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痈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护理部
周口市中医院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护理措施
1. 病情护理 局部:注意观察乳汁分泌情况,观察患乳肿胀范围、皮肤色泽,了
解温度,疼痛程度,有无肿块, 全身:有无寒热,是否伴有胸闷头痛、恶心呕吐及同侧腋窝淋巴结
肿大、压痛等情况。
注意观察病情发展,注意成脓期的症状表现,如乳房肿块疼痛伴持续 性搏动性跳动,按之有波动感,说明已发展至成熟期。 观察溃后脓液的量、色、质、气味及疮口有无乳汁排出,引流是否通 畅,有无“袋脓”或“传囊”。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护理措施
6.适宜技术 乳汁瘀滞,乳房肿痛初起者,可用热敷和乳房按摩,先轻揪乳头数 次,再用五指从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按摩。
初期乳房肿痛者还可采用拔火罐法,取侧卧位,选与患处相对应的 背部,以火罐技之。
局部红肿热痛严重者,可给予中药回乳。若有袋脓现象,可在脓腔 下方用垫棉法加压,形成窦道者,先用七三丹,脓净后改用生肌散 、红油膏盖敷。
乳痈之名首见于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古代文献中还有称本 病为“妒乳”、“吹乳”、“乳毒”等。
周口市中医院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乳头破碎、内陷 乳汁多而少饮 毒邪外袭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
饮食不节,胃热壅滞 外感风邪
热毒入侵乳孔
病因病机
乳汁郁积
肝郁胃热 乳络阻塞,化热成痈
外邪侵袭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护理部
麦芽回乳,生用还是炒用
《中国药典》“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 炒麦芽:行气清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清,妇女断乳; 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调,脘腹胀痛,用量9-15g,回乳
炒用60g。” 《中药学》:“单用生麦芽或炒麦芽120g(或生、炒各60g)用于断乳
、乳房胀痛。” 可见麦芽生、炒均有回乳效果。其作用有二:一是开胃消食,用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护理部
周口市中医院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气滞热雍 热毒炽盛
护治法则
疏肝清热,通乳消肿。 (治疗代表方:瓜蒌牛蒡汤) 里透脓。(治疗代表方:透脓散) 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治疗代表方:透脓散)
正虚邪恋
排脓托毒。 脓散) (治疗代表方:托里消毒散)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护理部
蒲公英在急性乳腺炎治疗中的地位
量都在10-15g;二是回乳,用量都在30-60g。这就是说,麦芽回乳的作 用,不在于生与炒,关键是剂量的大小。小剂量则消食开胃而催乳,大 剂量则耗气散血而回乳。
健康教育
1.保持乳头清洁,妊娠后期常用温水清洗乳头,或用酒精擦洗乳 头,及时纠正乳头内陷,治疗乳头破碎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 疾病,并注意乳儿口腔清洁。
辩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辩虚实:乳痈以实证为多。 新病多实、体壮者多实
久病多虚、体弱者多虚
实证可见:患乳肿胀、疼痛、皮肤焮红 、脓汁稠厚,伴发热,口渴,便秘溲赤 ,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虚证可见:患乳成脓,收口时间较长, 疮口脓水淋漓,脓汁清稀,常伴全身乏 力,面色少华,或低热不退,饮食减少 ,舌淡苔薄,脉弱无力。
5、患乳用三角巾或乳罩托起,减少疼痛,防止袋胀。脓水淋漓或乳 汁较多浸渍皮肤者,应及时换药清洁。有皮肤过敏时,注意更换外 用药或胶布。
周口市中医院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谢谢!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护理部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护理部
周口市中医院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其他疗法
1、抗生素 出现热毒内攻脏腑危象时须加用抗生素。
2、针灸疗法 适用于乳痈初起。选取肩井、膻中、足三里、列 缺、膈腧、血海等穴,泻法15分钟。每日1次。
3、回乳
先减少哺乳次数以减少乳汁分泌,再用麦芽、山楂
各60克,或生琵琶叶15克煎汤代茶,外敷皮硝。酌情 使用溴隐亭2.5㎎,口服,每日2次,连续3-7天。
破溃出脓后,一般热退、肿消 、痛减,逐渐愈合。此型肿块破溃 后,脓出不畅,肿痛不减,身热不 退,舌淡,苔薄,脉弱无力。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护理部
周口市中医院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局 部 症 状
全身症 状
初起
红
+-
肿
+-
热
+-
痛
+
“波动感” -
溃疡 -
发热 + -
成脓 + + ++ ++ + ++
溃后 +++++ +-
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本病多因产后乳汁淤积,或乳头破损,细菌沿淋巴管 、乳管侵入乳房,继发感染而成。其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
辅助检查
血常规、C反应蛋白、脓液培养等检查有助于明确病情。 B超检查有助于确定脓肿形成与否和脓肿的位置、数目和范围。
周口市中医院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护理部
周口市中医院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气滞热雍 热毒炽盛 正虚邪恋
辨证分型
乳房肿胀疼痛,皮肤微红或不 红,肿块有或无,乳汁分泌不畅, 伴恶寒发热,头痛,胸闷不舒,舌 苔薄黄或黄腻,脉象弦数。
肿块逐渐增大,皮色焮红,疼 痛加重,硬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 动感,壮热不退,口渴喜饮,舌苔 黄,脉弦数。
蒲公英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唐本草》云:主 妇人乳痈肿。可单用本品浓煎内服,或以鲜品捣汁内服,渣敷患处, 也常与全瓜蒌、金银花、牛蒡子、丝瓜络等药合用。 由于蒲公英是一味血分药,它既有清热解毒,又有行血、活血的作用 ,急性乳腺炎尤以产后外吹乳痈为多,故取蒲公英凉血活血不会使恶 露滞留;乳房结块肿痛,因蒲公英 行血、活血可使肿块消散。故称蒲 公英为治疗乳痈良药。
2.指导产妇合理哺乳,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保持乳汁排出通畅 ,防止乳汁淤积。断乳时应逐渐减少哺乳次数,然后再行断乳。
3.保持情志舒畅,避免情志失疏而致病。饮食宣清淡有营养,忌 食辛辣煎炸、油腻厚味及生火之品。
健康教育
4、高热时要卧床休息,必要时物理降温。若体温超过38.0°,或乳 汁色黄,应停止哺乳,但须用吸奶器吸尽乳汁或手法推拿排空乳汁 。
血管钳钝性分离 止血钳作钝性分离,进入脓腔后撑开使脓流出 手指伸入脓腔分离纤维间隔 必要时向低位扩大切口;需要时作对口引流 冲洗脓腔,放置引流条 切口出血,纱布填塞止血,外加灭菌纱布包扎
周口市中医院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乳痈外治
3.溃后 八二丹或九一丹药线引流,外敷金黄膏。 待脓净仅有黄稠滋水时改用生肌散收口。如有袋脓现象,可在 脓腔下方用垫棉法加压,以免脓液滞留。 如有乳汁从疮口流出,可用垫棉法束紧患侧乳房,促使收口; 若成传囊乳痈,可在疮口侧用垫棉法加压,如无效则另做一切 口以便引流。 形成乳房窦道者,先用七三丹药捻插入窦道腐蚀管壁,脓净后 改用生肌散、红油膏盖贴直至愈合。
周口市中医院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乳痈的特点及分类
特点:
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伴有全身发热,且容易传囊。
多见于哺乳期妇女,初产妇多见。 好发于产后1个月内
肿
热
痛
红
分类:
发于哺乳期——外吹乳痈
发于怀孕期——内吹乳痈
在非哺乳期和非怀孕期发生的称为“不乳儿乳痈”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护理部
发生于哺乳期的称“外吹乳痈”,占到全部病例的90%以上; 发生于怀孕期的称“内吹乳痈”,临床上较为少见; 不论男女老少,在非哺乳期和非怀孕期发生的称为“不乳儿乳痈” ,则更少见。
周口市中医院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乳痈外治
1、初起 因乳汁淤积而局部肿痛者可给予手法按摩。皮肤焮红灼热者,宜玉露 散或金黄散外敷;或用鲜菊花叶、鲜蒲公英、仙人掌去刺捣烂外敷;亦 可用50%芒硝溶液湿敷。皮色微红或不红者,用冲和膏外敷;有肿块 者改用太乙膏掺红灵丹外贴。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护理部
乳痈外治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护理部
2.生活起居护理
护理措施
注意休息 保持患侧乳房局部清洁
哺乳妇女暂时停止患侧乳房哺乳,定时抽吸乳汁
乳房切开排脓,卧位时取向切口侧卧,以利脓液流出。
3.饮食护理
护理措施
豆制品
清淡,富于 营养,易消
化
பைடு நூலகம்蔬菜水果
鸡蛋
忌食肥甘、辛 辣食物和海腥
发物
瘦肉
高热患者嘱 多饮水
护理措施
3.饮食护理 气滞热壅者可选用蒲公英薄荷饮,以理气清热、通乳消肿。 正虚邪恋者宜多进高营养、易消化之品,如黄芪粥、当归牛肉汤等 补益气血。
2.成脓 宜切开排脓。切口呈放射状,以免损伤乳络;切口位置宜取低位, 以免袋脓。脓肿小而浅者,可用针穿刺抽脓或用火针放脓。
乳痈外治
乳房脓肿部位
乳房脓肿引流的各种切口
乳痈外治
火针洞式烙口+提脓条引流治疗乳腺炎成脓期,解决了传统切开引流 创伤大,乳房外形变化大的缺点。
乳痈外治
脓肿对口切开引流
乳痈外治
护理措施
4.情志护理 伴有精神紧张或忿怒郁闷者,应积极疏导,使其消除紧张,保持心情 舒畅,正确对待治疗与哺乳的关系,积极配合治疗。
5.用药护理 中药汤药一般宜温服,热毒炽盛者宜凉服。 初起局部肿痛、乳汁不通、淤乳明显者,可用金黄散、玉露散或双柏 散湿敷。外敷药物引起过敏反应者应立即停用。 成脓期,脓肿小而浅者,可用针吸穿刺抽脓,并外敷金黄膏; 脓肿大而深者,应及时切开排脓,排脓后每日换药,至脓液排尽为止 。
周口市中医院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乳
痈
发生在乳房部位的疾病统称为乳房疾病。男女均可发病, 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故《妇科玉尺・妇女杂病》指出:“ 妇人之疾,关系最钜者,则莫如乳。”关于乳房疾病,早在汉 代就有记载。
以后历代文献对多种乳房疾病的病因、症状、治法都有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