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做好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如何做好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如何做好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摘要:众所周知,环境监测是一个强制性、公正性的工作环节,因此在针对环境监测进行质量控制的时候也必须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整个的环境监测结果合理可靠。

本文主要探讨了一些加强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措施;管理;技术
Abstract: As we all know,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s a mandatory, justice work link, therefore in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quality control and quality control work must be done well, only so can ensure that the whol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result is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some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rocess of quality assurance work methods and measures.
Key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assurance; The measure; Management; technology
在新时期背景下,环境问题已经得到全球的普遍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加入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检测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不能忽视环境检测的作用。

在环境检测工作中,我国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缺乏有效的分析方法,环境检测技术相对落后、相应的配套技术不全等等。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完善我国的环境监测机制,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水平。

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要想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很不容易,控制好环境监测的质量问题历来为我们所探讨。

就以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目前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提高环境监测管理的水平,保证检测过程合理可靠;另一方面就是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来确保环境监测的质量水平。

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分别探讨下。

1提高环境监测管理水平
1.1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健全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真实、精准、可靠和完整的根本。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是要运用技术文件,即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质量记录等式,对所有影响监测数据质量的各个环节加以系统和协调的控制,对各个部门的监测管理者的职责与行为加以具体的指导和规范。

因此,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一是应按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在监测方案制定、样品采集、原始记录、分析检测、处理数据、撰写报告等各环节进行改进和完善;二是开展监测部门内部
的审核与管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和有效进行。

1.2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队伍建设
环境监测是一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只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才可实施。

在新时期,我国缺少专业的环境监测人才。

因此,我们有必要培养一批专业的环境监测人才。

这些环境监测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过硬的监测技能,并却具有国家持证上岗证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够做到正确的使用监测仪器,认真分析监测的结果,并且根据监测的结果制定出高效的防治方案。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水平提高监测质量的基础。

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队伍,要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环境监测人员。

一是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技术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整个环境监测系统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和服务质量。

二是注重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三是完善人才考核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竞争机制。

在人才考核制度中,尤其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核。

1.3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技术规范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不断地发展,在环境监测技术上,虽然我们拥有一些先进的技术,也取得一些令人欣慰的效果。

但总体来说,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对此,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在已有的技术水平基础上,不断研制出新的、先进的技术,寻找适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最佳路线,完善环境监测技术的规范体制,提升我国环境监测的整体质量,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紧跟信息化时代的步伐,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不断完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分析方法,为环境监测提高技术保障。

一是加大对环境监测所需各类监测仪器和设备的投入,当监测工作有需要时能够根据需要增添必要的仪器和设备,同时要对监测仪器和设备进行定时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二是加强对国家发布的关于环境监测的新要求、新规范和新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三是逐步实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和网络化管理,确保监测全过程受控,直接采集监测仪器中的数据,自动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1.4改进环境监测的方法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方法相对的落后,其先进程度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我们必须改进落后的监测方法,建立自动监测的体系,提高其在噪声、空气以及水资源等方面监测的准确率,提升整个环境
监测系统的自动化能力,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的提高,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更好地进展。

2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新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环境监测中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能够有效的保障环境监测的质量,质控图的应用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质控图的原理是一组遵从正态分布的数据,其总体均值为μ,总体标准差为σ,根据概率论知识,约有68%的数据落在μ±1σ范围内,有95%的数据落在μ±2σ范围内,有99·7%的数据落在μ±3σ范围内,即落在±2σ以外的数据只有5%,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在质量控制图中,以相距中心线的正负三倍标准差(±3σ)作为合理的控制界限,以±2σ作为警戒限。

在有限次测定中,将平均值-x作为μ的无偏估量值,测定标准差s作为σ的无偏估量值。

如果所考察体系的特性量值有95%落在警戒限内或99·7%落在控制限内,表明该体系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反之,则可能处于统计失控状态。

我们可以根据质控图来检查分析测试过程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如用挂膜法测定空气中的SO2时,根据实验室的测定结果,制作挂膜法测定SO2的膜空白质控图。

再根据-x-R质控图的计算公式按照各自的系数计算-x-R质控图的中心线、警戒限和控制限。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绘制-x-R质控图。

当样本的平行测定份数较少(小于6时),其极差下限无需控制,使用-x-R质控图时,只要两部分图中有任一点超出控制限(不包括R图的下控制限),都表示分析工作处于失控状态。

质控图是用来连续反映分析工作质量的,制作质控图时分析测试数据不能以一次测定多个数据的方式完成,应按一定时间间隔,以日积月累为宜,并定期修正中心线、控制线和警戒线。

当然,质控图的使用只是众多新技术、新方法中的一种,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会被环境监测所采用,用以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

结论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具备完善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必须拥有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针对员工也有一个很高的要求,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环境监测的质量才能够得到科学的控制和把握;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我相信会出现更多的新技术和方法来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在保护环境工作中,环境监测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的各因素进行科学的监测,我们可以收集到比较全面的、重要的环境信息,进而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

环境监测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其监测的能力,不断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M].第四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 9.
[2]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指南[M](上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6.
[3] GB/T15434-1995.环境空气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S].
[4]吴鹏鸣等编.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9.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