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亚硝酸盐

浅谈亚硝酸盐

浅谈亚硝酸盐
摘要:参考相关文献,对亚硝酸盐的危害、限量、检测方法、抑制和去除方法以及研究现状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危害国家限量检测方法抑制和去除方法
亚硝酸盐,俗称“硝盐”,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又称肠原性青紫病、紫绀症、乌嘴病,主要指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味微咸涩,易潮解,易溶于水,与食盐极为相似,因此被成为工业食盐。

亚硝酸盐在工业、建筑业有广泛的用途,在食品中也常被用作为发色剂、防腐剂而限量使用。

在水产品中,亚硝酸盐在防腐、保鲜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引起亚硝酸盐的过量。

而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是巨大的,在很多食品中,亚硝酸盐被检测出含量超标。

一直以来,对亚硝酸盐的研究从未停止,也成为食品界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危害
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中毒
现在的科学研究结果一般认为硝酸盐本身是无毒的。

而亚硝酸盐是强氧化剂,进入人体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合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使血液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导致组织缺氧,出现青紫而中毒,并对周围血管有扩张作用,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

参考文献:
1.廖京勇.水体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检测方法综述【J】.广东化工,2010,5.
2.冯枫,邹丽丽,郑娇,邱培梅.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盐.中国公共卫生,2002,11.
3.华煜等.仿生型信号分子对烟草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抑制作用【J】.烟草农学,2010,7.
4.梅行等.大蒜与胃癌Ⅱ——大蒜对胃液硝酸盐还原菌生长及产生亚硝酸盐的抑制作用【J】.营养学报,1985,9.
5.王红霞,张稳婵.樱桃汁消除亚硝酸盐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
6.周丽华,麦国冲,阙素芬.雪莲果块茎乙醇提取液清除亚硝酸盐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0,8.
7.江敏,倪宏珍,柯春霞.荔枝核提取物清除亚硝酸盐的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