、HIV
4、Capsid
5、Infection cycle
6、Veccine
7、Latent infection
8、Subviruses
9、Defective interfering particles
10、Influenza Virus
二、简答题
1、试述流感病毒的变异机制?
2、什么是新发传染病?有哪些类型?请简述一种病毒性新发传染病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病原体基因组特点和主要检测方法?
3、简述干扰素的抗病毒机制
4、各列举3种不同的正链RNA病毒和负链RAN病毒,并各选一种简要介绍其基
因组特征与复制机制。

5、已知某一RNA病毒外膜蛋白N端和C端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何从病毒基因
组中将其基因克隆出来,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鉴定?
三、论述题
请陈述反向遗传技术(感染性克隆)的原理和基本方法,及其在病毒学忠的应用和意义
2004年博士研究生病毒学入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
1、SARS
2、RNAi
3、Phage display
4、Latent infection
5、Antigenic Shift
6、Vectored Veccine
7、Quasispecies
8、Interferon
9、Reverse genetic system
10、Influenza Virus
二、简答题
1、列举良种与人类肿瘤有关的病毒?有哪些资料证明其相关性?
2、常见的病毒载体有哪些?请简要叙述两种不同病毒载体的构建原理。

3、什么是virokine和viroceptor?简述他们是通过哪些作用途径和机制逃逸宿主
免疫的?
4、请列举出10种近30年来新发现的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毒?请任选两种简要介
绍其基因组特点。

5、什么是减毒病毒疫苗,什么是灭火病毒疫苗?分别阐述其优缺点。

三、论述题
论述人类对新法传染病的防治、认识及其策略
第三节病毒的复制
病毒在易感活细胞内增殖的方式,不同于其他微生物的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病毒是以其基因为模板,籍DNA多聚酶或RNA多聚酶以及其他必要因素,指令细胞停止合成细胞的蛋白质与核酸,转为复制病毒的基因组,转录、转译出相应的病毒蛋白,最终释放出子代病毒。

这一过程称为一个复制周期。

为便于阐述,将这一连续过程分成吸附和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与释放四个步骤介绍,以双链DNA病毒为例,参见图例。

∙吸附与穿入(absorption and penetration)
病毒需先吸附于易感细胞后方可穿入。

吸附主要是通过病毒的包膜或无包膜病毒衣壳表面的配体位点与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所介导。

体外培养细胞的受体不一定与体内组织或细胞的受体相同。

例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可是感染人或猴肾细胞,但在体内主要侵犯的靶细胞是神经系统,其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显示,各种病毒的受体不同。

已知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一种衣壳蛋白可与灵长类细胞表面的Ig(免疫球蛋白)家族的蛋白受体结合;HIV包膜糖蛋白gP160的受体是人辅助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受体,但是病毒可是有不止一种细胞受体,而且还有不少病毒受体尚未被确定。

病毒体吸附于宿主细胞膜上,可通过数种方式穿入。

有包膜的病毒多数通过包膜与宿主细胞膜副合后进入细胞,然后将核衣壳释放入细胞质内。

无包膜病毒一般是通过细胞膜以胞饮方式将该衣壳吞入。

∙脱壳(unciatung)
病毒在细胞内必须脱去衣壳,其核酸方可在宿主细胞中发挥指令作用。

多数病毒在穿过时已在细胞的溶酶体酶作用下脱壳并释放出病毒的基因组。

少数病毒的脱壳过程较复杂。

这些病毒往往是在脱衣壳前,病毒的酶已在起转录mRNA的作用。

∙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早期病毒基因组在细胞内进行转录、转译需先合成非结构蛋白质,即必须的复制酶和转录、转译一些抑制细胞核酸与蛋白质合成的酶以阻断宿主细胞的正常代谢。

然后根据病毒基因组指令,复制病毒的核酸,合成结构蛋白质与一系列的非结构蛋白质。

这一阶段并无完整病毒
可见,也不能用血清学检测出病毒的抗原,因此曾被称为隐蔽期。

这一生物合成阶段的详细过程是通过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标记核酸等技术研究的实验结果,综合分析所获得。

病毒基因组有不同类型。

在生物合成阶段,主要根据基因组转录mRNA及转译蛋白质的不同分成6大类型:即双链DNA病毒、单链DNA病毒、单正链RNA病毒、单负链RNA病毒、双链RNA病毒及逆转录病毒。

1、DNA病毒
人和动物的DNA病毒基因组大多数为双链DNA,例如疱疹病毒、腺病毒。

它们在细胞核内合成DNA,在胞质内合成病毒蛋白;只有痘病毒例外,因其本身携带DNA多聚酶,DNA和蛋白质都在胞质内合成。

双链DNA病毒的复制一般可分为早期及晚期两个阶段,早期阶段病毒先利用细胞核内依赖DNA的DNA多聚酶,转录出早期mRNA,再在胞质内核糖体转译成早期蛋白。

这些早期蛋白为非结构蛋白,主要为合成病毒子代DNA所需要的DNA多聚酶和脱氧胸腺嘧啶激酶及多种调控病毒基因组转录和抑制宿主细胞代谢的酶,为病毒核酸的复制提供酶和条件。

晚期阶段则为病毒双链DNA通过解链后,利用早期转录、转译的酶等分别以正链DNA和负链DNA为模板,复制出子代DNA。

同时病毒DNA转录的mRNA可进入胞质转译出病毒的结构蛋白,包括衣壳蛋白及其他结构蛋白。

从DNA病毒复制的全过程,可见随病毒基因组转录和转译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种类的蛋白参与调控,因此需有不同的mRNA转录与转译,从而使这一过程可有效并有序地进行。

在生物合成中,因病毒基因组进入细胞核内,不仅有与细胞染色体基因重组与整合的机会,还有利于病毒在细胞内持续存在、激活病毒或细胞的癌基因。

生物合成中,由病毒DNA编码的酶与细胞所提供的酶不同,因此已成为抗转录与转译。

2、RNA病毒
人与动物的RNA病毒大多数为单链RNA病毒。

RNA病毒的生物合成是极其独特的,因其他生物体的基因组均为DNA。

绝大数RNA病毒有生物合成并不需要DNA参与,用去核的细胞进行实验,发现RNA病毒仍可进行生物合成,因此RNA病毒只需在宿主细胞质内合成子代RNA
及病毒蛋白质。

例外的是流感病毒及个别副粘病毒,它们需要有一个细胞核内的生物合成阶段。

实验证明细胞核的mRNA对流感病毒的转录有启动作用。

单链RNA病毒分为正单链RNA病毒与负单链RNA病毒。

正单链RNA病毒的RNA基因组不仅可作为模板复制子代病毒RNA,还同时具有mRNA的功能,可直接附着于胞质的核糖体,转译出病毒的非结构蛋白与结构蛋白。

非结构蛋白包括供病毒RNA复制需要依赖RNA的RNA多聚酶等,结构蛋白则包括衣壳蛋白等。

负单链RNA病毒的基因组与正单链RNA病毒基因组相同之处为其基因组RNA也可作为模板复制子代病毒RNA,但不同点为其基因组因为是负RNA不能直接附着于胞质内的核糖体作为mRNA以转译病毒所需的蛋白质;因此负单链RNA病毒体内必须携带有依赖RNA多聚酶,通过自身内部先转录出核苷酸序列与亲代基因组互补的正链后,才能在核糖体上转译出相应的蛋白质。

无论正单链或负单链RNA病毒在复制子代病毒RNA前都需合成另一互补链,成为复制中间型后,再分别进行复制。

不同点是正单链RNA病毒所合成互补链的RNA多聚酶是由其本身RNA作为mRNA转译所合成;而负单链RNA病毒的RNA多聚酶则是病毒体内所携带的。

因多数RNA病毒的合成不进入细胞核内,因此不会出现RNA病毒的整合(逆转录病毒例外)。

宿主细胞中并无依赖RNA的RNA多聚酶,因此这酶可
作为抗病毒作用的“靶”。

在生物合成中,RNA病毒形成的复制中间型可高效地大量复制,因此RNA病毒增殖一个周期所需时间少于DNA病毒。

逆转录病毒虽也是单链RNA病毒,但其生物合成过程完全不同。

因为这类病毒体带有逆转录酶,可用病毒亲代RNA为模板合成互补的DNA链,从而构成了RNA、DNA中间体。

随后,在中间体中的RNA由细胞编码的RNA酶H水解去除的同时,进入细胞核,经细胞的DNA多聚酶作用,以DNA链为模板合成互补的另一条DNA链而成为双链DNA分子。

这一双链DNA分子通过整合进入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成为前病毒(privirus),并可随宿主细胞的分裂而存在于子代细胞内。

前病毒还可在核内经细胞的依赖DNA的RNA多聚酶转录出病毒的mRNA与子代病毒的RNA。

后者可在胞质核糖体上转译出子代病毒蛋白质。

逆转录病毒独特的生物合成过程使其成为第一个被确定的人类肿瘤病毒。

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Ⅰ及HTLV-Ⅱ)就是逆转录病毒。

此外,HIV也是逆转录病毒;现有的抗HIV药物之一就是针对逆转录酶的制品。

装配与释放(assembiy and reiease)
根据病毒的种类不同,在细胞内复制出子代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装配的部位也不同;分别在胞核内、胞质内、核膜及胞质膜上。

无包膜病毒装配成的核衣壳即为成熟的病毒体;有包膜的病毒,装配成核衣壳后以出芽方式释放。

释放时可包有核膜或胞质膜而为成熟病毒体。

包膜上的脂质来自细胞可随在不同细胞内增殖而有不同,但包膜的蛋白(包括糖蛋白)则由病毒统,故具有病毒的特异性与抗原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