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电大幼儿园教育社会性教育专题幼儿园教育社会性教育专题
2017电大幼儿园教育社会性教育专题幼儿园教育社会性教育专题
A 自我意识
B 人际交往
C 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
D 多元文化
参考答案:D
第6题 单选题 (2分) ()的形成,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任务之一。
A 社会环境的认知
B 社会规范认知
C 社会机构的认知
D 对家庭的认知
参考答案:B
第7题 单选题 (2分) ()活动是教师通过创造一定的情境和条件,引导学前儿童学习某种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活动,期目地在于通过为学前儿童提供交往的机会,构建人际交往的平台,培养幼儿关心、理解、尊重和赞赏他人的人际交往态度。
参考答案:对
第34题 判断题 (2分) 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概念、自我形象、自我价值感、进取心、自我成就感等。
参考答案:错
第35题 判断题 (2分) 观察法指对儿童团体生活的正常活动进行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做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对
第36题 判断题 (2分) 访谈法是一种非研究性交谈,是调查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访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A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B 游戏活动设计
C 区域活动设计
D 日常活动设计
参考答案:C
第14题 单选题 (2分) 幼儿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最重要的载体是 ()
A 学习
B 交流
C 游戏
D 讨论
参考答案:C
第15题 单选题 (2分)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除了间接攻击和直接攻击外,还包含敌意性攻击和()
A 正强化法
B 代币制法
C 惩罚法
D 系统脱敏法
参考答案:D
第12题 单选题 (2分) 确定教育内容时,应从幼儿身边入手,把幼儿的经验纳入教育中,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哪条原则? ( )
A 渐进性原则
B 适度性原则
C 真实性原则
D 活动性原则
参考答案:A
第13题 单选题 (2分) 通过创设环境影响幼儿的活动,再通过幼儿的活动达到预期发展,是哪种活动设计的基本思想? ()
C 做现代中国人
D 做有知识的现代中国人
参考答案:ABC
第31题 判断题 (2分)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既受心理因素的制约,又受社会因素的制约。
参考答案:对
第32题 判断题 (2分) 社会认知指儿童对自我与社会中的人、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等方面的认知。
参考答案:对
第33题 判断题 (2分) 自我意识指儿童对自我以及自我与周围关系的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控制岁
参考答案:B
第11题 单选题 (2分) 在幼儿亲社会行为中,最为常见的是 ( )。
A 合作行为
B 分享行为
C 助人行为
D 安慰行为
参考答案:A
第12题 单选题 (2分) 婴幼儿依恋建立期主要在()
A 出生至2个月
B 2个月至7-12个月
C 7-12个月至24个月
A 自我调控
B 个性倾向性
C 个性心理特征
D 自我意识
参考答案:ABC
第22题 多选题 (3分)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
A 社会认知、社会情感
B 社会行为技能
C 自我意识
D 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
参考答案:ABCD
第23题 多选题 (3分) 运用观察法来研究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时,应注意()方面。
C 实验研究法
D 个案研究法
参考答案:ABCD
第26题 多选题 (3分) 师幼互动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有()方面的影响?
A 增强儿童安全感、自信心及探索精神
B 加快儿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C 发展儿童同伴交往能力
D 利于儿童发展自我概念
参考答案:ABCD
第27题 多选题 (3分) 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发展主要呈现哪些趋势()?
参考答案:C
第4题 单选题 (2分) ()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性情绪情感,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个体对他人情感体验的理解和分享,即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理解和体验他人的情感。
A 价值澄清法
B 移情法
C 角色扮演法
D 社会技巧训练法
参考答案:B
第5题 单选题 (2分) 让儿童了解周围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及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属于哪个范畴的教育内容?()
D 自我延迟满足
参考答案:ABCD
第29题 多选题 (3分) 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有哪些?()
A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
B 社会现实
C 社会发展状况
D 幼儿的发展
参考答案:ABD
第30题 多选题 (3分) 陈鹤琴活的教育理论体系中,提出把“做人”作为三大纲领之一。即()。
A 做人
B 做中国人
A 身体攻击
B 言语攻击
C 目的性攻击
D 工具性攻击
参考答案:D
第16题 单选题 (2分) 学前儿童教育发展第三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
A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
B 《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颁布
C 《幼儿园学校课程大纲》
D 《0-8岁教育方案》
参考答案:A
第17题 单选题 (2分) ()提出了“一切为了儿童”的信念。
A 心理自我
B 生理自我
C 社会自我
D 物质自我
参考答案:B
第15题 单选题 (2分) 儿童的自我评价意识出现在()阶段。
A 0-1岁
B 1-2岁
C 2-3岁
D 3-4岁
参考答案:C
第16题 单选题 (2分) ()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包括认知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看法和知识,以及对自我的总体评价。
A 认知社会化
B 道德社会化
C 政治社会化
D 职业社会化
参考答案:A
第7题 单选题 (2分) “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态度”指的是()。
A 自我认识
B 自我体验
C 自我调控
D 自我评价
参考答案:B
第8题 单选题 (2分) 儿童社会认知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 自我意识
B 自我体验
C 权威认知
D 观点采择
A 正强化法
B 代币制法
C 惩罚法
D 系统脱敏法
参考答案:D
第10题 单选题 (2分) ()指被强化人出现他人所期待的操作性行为(外显的、可视的行为)后,如果立即得到他需要的强化物,则被强化人再次发生同样操作性行为的可能性和次数会增加。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不当强化
D 亲社会行为
参考答案:A
第11题 单选题 (2分) ()法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问题行为者摆脱对特定事物的过度敏感。
A 全体性原则
B 整体性原则
C 活动性原则
D 针对性原则
参考答案:B
第3题 单选题 (2分) 开展“生活中有用的标志”的社会活动时,需要学前儿童在活动前对生活中的一些标志有较多的观察与记录。这属于学前儿童社会活动设计的哪一环节?()
A 设定活动目标
B 选择活动内容
C 学前儿童的经验准备
D 进行活动延伸
A 《幼儿园工作规程》
B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C 《幼稚教育新论》
D 《中国北方幼稚园课程大纲》
参考答案:B
第5题 单选题 (2分) “人的社会化主要指人的社会知觉和社会行为方式。”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 陈会昌
B 埃尔金
C 齐格勒
D 缪森
参考答案:C
第6题 单选题 (2分) 在幼儿社会化的具体内容中,认识自我、他人、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属于( )。
A 从轻信和运用成人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自我评价
B 从笼统不分化的自我评价到比较具体细致的自我评价
C 从对外部行为的自我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自我评价
D 从局部的自我评价到比较全面的自我评价
参考答案:ABCD
第28题 多选题 (3分) 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主要由哪几个方面构成?()
A 自制力
B 自觉性
C 坚持性
参考答案:对
第1题 单选题 (2分) 创设与社会教育一致的情境,使学前儿童在宽松和自由的氛围中交谈,该方法属于哪种教育方法?()
A 情境讨论法
B 价值澄清法
C 移情训练法
D 角色扮演法
参考答案:A
第2题 单选题 (2分) 设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时要体现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三个方面的教育,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哪项原则?()
参考答案:错
第37题 判断题 (2分) 儿童的社会化,尤其是幼儿的依恋主要由自身的个性特点所决定。
参考答案:错
第38题 判断题 (2分) “我”字的出现,是儿童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
参考答案:对
第39题 判断题 (2分) 亲子依恋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一种亲密的情感关系,既有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也有父母对孩子的依恋。
参考答案:D
第9题 单选题 (2分) “和妈妈在一起时对探究玩具不感兴趣,当妈妈离开时也未表现出特别的焦虑与紧张”,这种属于( )。
A 安全依恋
B 回避型不安全依恋
C 反抗性不安全依恋
D 无组织型依恋
参考答案:B
第10题 单选题 (2分) 开始能够主动寻找游戏伙伴是哪个年龄阶段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的特点?( )
参考答案:对
第43题 判断题 (2分) 2-4岁年龄段是学前儿童依恋行为发展的高级阶段—寻求老师和同伴的注意和赞许的反应阶段。
参考答案:错
第44题 判断题 (2分) 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参考答案:对
第45题 判断题 (2分)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分为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两大类。
参考答案:对
第40题 判断题 (2分) 社会自我即精神自我,指个体对自己的智力、情感与人格特征以及所持有的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等的认识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