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交通土建工程11.11

第五章 交通土建工程11.11

• ②越岭线:是以纵断面为主导,主要处理好哑口选择、 过岭标高选择和哑口两侧路线展线方案三者的关系。哑 口是越岭线的主要控制点。
• ③山坡线:也称山腰线。要求是在任何情况下,路线必 须设在乎缓稳定的山坡上。
• ④山脊线:是指在合乎路线总方向的条件下,沿分水岭 布设的路线。优点是排水性能良好,排水结构物可以少 用。缺点是距离居民点远,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
我国道路工程的基本体系组成
管理
1.公路分类
我国的公路等级按照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 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
•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全部控制 出入的干线公路。一般按照需要设计高速公路的车 道数,能适应各种汽车远景设计年限平均昼夜交通 量为25000~100000辆之间;
• 一级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设 计年限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
• 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年限平均昼夜交通量为5000~ 15000辆;
• 三级公路为2000~6000辆; • 四级公路一般为双车道2000辆以下,单车道400辆
以下。
按照公路的位置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 运输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来分类为:
• 国道由中央统一规划,由各所在省市自治区负责建 设、管理、养护。
• 从1830年建成第一条铁路后,科学技术日新 月异,现在人类已经研制成功时速大于500公 里的磁悬浮列车。
我国铁路八纵八横的宏伟蓝图
“八纵” :京哈 通道、沿海通道、 京沪通道、京九 通道、京广通道、 大湛通道、包柳 通道、兰昆通道。
“八横” :京兰通道、煤运北通道、煤运南通道、太原至 青岛通路、陆桥通道、宁西通道、沿江通道、沪昆(成) 通道、西南出海通道。
5.2.1铁路选线设计
1.选线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1)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结合线路经过 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工农业发展等情况,规 划线路的基本走向(即方向),选定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 。在城市里,则根据地区的商业或工业发展等情况, 来规划线路的走向。
(2)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和村镇、 交通、农田、水利设施,来设计线路的空间位置。
•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 和设施的道路。
• 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 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我国CTJ37-1990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
(1)快速道。双向行车道、中央设有分车带、进出口一般 全控制或部分控制,为城市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 务。快速路要有平顺的线形,与一般道路分开,使汽车 交通安全、通畅和舒适。如北京的三环路和四环路、上 海的外环线等。一般交叉路口也建有立体交叉,有时还 全封闭,中央有隔离带。
• 道路功能是作为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乡 村与乡村的联络通道。
• 分类:根据其所处的位置、交通性质、使用特 点等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农 村道路、人行小道。
公路:指连接城镇、乡村
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 行驶的道路。
城市道路:供城市各地区间交通用 厂矿道路:为厂矿服务用 农村道路:野外乡村地区间交通用
隧道
边沟 纵向
排水沟
涵洞Biblioteka 横向5.1.3 高速公路
• 我国的基本定义:一种具有四条以上车道,路 中设有中央隔离带,分隔双向车辆行使,互不 干扰,全封闭,全立交,控制出入口,严禁产 生横向干扰,为汽车专用,设有自动化监控系 统,以及沿线有必要服务设施的道路。
• 优点:
• 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 • 物质周转快、经济效益高; • 交通事故少,安全舒适性好; • 带动沿线地方的经济发展。
(3)公路排水结构物建设
——纵向排水有边沟、截水沟和排水沟等;横向 排水有桥梁、涵洞、路拱、过水路面、透水路堤和 渡水槽等。
(4)公路特殊结构物
——隧道、悬出路台、防石廊、挡土墙和防护 工程等。
(5)公路沿线附属结构建设
——交通管理设施、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 和环境美化设施等。
路堤
路堑
截水沟
边沟
上海—成都 连云港—霍尔果斯
北京—珠海 同江—三亚
我国国道干线 系由由统北东的向向代南西号的的: 北有有京238向0条条外,,辐代代射 的号号取号取有第第“第“1一一22一3”条个”,个,个字,如字如字取代 “至山州上为1昆海为”海3,明1关2至80如为国至5拉国北1道广0萨道京8国。 道。
2.城市道路的分类
边坡 路堤
设计标高 路堑
挖填
(2)路面建设
路面——用各种坚硬材料分层铺 筑而成的路基顶面的构筑物。 必须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和良 好的稳定性,以及表面平整和 良好的抗滑性能。
常用材料:沥青、水泥、碎石、 粘土、砂、石灰及其它工业废 料。
力学性质分类:柔性路面(碎石 路面和沥青路面);刚性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
• 垫层
在路基排水不良或有冻涨翻浆的路段设置。 起隔水(地下水、毛细水)、排水(渗入水)、 隔温(防冻胀、翻浆)作用,并传递和扩散 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保证路基在容许 应力范围内工作。
路面结构
• 联结层
加强面层与基层 的联结,提高面 层的抗疲劳能力。
• 底基层
重要道路和高速公路 多采用。起次要承重 作用。底基层材料的 强度要求比基层略低 些,可充分利用当地 材料,以降低工程造 价。
(2)主干道。连接城市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一般为三幅或四幅路。主干路线形应顺捷,交叉口宜 尽量少,以减少干扰,平面交叉应有交通控制措施,目 前有些城市以高架式的道路实现城市主干路。如上海的 内环高架路,已形成“申”字形的平面线形,是实现连 接城市各区和主要部分的交通干路。
(3)次干道。与主干道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之用,兼 有服务功能。一般情况下,快慢车混合使用。
路面结构
• 面层
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并且耐 磨、不透水,其表面还 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 平整度。
• 基层
承受面层传递的车轮垂直 力的作用,并把它扩散到 垫层和土基,还可能受到 面层渗水以及地下水的侵 蚀。选择强度较高,刚度 较大,并有足够水稳性的 材料,一般用碎(砾)石 灰土或工业废渣修筑。
②路线在铁路、公路、航道等交通网系中的作用,与沿线 工矿、城镇等规划的关系,以及与沿线农田水利等建设 的配合及用地情况。
③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路线长度、筑路材料来源、施工条件以及工程量、主 要材料用量、造价、工期、劳动力等情况及其对运营、 施工、养护等方面的影响。
④其他如沿线历史史迹、历史文物、风景区的联系等。
• 省道是在国道网的基础上,由省对具有全省意义的 干线干路加以规划,并且建设、管理、养护。
• 县道中的主要路段由省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一 般路段由县自定并建设、管理和养护。
• 乡镇路主要为乡村服务,由县统一规划组织建设、 管理和养护。
• 专用道为厂区、林区、矿区、港区的道路,由专用 部门自行规划、建设、管理和养护。
”运输
第五章 交通土建工程
➢5.1 道路工程 ➢5.2 铁路工程 ➢5.3 机场工程 ➢5.4 隧道工程
5.1 道路工程(Highways and urban roads)
• 道路的名称源于周朝,道路原为“导路”,以 后称为“驰道”、“驿道”、“大道”。清朝 时将京都通往各省会的道路称为“官路”,省 会之间的道路称为“大路”,市区街道称为“ 马路”。20世纪初,汽车出现以后则称为“公 路”。
第五章 交通土建工程
运输方式有哪些?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一个国家 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础。
交通运输体系由下面五种方式共同承担客、 货的集散与交流: • 铁路-运输能力大,能耗低;投资大,周期长 • 航空-快速;成本高,能耗高 • 管道-原油,成品油和煤炭 • 水路-价格低廉;速度慢 • 道路-其它方式的延伸,覆盖面广,“门到门
1.线形设计标准
(1)最小平曲线半径及超高横坡限制。 (2)最大纵坡和竖曲线。 (3)线形要求。 (4)横断面。
2.沿线设施
• 安全设施:一般包括标志、标线、护栏、隔离设 施、照明及防眩设施、视线诱导设施等。
• 交通管理设施:一般为高速公路人口控制、交通 监控设施等。
• 服务性设施:一般有综合性服务站、小型休息点 、停车场等。
(3)研究布置线路上的各种建筑物,如车站、桥梁、隧 道、涵洞、路基、挡墙等,并确定其类型和大小,使 其总体上互相配合,全局上经济合理。
• ③按室内初步研究提出的方案进行实地视察,连 同野外视察中发现的新方案都必须坚持跑到、看 到、调查到。
(3)确定路线的类型及其特点,一般有以下几种:
• ①沿河线:即沿着河谷两岸布线。特点是纵面困难较少 ,平面受限制较多。主要问题是河岸选择、线位高低和 跨河桥位的选定等。而路桥配合的关系一般为:路线服 从大桥,小桥服从路线。
• 公元前3000年出现了轮车,从而对道路提出 了平整不沉陷的要求。现代道路的修筑始自18 世纪的法国和英国,当时对道路已有排水良好 、有密实的路基以承受必要的荷载要求。汽车 的出现,使得车辆速度猛增,路面荷载要求不 断增长,则对道路又提出更高的要求。
• 道路是一种带状的三维空间人工构造物 ,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 道等工程实体。这里,道路是对所有各 种公路或干线的统称。
• 环境美化设施:是保证司机高速行驶时在视觉上 、心理上协调的重要环节。
3.存在的问题
• (1)投资大、资金来源困难。 • (2)占地多。 • (3)与普通公路和地方交通贯通问题。 • (4)密集型的管理问题。 • (5)环境保护问题。
硬≥2.5m 土0.75m
宽3.75m
宽0.75m
宽2~3m
(2)路线方案选择的方法及步骤:
• ①搜集与路线方案有关的规划、计划、统计资料 及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地质图、水文、地质、 气象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