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出现的五大不良倾向

中学生出现的五大不良倾向

中学生出现的五大不良倾向1、问题一:青春期的叛逆讲述案例一:一位家长苦恼地诉说,自己的孩子过了这个暑假就念初三了。

不知怎么回事,假期里,她每天不是写作业就是自己闷头上网玩游戏、聊天,对家长不理不睬。

最过分的是,前两天他和爱人想跟女儿好好沟通一下,谁知没说几句话,女儿就顶撞说:“我就是不知好歹,不可理喻。

”还在自己的房间门上用电脑打了几个字“请勿打扰”贴在上面,气得自己无话可说。

讲述案例二:某初二学生小陈,染了一头黄头发,黄头发中间又夹染几撮红头发,还喜欢穿新奇的服装,他晓得这些为父母及老师所无法接受,但每当看到父母或长辈瞧见自己这般摸样时的表情和表现出来的嗤之以鼻,他就洋洋得意,犹如自己打了胜仗一样。

类似这种例子不少,孩子承载不了我们的爱而自残,甚至对父母恩将仇报,杀害父母,这样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实在是令我们为人父母的心痛、心寒。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请家长自由发言。

)这个故事引发出许多道理,值得我们家长认真地思考。

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他们怎么这么冷血,这么无情,这么不知好歹。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是有原因的:这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具体表现。

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青春期孩子独立个性形成的正常现象,在14岁至18岁的青少年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家长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心存对抗,他们内心也明白按照大人的意愿做事的合理性,但他们却有意违抗父母的意志,只在乎和父母对抗的快感,看见父母生气、伤心,自己反倒高兴,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往往心中忧虑,却束手无策。

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1.认真学习并真正掌握青春期的有关知识,正视孩子的青春期生理变化。

2.尽早了解孩子出现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要找出他们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然后要对症下药。

3.应该学会平等地面对孩子,把他们当做大人看4.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比;5.学会用文字发泄自己的情绪;6、让孩子了解逆反的特征;7、学会倾听;8、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9、善于理解孩子;10、避免激励对抗。

亲子间能够相互信任、通畅交流,父母就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找到孩子行为变化的心理原因,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帮助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孩子积极去面对压力和困难。

当孩子与父母之间心的距离拉近了、面对父母时没有了压力,又能从父母这里得到帮助指导,也就不再需要利用网吧来缓解压力、不再需要通过结交不良的朋友来满足情感的归属,自然会远离不良的环境.2、谈谈“早恋”的问题.2早恋是什么?:早恋是枚青苹果,谁摘了它,就只能品尝青果的酸涩,而品尝不到熟果的甜美。

早恋是一朵用青春和泪水浇灌的花朵,既不开花,也不结果;早恋就像装饰品,中看不中用;早恋就像刺,刺伤了别人,也刺伤了自己;早恋就像毒品,开始时很舒服,后来却困苦不堪;早恋就像香烟爱上打火机,没有结果,注定被伤害;早恋就像玫瑰,虽美丽动人,但是它的刺却能刺伤人……中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记忆力强,正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这时候谈恋爱,势必要拿出很大一部分精力思念朋友、写情书、赴约会,因而也就不能专心志致地学习,不能有效地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以至坐失了立志和求知的大好时机。

男女生由恋爱会影响双方的学习,产生了痛苦的情绪,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

过早恋爱往往还会引起变态心理。

整天处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怕同学讥笑,怕家长发现,怕老师批评。

因而不得不使自己的行动诡秘起来,时刻防备别人拆了自己的信件,防备别人知道自己心中的秘密……这就必然导致精神紧张,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烦躁不安,心律过快,神经衰弱。

不但身心受到损失,还会形成脱离集体的心理倾向。

有的中学生已经恋爱了怎么办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种感情是圣洁的,是年轻人纯真性格的体现。

在这个前提下,让中学生学会驾驭感情的本领,而不做感情的奴仆。

于是,中学生就会在理智的指引下找到摆脱爱恋之情的办法。

走出这朦胧的世界,把自己的精力和热情,集中到学习和集体活动中去,以后的路还长着哩!3、学生上网成瘾现象(1)、迷恋网络的归因:一拉,是网络老板太狡猾。

二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跟不上。

三陷,孩子本身对网吧的危害认识不清,抵抗力不强,于是就陷进去了。

(2)、家庭和学校是怎样把孩子推到网吧去的?网络是怎样恰到好处地利用了家庭和学校的失误,把孩子拉到虚幻的世界去的?①、家庭和学校充满了批评、训斥,网上很少批评,多的是鼓励、安慰和同病相怜。

②、在家、在学校,他躲不开家长、老师的唠叨,而在网上,他可以选择对话人。

在网上聊天,也有话不投机的时候,那很好办,换一个人就是了③、家庭和学校不允许失败,网络允许失败重来。

④、家长和教师居高临下,而网上是平等的。

网友关系最让孩子羡慕的是平等关系,而这种平等在孩子的现实中是难以找到的。

许多学生在家长和老师面前,精神上立刻矮了半截,这绝不是快乐的体验。

⑤、在家庭和学校说话不自由,在网上可以胡说。

⑥、和家长、老师没有共同语言,和网友有说不完的话。

因为代沟的缘故,孩子和家长本来就缺乏共同语言,家长和老师又不了解学生的心思,动不动就批评,只管教训。

他们就会感到他们和家长老师是二个世界,无法沟通,⑦、在家庭、学校、身份已被“定格”,在网上可以重新做人。

⑧、在学校毫无成就感,在网上可以找到成就感,可以实现自我。

⑨、家庭和学校生活枯燥无味,网上有乐趣。

⑩、任性、意志薄弱、无能、这些毛病在现实生活中会让人出丑,在网络中却比较容易掩盖。

以上我们研究学生为什么迷恋网络的各种情况,而且想了一些办法,但是,有的孩子绝不是单纯的一种原因,有的好几种因素,要切合学生实际来研究对策。

迷恋网路一般不是很快就能改掉的,我们临沂第四医院的网银戒除中心的办法能治好一些网瘾者,但是不能都治好。

同时,我们对网络要有一个正确的看法,让网络起到他的正面效果。

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想地里不长草,打药、除草都是办法,最好的办法是种上庄稼。

当网络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帮手的时候,网络就是最好的学习工具了。

4、学生厌学现象初中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

厌学之风日长,不但使家长茫然、教师忧虑,而且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其后果将十分严重。

厌学是中小学生学习问题中最普遍、最具危害性的问题.,厌学情绪是中小学生厌倦,甚至厌恶学习的心理现象。

厌学有多种表现,例如,学习动机不强烈,学习兴趣弱,学习态度不端正,迟到,早退,上课不专心,作业马虎,无故缺课,顶撞老师等,其中的极端性表现就是逃学、逃夜、打架。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部分初中学生厌学呢?(1)、家庭因素:多数学生家长望子成龙企望过高、要求过严,孩子在学校要完成过重的学习任务,在家里也的不到轻松,成绩稍差还会受到家长指责。

这种氛围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厌学情绪便会油然而生,进而形成一种与家长、老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

不良的家庭文化环境往往使可塑性很强的初中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到侵蚀。

有的家长忽视自身作为子女第一任家庭教师的角色,在教育子女上,他们湖涂认识多、简单粗暴多、放任自流多。

有的家长认为,送孩子上学是义务教育的规定,孩子学好学差全靠学校;有的学生父母,常常打架吵嘴,甚至草率离异,在孩子的心灵上投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使他们无心学习,造成了自卑与孤僻、敌对与恐惧、导致厌学(2)、自身素质因素:由于某些学生自身基础较差,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往往是一知半解,听不出子丑寅卯来,使自己对读书的热情降到了零点,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从而对学习产生了厌恶。

(3)、社会因素: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不健康的影视音像制品,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利的营业场所,都对其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一些本来就自制力较差,成绩较差的学生放下自己手中的书本,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

(4)、学校因素: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学校中,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

现在的初中生的年纪较小,他们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师的好恶,如果还总是停留在以前的旧式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那么学生肯定会对该学科产生厌恶之感,反之如果能够把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结合起来,那么效果会迥然不同。

面对学生厌学现象,老师和家长都要采取积极主动的对策,经常鼓励他们,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尽快地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

我们应该 :(1)、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功的需求: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有针对性地鼓励各层次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从学生现有学习成绩和学习状况实际出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通过努力能实现的目标,来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功的需求,避免目标不切合实际不能实现,而自尊心受到打击。

(2)、建立和谐、团结、稳定的班集体,良好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满足学生的纪律需求。

特别是班主任应始终致力于建立和谐稳定、上进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风班貌,创设活泼健康、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满足学生纪律需求。

(3)、做好学生的心理蔬导工作:学生的素质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但并不一定都得到满足。

对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学生,必须做好疏导工作,从而化解因得不到满足而留下不良的心理情绪。

(4)、配合父母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学生的家庭需求,主要来自家庭和谐气氛和细致的关怀。

因此教师尤其班主任在家长会或家访中要与家庭进行较为深入的沟通,给学生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满足学生的家庭需求。

面对学生厌学现象,摇头叹息无济于事,一味地强调客观原因也与事无补。

家长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经常鼓励他们的进步。

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给孩子起表率作用,要尽量营造一种积极进取的家庭氛围,使孩子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中去。

对待学习差的孩子,要切忌急躁,要看到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5)、建立良好的课外活动空间,让学生释放紧张的心理情绪:班主任可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合理安排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把学习和锻炼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释放紧张的心理,满足心理松弛的需求。

厌学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但是对于现在初中生的这种不良现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初中学生年纪还很小,只要我们能够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运用我们的热情去感染,只要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我想现存的厌学现象一定会减少。

学习热情一定会提高。

5、校园暴力结伙打仗校园暴力,最近又成了此间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在中国和新加坡从事心理辅导经验告诉我们,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可以根据其性质分为各种类型,不是一出现便与私会党有关。

心理辅导员也应根据行为的不同类型,对症下药地予以处理。

以下几种情况,都会引致青少年不良行为的产生。

第一种是“心理幼稚症”。

案例:张同学,男性,14岁,中学二年级。

这位同学出身于“书香门第”,母亲是一名中学优秀教师,从小对他进行严格的管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