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川佛手GAP标准操作规程

川佛手GAP标准操作规程

川佛手GAP标准操作规程--------------------------------------------------------------------------------培训交流 加入时间:2007-08-10 09:07:51 点击:811作者:王宏一、主要内容与选用范围1、1主要内容本规程按我国中药材GAP产品质量标准规定了四川省达县佛手产区规范化生产的综合技术要求。

1、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四川省达州市佛手主要产区。

栽培品种为芸香科植物佛手。

二、引用标准2.1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2 GB5084----1192 农田浇灌水质标准2.3 GB1516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2.4 GB3838----1998 地面水环境卫生标准2.5 GB9137---1988 保护农作手的大气污染最高允许浓度2.6 GB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2.7 GB6266—86 中药材瓦楞纸箱包装件标准2.8 GB195---85 包装储运指标标志标准2.9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2.10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社《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

三、生产基地概况3.1川佛手基地的选择3.1.1历史原因达州市有着丰富的药材资源,被誉为“川东药库”。

本地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无工业污染。

药农已从70年代开始在本地栽培药材,掌握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并形成了药材种植意识,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及科学技术不断的投入下,在达县金福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已辐射药材种植面积到2.2万亩以上,其中佛手种植面积1.1万亩,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因此,在达州市建立佛手GAP生产基地,不但有良好的自然条件,还有好的群众基础及当地政府大力支持.3.1.2经济价值及质量原因佛手不仅在医用、食用、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前景,而且还在制作园艺盆景,室内庭院装饰,美化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佛手含.0.007%柠檬油素,微量的香叶木甙(G34H44O2)及橙皮柑(C28H34O15),其含量均高于《药典》(2006版)的要求,经现代科学检测佛手还富含硒。

3.2佛手生产基地的环境条件3.2.1产地的自然条件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嘉陵江水系渠江上游。

北接陕西,南依重庆市,西临南充,东连三峡库区。

全区幅员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0.79 万公顷。

1999年来,全区总人口615.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8.56万人,农业人口457.14万人,占总人口74.3%。

全区属典型农业大具,且达州市是川东北出川的咽喉和秦、巴物质集散地,而今已成为川陕鄂渝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质集敞商贸中心。

襄渝、达成、达万铁路在此交江,已实现县县通铁路,210、318国道,达渝高速公路,渠江航道,河市机场等设施,织就了达州市的立体交通网络。

3.2.2 土壤条件达州市土壤按成土条件、成土过程、理化性质和生产性能分为四个大类,7个亚类、18个土属、75个土种、102个变种。

其中;水稻土占57.8%、柴色土占40.63%、潮土占0.99%、黄壤土占0.58%。

达州市耕地大部份为株罗纪沙溪庙组和蓬莱镇组的沙、泥分化而成,据土壤普查测定,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0.6%--2.2%,全氢0.44%--0.14%,全磷0.03 %--0.16%,全钾1.6% --2.8%;速效磷1.6-13.5ppm,速效钾30-117ppm,pH值5.8-8.0。

其佛手种植规划区域平均有机质含量达1.15%,全氮为0.097%,速效磷6.2ppm,速效钾为76ppm,土壤PH 值6.7-7.1 。

其规化区非常适合佛手及多种药用植物生长。

 3.2.3水利资源达州市境内有渠江两大支流――洲河、巴河,境内溪流密布,各条支流汇入洲河,9条支流汇入巴河,河内密度达0.21公里/m2,平均径流934.5m3 /s,年水资源总量172.6亿m3,各类水利工程13865处,其中蓄水工程9633处,埝渠202条,电力提灌站251处,机灌站225处,蓄引提水能力1.6亿m3,有效溉面43.7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9.9%,保灌面积35.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0% 。

3.2.4气候条件达州市佛手建设基地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由丘陵和低山地构成,最高海拔500m,最低海拔245m。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达299天,年平均气温17.30 C,相对湿度79%≥100C年有效积温35.40C,平均日照时数1472.7小时,3---10月占84.2%,正常年降雨1192.5mm,主要集中在5---10月,占88.7%,其热量充足,雨量适中。

基地的土壤、水质、大气等环境因素通过法定部门的检测,均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标准。

良好的自然环境,为高质量的佛手基地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四、佛手栽培技术操作规程:(SOP)4.1 佛手的生长条件佛手的生长适宜性强,喜温暖湿润气候,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砂质壤土,较耐旱,怕积水。

佛手对土壤要求一般不十分严格。

佛手一年种植,多年受益。

4.2佛手种苗繁殖的操作规程4.2.1 繁殖方法佛手为多年生小乔木或灌木。

其繁殖方法有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和嫁接繁殖几种,其中压条繁殖和嫁接繁殖虽能繁育种苗,但其花费时间长用工量大,速度慢,不适宜大规模成气候繁育,故在生产上大多采用扦插繁殖种苗。

4.2.2扦插枝条的采集佛手的生长适宜性强,故在开春至秋季均可扦插繁殖种苗。

扦插时,选8年以上产量及质量较好的母树上当年生粗壮无病虫害的营养枝,作种苗的繁殖材料。

4.2.2.1 扦插枝条的剪取用枝剪剪取带3—4片叶梗或腋刺,长15---20cm的枝条为插穗,每50枝扎成1捆。

4.2.2.2注意事项佛手的插穗表皮不要受破损,上剪口要求平滑,下剪口剪成马蹄状,上剪口距插穗最上一个叶梗或腋刺2cm左右,插穗下剪口距下一个叶片或叶梗1cm左右,以利生根。

4.2.2.3插穗的处理用50ppmIBA浸插穗0.5—1h。

4.2.3.1育苗场地的准备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通光避风的地块,施足底肥(一般用腐熟的农家肥),开宽1.3m的厢,沟深15cm,沟宽30cm,厢面平整,打碎土块,拣出杂物,淋透水,用质量好的黑色薄膜覆盖备用。

4.2.3.2 扦插方法将剪取好的佛手插穗按株距15cm行距20cm直接插入整好的厢中,深度为插穗的2/3,注意倒顺。

插完后,即浇透水,气温较低时,搭棚保温。

4.2.4.1揭棚通风育苗期间,出现烈日或棚温过高,应及时揭开棚的两侧通风降温,一般温度应保持在22---300C之间,夏季育苗应搭设庶阳网。

4.2.4.2炼苗及出圃佛手苗在新梢15cm时,抹去弱梢,仅留一壮梢作为主干,并炼苗。

通过1年的精心培育,就可出圃,出圃前一天应对全圃进行一次杀虫杀菌工作。

4.3佛手苗移栽的操作规程4.3.1选地选阳光充足、以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砂质壤土,周围无污染源的地方作种植地。

4.3.2整地清除选好地块内的杂草,施足充分腐熟的厩肥和过磷酸钙,进行一次深翻,并理好排水沟,捡去石块,宿根和其他杂物,为栽种佛手做好准备。

4.3.3佛手苗移栽4.3.3.1佛手苗的移栽时间:3月—10月在整好的地块内按3x2m的株行距开窝定穴,要求窝长宽为60m,窝深40cm。

施足底肥,肥料与土造匀后回填表土,避免肥料与根直接接触。

将准备好的佛手苗单株放入窝内,理顺根系,使根充分与土壤接触,覆细碎的表土,将佛手苗向上轻提几下,扶正树苗,用脚踩紧,再覆一层土,然后浇足定根水,确保成活率达90%以上,亩栽佛手110株。

值得注意的是佛手一定不能深栽,以苗木基部与地面保持水平标准,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栽后覆盖一层蒲膜(以利保温保湿)。

4.4田间管理操作规程4.4.1中耕除草视地内杂草生长情况而定,杂草多时,可采用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人工除草用工量大,时间长,单位面积成本比较高,而化学除草省时、省工、效率高。

因此化学除草在佛手园比较普遍采用。

但应选对佛手安全,符合GAP要求的除草剂,根据我公司的多年总结推荐使用除草剂主要为草甘膦。

按草甘膦250ml+煤油50ml+肥皂粉25g+水15kg 进行全国喷洒,能有效的杀的杀灭各种杂草。

一年中,化学除草只需进行3---4次。

4.4.2修枝整形佛手的生长旺盛,一年抽四次梢,生三次根,故要常修剪,修枝时,要剪去徒长枝、过密枝、病枝、虫支交叉枝、干枯枝,使佛手长成灌木状。

佛手树修剪的原则是:剪强留弱,剪高留低,剪密留疏,保留结果4.4.2.1抹芽:待新梢长到几厘米时抹掉,主要作用“使弱枝转旺,达到平衡,树梢长势,幼果树可控制下芽抽发,减少生理落录。

但一定要观察树形,根据特美,采取“控”“放”结合,使之达到理想树冠。

4.4.2.2 摘芯:新梢末停止生长前,将项端摘除其作用只起到促进节约养份,控制枝梢数量,促进新枝健壮,幼龄树必须及时摘芯,控制其长春,有利于枝梢早抽发,增加级数和数量,促进枝梢充实,减少养份消耗,增大树体养分量,促进花芽分化.4.4.3施肥佛手的需肥量较大,移栽前,须施足底肥。

在管理年限中须逐步逐季的进行根外施肥或叶面施肥。

所施肥料主要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厩肥,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方才下地。

年管理中春肥和越冬肥极为重要。

叶面施肥主要用磷酸二氢钾。

4.4.3.1施肥的方法施肥方法有沟施、穴施、环状施或叶面喷施。

施肥的量随树势的生长而增加,注意不要产生肥害。

4.4.4 灌溉与排水4.4.4.1灌溉方法采用的灌溉方法有机灌或人工浇灌。

连续干旱,应及时灌水,灌溉时一定要灌透。

4.4.4.2 排水方法暴雨或连续下雨,应及时挖沟排除低洼地的积水,以防水份过多,引起根腐烂及病害发生。

4.4.5 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溃疡病:由黄极毛杆菌属柑桔溃疡病菌引起的叶和枝梢病害。

发病初期叶面有黄白色小点,叶背有油浸状暗绿色销凹陷小点,以后扩大是吴现圆形的病斑。

高温高湿易发病。

防治方法:(1)选择无菌苗木。

冬季清园,剪除受病株叶,徒长枝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源,再用0.8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

(2)春梢抽出后用1:1:200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500----600倍稀释液喷洒,每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炭疽病:由真菌中一种半知菌引起的叶、枝病害。

发病初期叶尖或叶缘出现黄褐色病斑,病斑扩大后呈现不规则状。

在高温高温下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1)冬季清园,清除枯枝病枝集中烧毁,并用0.8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减少越冬病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