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命题及试卷答案

教育心理学-命题及试卷答案

五、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例1】教师工作多年后,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关注自己的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等,这时教师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A. 生存关注阶段B. 任务关注阶段C. 发展关注阶段D. 自我关注阶段【】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各阶段名称的理解,要求考生知道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各阶段的关注焦点。

本题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发展关注阶段,自我关注阶段是干扰项,是错误的。

生存关注阶段一般是初入职的教师,他们关注的是教育生活的生存状况,任务关注阶段通常是执教一年后,关注点是如何完成教学任务。

工作多年,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的教师才是处于发展关注阶段,所以选项A、选项B、选项D是错误的,只有选项C是正确的。

答案:C【例2】不属于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是A. 情绪衰竭B. 高原现象C. 非人性化D. 低个人成就感【】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考生对职业倦怠内涵的理解,要求考生知道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

本题属于识记层次,容易题。

解析:职业倦怠是指助人行业中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其核心成分是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

所以答案B高原现象不属于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

答案:B【例3】教师职业理想的核心是A. 师爱B. 人生观C. 世界观D. 职业认知【】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理解,知道教师职业理想的核心是师爱,知道师爱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基础。

本题属于识记层次,容易难度题。

解析: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指对未来职业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其献身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

教师职业理想的核心主要表现为对教育事业、对全体学生、对教学学科的热爱,是一种对教师职业的积极情感。

所以答案A师爱是正确答案,其余答案是错误的。

答案:A【例4】人生价值观形成并逐步定型的关键期是A. 儿童期B. 少年期C. 青春期D.青年期【】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心理条件的理解,要求考生理解人生价值观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心理条件,知道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所处的水平。

本题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心理条件,首先思维发展到能抽象地概况涉及社会进步及个体发展前途的社会事件,将概括化为自己信奉的观点,个体大概到十五六岁才能逐步达到这个要求,所以A.儿童期、B.少年期答案是错误的。

其次自我意识要分化到能经常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能认识自己的特点并对自己提出明确的要求,青年初期个体意识才开始分化。

所以答案D青年期是正确的。

答案:D【例5】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A. 气质B. 能力C. 性格D. 兴趣【】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考生是否记住了性格的概念,能区别性格与气质、能力、兴趣的不同内涵。

本题属于识记层次,容易难度题。

解析:性格的定义界定为“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因此答案C.性格是正确的,其余三个答案是错误的。

答案:C【例6】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这是A. 发现学习B. 接受学习C. 意义学习D. 机械学习【】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学习的理论,要求学生知道发现学习理论以及意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本题属于识记层次,属于中等难度题。

解析:通过回忆有关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理论和意义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比较强调的学习理论,而机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包含在以上两个理论中,意义学习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意义联系,而发现学习强调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所以题目更符合意义学习。

答案:C【例7】因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而引起的内驱力是A. 认知内驱力B. 自我提高内驱力C. 附属内驱力D.强化内驱力【】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要求学生知道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的不同含义。

本题属于识记层次,属于中等难度题。

解析:通过回忆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知识点,就知道内驱力主要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因此,答案D是一个虚假答案。

而认知内驱力是指向知识,附属内驱力是指向他人,只有自我通过内驱力是指向自己的。

答案:B【例9】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教师领导管理方式是A. 强硬专断型B. 仁慈专断型C. 放任自流型D. 民主型【】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师生交往质量的教育因素。

要求考生知道教师不同的领导管理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学生典型反应。

本题属于理解层次,容易题。

解析:教师的管理领导方式分为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以及民主型四种。

通过回忆以及词汇意义比对,容易得到题目是指民主型教师管理领导方式。

答案:D【例9】引发正向交往行为的心理效应是A. 自己人效应B. 首因效应C. 晕轮效应D. 投射效应【】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师生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要求在理解各种心理效应的基础上能够对效应的作用性质进行区分。

本题属于理解层次,容易题。

解析:师生交往中的心理效应分为引向正向和引向负向两种。

自己人是把他人与自己归为一类;首因效应、晕轮效应以及投射效应都强调对消极的认知倾向,四个选项对比后可以得出只有自己人效应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A【例10】“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一种刺激的什么现象?A. 泛化B. 分化C. 模糊D. 强化【】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考生对经典条件作用中的行为法则的掌握水平。

本题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原理是反射的形成,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多次配对出现,最终形成有机体对条件刺激反应。

条件刺激可能发生变化,题目所考查的是一种刺激的泛化现象,分化可在对题干的意义分析上直接排除,模糊不是专业词汇,也与题意不符;而强化更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用语。

所以只有泛化是符合答案的。

答案:A(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例1】自我效能感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生涯常见问题的理解,考生应该能够通过科学的路径来分析和解决自己职业面对的困惑。

本题属于识记层次,容易题。

解析: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教师职业水平的重要因素,根据语义分析可以得到应是自己对自己的某种行为的信心。

在结合教师的工作特点以及相应的知识点的记忆,可得到标准答案。

答案:指个体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的主观判断与期望。

【例2】晶体智力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考生对智力的有关概念的理解水平,并能够将其与流体智力区分开来。

本题属于识记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是心理学家卡特尔对智力的区分。

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不同,相对较少受神经生理水平的限制,与教育文化相关更大。

考生能够将两者区分,则相对比较容易得到的答案。

答案:晶体智力是获得知识和发达的智力、技能的结合,由一定的社会文化决定,是长期学习的结果,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

【例3】精加工策略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考生对通用学习策略的掌握。

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描述该概念的核心涵义。

本题属于识记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精加工策略是一种通用的学习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有效使用这种策略。

精加工策略的核心是能够对学习材料教学深加工,“精”的含义不是多次重复,而是将学习材料组织化,和自己的已有知识建立联系。

答案: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或使其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理解其内在的深层含义,并促进记忆的学习策略。

(三)辨析题(先判对错,然后说明理由。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例1】有人把教师比喻为蜡烛,请对这种教师职业价值观(“蜡烛观”)进行辨析。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考生是否理解和树立了现代教师职业价值观念,并考查考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本题属于应用层次,较难度题。

解析:可先介绍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内涵,接着指出“蜡烛观”的基本思想是“照亮别人必以毁灭自己为前提”的观点。

然后对这种观点进行分析,指出其虽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的积极意义,但却是片面消极的理解了教师职业的创造性,片面地把学生的成才与教师的发展对立起来。

答案:这是一种消极片面的教师职业价值观。

教师职业价值观是教师对所从事得职业好自身发展的认识好评价,主要体现着对教师职业的评价取向、职业选择要求、职业报酬的期望等问题的认识与评价上。

“蜡烛观”的基本思想是“照亮别人必以毁灭自己为前提”,这种观点虽赞许了教师的奉献精神的积极意义,但却是片面消极的理解教师职业,把充满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解释为单向的知识输出,片面地把学生的成才与教师的发展对立起来,否认了“教学相长”,会打击教师的职业工作的积极性。

【例2】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考生对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的理解,本题属于理解层次,属较高难度题。

解析: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主观上人们一般认为动机越强,行为效果越好。

因此,学习首先要有一定的动机,但不是动机越强越好,考生将动机与效率的知识结合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本题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这是对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关系的一种片面理解。

学习动机有效学习活动的水平和效果,但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的,一般来说,最佳学习效果的动机水平为中等,但因任务复杂的程度而略有不同。

耶基斯—多德森通过实验发现,简单的任务,最佳的动机水平偏高;复杂的任务,最佳的动机水平偏低,中等复杂程度的任务,动机水平介于这两者之间。

(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6,共24分)【例1】大学生学习内容的专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考生是否理解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

本题属于理解层次,属容易题。

解析:考生只需根据教材把大学生学习内容的专业性特点的3个表现回答即可,也可用自己的话表述。

答案:(1)职业定向目标明确。

(2)课程设置紧扣专业发展需要。

(3)专门的专业实践能力训练。

【例2】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包括哪些方面?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内容的识记和理解,本题属于理解层次,属中等难度题。

解析:考生只需根据教材把教师教学监控能力表现的4个方面回答即可,也可用自己的话表述。

答案:(1)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筹划与安排。

(2)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沟通。

(3)教师对课题教学的反馈与评价。

(4)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分析与反思。

【例3】师生交往的缺失的表现有哪些?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师生交往及其影响因素。

要求能够对当前师生交往的缺失现象进行合理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