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PPT课件
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PPT课件
11
二、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1、《合同法》、《劳动法》 • 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
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 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12
二、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2、《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关规定 • 公务员报考条件 • 公务员招考程序
13
3、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有关规定:
第一讲 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
第一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第二节 相关的就业政策与法律法规 第三节 就业程序与就业管理
1
第一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二、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三、我校毕业生近几年就业情况 四、本专业就业情况(略)
2
一、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1、大学毕业生身份由“精英”走向“大众”
14
2.协议书签定程序
毕业生签约一定要慎重,当你和用人单位谈妥后,便可以和 用人单位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盖章,(注意协议书用人单 位意见栏有上级主管部门项,凡接收单位无用人权的均须填 写此项。如到地市烟草、金融系统须省烟草、省行签署意见; 到民营企业,须挂靠省或市人才中心)。然后拿到院(系) 党总支找就业工作负责人签字,最后拿到毕业生就业指导中 心盖章、备案。
4
一、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3、就业去向多元化趋势
• 国家公务员 • 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 • 国有企业 • 民营企业 • 自主创业
5
二、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1、有利方面
• 党和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高度重视 • 我国就业政策不断完善、就业体系不断健全 • 国家宏观经济形势较好、社会需求持续增长 • 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西部
17
第三节 就业程序与就业管理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程序 二、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流程 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18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程序
1、了解就业政策 2、确定就业目标、制定就业方案 3、收集就业信息 4、求职应聘 5、签约 6、派遣和报到
19
二、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流程
预报毕业生生源情况(9月)
根据教务处提供的毕业生信息按专业进行整理、打印、 并发至各系核对
就业工作启动(10月)
召开毕业生辅导员会议 进行毕业生就业指导
准备择业材料(10月)
就业指导中心发放就业推荐表,协议书等 毕业生准备求职自荐信,成绩单等
20
供需洽谈 双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11月)
(1).就业协议书的使用和管理
《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由省教育厅统一 印制的,并编有编号,学校在发放时,每人均有一个编号,按 号发放。当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相互了解后,毕业生有意向 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也有意向接收,双方就需要签定一 式四份的就业协议书,学校以此为据办理报到证。因此,就业 协议书的管理非常严格,每人只有一份,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 签定就业协议书,一旦签定协议,任何一方不允许毁约,否则 要承担违约责任。同时协议书也要妥善保管,无特殊情况,遗 失不补。
竞争优势,发展趋势等。 2、今年来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考研率、就业去 向、社会需求和典型毕业生就业案例。
9
第二节 相关的就业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 二、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10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
1、《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 意见》 2、毕业生就业中关于户口、档案、组织关系的具 体政策规定 3、我校对于到基层就业毕业生的优惠政策
年份
全国
安徽省
学校
2003 2004 2005 2006
212万人 280万人 338万人 350万人
6.8万人 9万人 11.9万人 15万人
3362人 4528人 5618人 6094人
表二:XX学院近几年专业毕业生人数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8
三、本专业的就业情况 1、本专业的就业适用范围,就业现状,就业前景,
学历层次上:对重点院校、高学历的毕业生需求量大 地区之间上:京、沪,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沿海经济发达
地区需求相对较大。 • 用人政策和制度的限制或阻碍(某些单位论资排辈、学历
要求等) • 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不合理。 • 毕业生自身因素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7
表一:2003至2006年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统计
• 就业协议的内容主要是毕业生如实介绍自身情况,并表示 愿意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表示愿意接收毕业生,学 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并列入就业派遣方案。
• 就业协议签订在前,劳动合同签订在后,对于在就业协议 中双方约定的工资待遇、住房等事项,日后订立劳动合同 时予以认可。
• 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将来就业意向的初步约 定,是对于双方的基本条件以及即将签订劳动合同的部分 基本内容大体认可,一经签订,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 的机遇 • 学校整体重视就业,投入加大 • 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趋于理性
6
二、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2、不利方面:
• 毕业生人数的急速增加 • 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学科专业上:工科类需求量大,农林、文史、地矿和理科 的部分专业社会需求明显不足
• 大众化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成为相对多数人的权利, 因此,与英才教育阶段相比,大学生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 下的“宠儿”和“精英”,大学生就业不再统包统分,而 是要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3
一、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2、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由“卖方”走向“买方”
•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毕 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需平 衡”,直至“供过于求”,大学生就业趋向于市场化。大 学生就业市场由过去的 “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15
3.就业方案编制
按省教育厅要求,自2003年始不再编制毕业生就业方案, 而是于派遣时一次报就业计划、派遣,每年的时间在7月初, 为了派遣工作顺利进行,所以毕业生上交协议书的最迟期 限为6月底,平时签好协议书随时送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16
4、劳动合同与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关系
• 就业协议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并由学校鉴证的协议, 它是编制就业方案和毕业生派遣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