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岗位评价方案

岗位评价方案

岗位评价方案1. 0 目的通过科学、公平的岗位分析与评价划分岗位级别,根据岗位级别与岗位评价得分确定岗位工资标准。

2. 0 原则1)就事评价原则,即评价必须客观真实。

2)评价因素一致性原则,所有评价岗位必须运用同一套评价方法。

3)完整性原则,评价因素尽量列举全面。

4)结合企业特性原则,评价标准必须以本企业经营管理方针相统一。

3. 0 岗位评价因素岗位评价因素主要从责任因素、知识技能、努力程度及工作环境四个方面评价岗位的价值。

3. 1 责任因素岗位责任是评价岗位价值大小的重要因素。

主要从风险控制、成本控制、指导监督、内部协调、外部协调、工作结果、人事组织、法律法规、经营决策九个责任点进行评价。

3. 2 知识技能知识技能因素是文化知识与工作技能的结合,文化知识是完成相应工作的理论指导;工作技能是指运用有关知识,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种机体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知识技能因素从学历要求、知识结构、写作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灵活性六个点进行评价。

3. 3 努力因素努力因素是指为达成工作目标,在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需要付出的其他因素;努力因素从工作压力、精神集中力、体力、紧张程度、工作均衡性五个点进行评价。

3. 4 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是指在从某项事工作期间,长期处于的一种环境;工作环境从工作时间、危险性、舒适性三个点进行评价。

4. 0 岗位评价方法本次岗位评价采用评分法,评分法是最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案,也是比较科学的评价方法, 本次岗位评价因素较多,覆盖面大,运用评分法更为恰当。

5. 0 岗位评价因素权重本次岗位评价中责任因素、知识技能、努力程度、工作环境四大因素权重分配比为500: 300: 300: 100,评价总分为1200分。

具体权重分配如下:5. 1 权重分配5. 1.1 责任因素权重分配(总分500分)6. 0 岗位评价标准6. 1 责任因素6. 1. 1风险控制责任风险控制责任是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为保证投资、开发及其他项目顺利进行所担负的责任。

风险级别1)仅有一些小的风险,不会给企业造成影响。

2)有一定的风险,会给企业造成的小范围的影响。

3)有较大的风险,会给企业带来较严重的损害。

4)有极大风险,会致使企业经营上产生危机。

6. 1. 2 成本控制责任成本控制责任是指因工作失误而可能造成的成本、费用等额外损失责任。

损失级别1)损失金额在5000 元以下。

2)损失金额在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

3)损失金额在20000 元以上,100000元以下。

4)损失金额在10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

5)损失金额在500000 元以上。

6. 1. 3 指导监督责任指导监督责任指在职权范围内所进行指导监督所承担的责任。

指导监督层次1)不监督指导任何人,只对自己负责。

2)监督指导下属5 人以下。

3)监督指导下属5-10 人。

4)监督指导下属10-20 人以上。

5)监督指导下属20 人以上。

6. 1. 4 内部协调责任内部协调责任是指因工作需要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或个人之间的协调活动造成后果而承担的责任。

协调范围1)仅与本部门员工进行工作协调,偶尔与其他部门进行一些个人协调。

2)与本部门和其他部门职工有密切的工作联系。

3)与所有一般职工有密切工作联系,或与其他部分部门经理有工作协调的必要。

4)与各部门的经理及以上人员有密切的工作联系,在工作中需要保持随时联系和沟通。

6. 1. 5 外部协调责任外部协调责任是指因工作需要必须与企业外部相关单位之间的协调活动造成后果而承担的责任。

外部协调1)偶尔需要与外界协调。

2)工作需要与外界一般人员发生较频繁的业务联系。

3)需要与外部单位(企业、政府或其他机构等)保持密切联系。

6. 1. 6 工作结果责任工作结果责任是指在个人可控的范围内对工作结果承担多大的直接责任。

工作结果责任范围1)只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

2)需要对自己和所监督指导者的工作结果负责。

3)仅对本部门工作结果负责。

4)对所分管部门工作结果负责。

5)对全公司的工作结果负责。

6. 1. 7 人事组织责任人事组织责任是指对人员的选拔、任用、考核、工作分配、激励等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

人事组织责任级别1)不负有组织人事的责任。

2)仅对所监督指导者有工作分配、考核和激励的责任。

2)对本部门所有员工有工作分配、考核和激励的责任。

3)对本部门员工具有选拔、使用和管理的责任。

4)对中层管理者具有任免的权力。

6. 1. 8 法律法规责任法律法规责任是指在工作需要拟定和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所承担的责任。

法律法规责任级别1)不参与有关法律文件的制定和签约。

2)偶尔拟定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起草,其文件最终受上级审核方可签约。

3)经常需要审核各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并对文件的结果负有部分责任。

4)经常需要以法人资格签署各种有关文件,并对其结果负有全部责任。

6. 1. 9 经营决策责任经营决策责任是指在工作需要参与决策而对决策后果所承担的责任经营决策责任级别1)所做决策只影响自己。

2)所做决策只影响与自己有工作关系部分的员工。

3)所做决策对部门所有人员有影响。

4)所做决策必须与其他部门经理共同协商方可。

5)工作中需要参加最高层次决策。

6. 2 知识技能6. 2. 1 学历要求学历要求是指顺利履行工作职责所要求的最低学历要求。

学历要求层次1)高中、职业高中或中专毕业。

2)大学专科。

3)大学本科。

4)硕士或双学士及以上6. 2. 2 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指因工作职能需要使用多种学科或专业领域的知识。

知识结构层次1)只需要掌握单一学科知识。

2)需要了解相近专业的知识。

3)需要掌握两门跨专业学科知识。

4)需要掌握两门以上跨专业学科知识。

6. 2. 3 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指在工作中所要求运用的文字组织能力。

写作能力差异1)一般信函、简报、便条、备忘录和通知。

2)报告、汇报文件,业务方案,总结。

3)调查或研究报告。

4)合同或法律文件。

6. 2. 4 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指为了顺利完成工作目标,组织协调相关人员进行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管理能力层级1)工作需要基本的管理知识。

2)需要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

3)需要较强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来协调各方面关系。

4)需要非常强的管理技能和决断能力。

6. 2. 5 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在完成工作任务基础上所具备的创新与开拓的精神和能力的要求创新能力强度1)全部工作为程序化、规范化,无需开拓创新。

2)工作基本规范化,偶尔需要开拓创新。

3)工作时常需要开拓和创新。

4)工作本身为开拓和创新性质。

6. 2. 6 灵活性灵活性是指所在岗位需要灵活处理事情的程度。

灵活性要求1)属于常规性工作,很少或不需要灵活性。

2)经常需要灵活性处理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

3)工作非常规,需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灵活地处理重大的偶然性问题。

6. 3 努力因素6. 3. 1 工作压力工作压力是指工作岗位本身对任职人员的要求带来的压力。

工作压力强度1)一般事务性工作,几乎没有压力。

2)工作任务多样化,有一定的工作压力。

3)工作比较复杂,有较大的压力。

4)工作极为复杂,有非常大的压力。

6. 3. 2 精神集中力精神集中力是指在工作时所需注意力集中程度的要求。

精神集中力要求1)工作时不须集中精力,只从事一般事务性工作。

2)需要一定的集中精力,从事较强的管理工作。

3)必须集中精力,从事较复杂的管理工作。

4)必须高度集中精力,从事非常复杂且重要的经营管理工作。

6. 3. 3 体力体力是指工作时必须运用并以消耗体力才能完成工作任务。

体力要求1)不需要消耗特别的体力。

2)需要消耗较少的体力。

3)需要消耗一定的体力。

4)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

6. 3. 4 紧张程度紧张程度是指工作的节奏、时限、工作量、注意力转移程度和工作所需对细节的重视所引起的工作紧迫感。

紧张程度要求1)工作的节奏、时限自己掌握,没有紧迫感。

2)有时比较紧张,但时间持续不长。

3)工作的节奏、时限很难控制,明显感到工作紧张。

4)需要较快工作节奏,持续保持高度紧张。

6. 3. 5 工作均衡性工作均衡性是指工作每天忙闲不均的程度。

工作均衡性层级1)一般没有忙闲不均的现象。

2)有时忙闲不均,但有规律性。

3)经常有忙闲不均且没有规律。

4)工作经常忙闲不均,且忙的时间持续很长。

6. 4 工作环境6. 4. 1 工作时间工作时间是指工作要求的特定起止时间。

工作时间特性1)按正常时间上下班。

2)偶尔需要延长工作时间。

3)无明显的休假时间。

4)根本没有休假时间。

6. 4. 2 危险性危险性是指工作岗位本身是否属于危险作业范围及危险程度危险性1)几乎没有危险性。

2)有一定的危险性。

3)有较大的危险性。

4)有很大的危险性。

6. 4. 3 舒适性舒适性是指工作岗位所处环境的舒适程度。

舒适性1)非常舒适。

2)一般舒适。

3)不太舒适。

4)极不舒适。

7. 0 岗位评价标准分值分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