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信息系统论文

会计信息系统论文

用友 U872系统应用常见问题及对策摘要在用友ERP-U872软件学习过程中,由于系统原因或操作失误,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软件的正常运行及后续操作。

本文选取了在薪资管理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学习过程中发现的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旨在提醒相关使用者应用时注意到这些问题,以便更好的应用此财务软件。

关键词:薪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问题、解析、对策前言本文所探讨的用友财务软件是基于用友 ERP-U872管理软件中的财务管理系统,该财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总账管理、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UFO 报表和财务分析等模块[1]。

笔者在使用时发现,作为一个初学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熟悉软件功能及操作流程,经常会遇到一些操作问题无法解决,以致影响到日常会计核算工作效率。

本文选取用友 U872 薪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解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旨在希望关使用者在进行这些方面操作时能注意到此问题,引导用户全面地掌握软件功能,以便更好地应用此财务软件。

一、薪资管理系统的问题(一)无法增加新增人员档案1. 问题:在薪资管理系统中的人员档案设置功能中,录入新增人员档案信息时,提示“录入的参照不存在”。

2.解析:薪资管理系统中的人员档案设置功能主要处理员工的增减变动情况。

人员档案设置的内容主要包括进行工资发放人员的姓名、编号、所属部门、人员类别等基本信息及企业需要的附加信息,如职称、职务等。

另外也可以完成工资数据档案的编辑操作。

在薪资管理系统中,人员档案设置中的“增加”功能,并不是直接在薪资管理中新增人员,而是参照录入在企业应用平台”/“基础设置”/“基础档案”/“机构人员”/“人员档案”中已经完成设置的人员。

由于新增人员档案信息在“基础设置”中的“人员档案”中并不存在,因此,在薪资管理系统的人员档案设置中无法进行新增人员操作。

3.对策:首先在企业应用平台”/“基础设置”/“基础档案”/“机构人员”/“职员档案”中进行新增人员的基本信息设置,然后,进入薪资管理系统中的“人员档案”功能执行“增加”操作,在“人员姓名”中参照选入新增加人员姓名,其他基本信息将自动带入。

如需设置附加信息或数据档案,再分别单击“附加信息”页签或“数据档案”按钮进行数据的录入。

[2]需要注意的是,人员档案设置是针对设定的某一工资类别进行的。

如果企业采用多工资类别进行工资数据的核算与管理,则应先打开相应的工资类别,再进行人员档案的设置。

(二)工资项目无法设置1.问题:企业在应用多个工资类别管理企业工资数据时,在建立“工资项目设置”操作时,发现无法录入工资项目。

2.解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由软件本身的设计所决定的。

在应用多工资类别管理工资数据的企业,由于不同工资类别工资发放项目不完全相同,因此本软件设定工资项目定义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在未打开任何工资类别的前提下,定义出所有工资类别使用的全部工资项目;第二步,打开选定工资类别,对该类别中的工资项目及计算公式进行设置。

在进行第二步操作时,不能增加新的工资项目,只能把第一步中设置好的工资项目参照选入。

在工资项目设置操作中,第一步工资项目设置的正确、完整是后续操作的关键。

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先进行的是工资类别建立操作,而系统默认在工资类别建立完成后该类别即处于打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再进行工资项目设置,其实是针对特定工资类别进行的设置,也就是前面讲到的第二步。

由于没有进行第一步的设置,因此在本次操作中无可参照数据,所以无法完成工资项目设置操作。

3.对策: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在建立好工资类别后,将工资类别关闭,然后将所有工资类别使用的全部工资项目设置完成,再分别打开各工资类别,进行该工资类别的工资项目的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的工资类别工资发放项目不完全相同,因此在选择时应注意选择本类别所需要的工资项目。

另外,在打开工资类别进行工资项目设置时,工资项目的排列顺序将影响到工资变动及工资表中工资项目排列的顺序,因此用户可以使用“上移”和“下移”按钮按照管理需要进行工资项目的排列。

(三)“公式设置”页签不可使用1.问题:企业在建立好工资类别并将各工资类别的工资项目增加完毕后,在进行工资项目计算公式的设置时,发现在“工资项目设置”窗口中的“公式设置”页签无法选择,即系统不允许进行计算公式的设置操作。

2.解析:设置计算公式即定义工资项目之间的运算关系。

在各种工资项目中,有许多工资项目是和其他项目有密切关系的,如“缺勤扣款”工资项目数据的计算必然应用到“缺勤天数”数据“基本工资”又与“基本工资”“补贴”等项目共同构成“实发合计”。

利用工资项目间的这种数据关系,提前定义好计算公式,可大大减轻工资管理人员的计算工作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在薪资管理系统中,执行“公式设置”操作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先进行人员档案的增加。

用户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人员档案的增加就先进行计算公式的设置,操作顺序错误导致“公式设置”页签不可使用。

3.对策:在执行“公式设置”操作前,先将各工资类别的人员档案进行设置,即在打开工资类别的前提下,将该工资类别所属职员档案逐一增加,也可以使用“批增”功能将企业应用平台“基础设置”/“人员档案”中所设置的职员档案按人员类别批量增加。

人员档案设置完成后,再执行“工资项目设置”命令(仍在打开工资类别状态下),单击“公式设置”页签,即可进入该页签进行工资项目的计算公式设置操作。

(四)公式设置完成后执行数据计算的结果不正确1.问题:工资项目、计算公式设置完成,工资数据档案中的原始项目数据录入完毕,但在进行数据测试时发现计算结果与标准数据不符。

2.解析:计算公式设置的正确性决定工资核算的结果。

出现上述问题,首先应该检查计算公式设置的正确与否。

用户在进行公式设置时,每设置一个工资项的计算公式,都必须要执行“公式确认”操作。

在该操作中,系统会自动检查公式中是否存在语法错误及使用非法项目。

经过“公式确认”的公式计算后的结果仍然存在问题,就需要对其逻辑性进行检查。

另外,在进行公式设置时“应发合计”“扣款合计”和“实发合计”三个工资项目的计算公式会由系统自动生成所有在工资项目设置“增减项”栏目中定义为增项的工资项目,自动成为“应发合计”的构成项目;定义为减项的工资项目,自动汇总构成“扣款合计”“应发合计”减“扣款合计”即为“实发合计”。

如果在工资项目设置中忽略了增减项的设置或设置错误,就会导致系统自动生成的公式组成项目不正确,进而影响到工资计算的结果。

3.对策:对于公式设置错误引发的数据计算结果不正确,需在“工资项目设置”/“公式设置”页签中找到相应工资项目,再按照实际核算要求进行修改。

修改完毕,执行“公式确认”操作后返回“工资变动”窗口,重新执行计算功能,对新修改的公式进行检验。

如为增减项设置错误导致的工资核算结果出错,则需关闭当前工资类别,然后再执行“设置”/“工资项目设置”功能,对“增减项”栏目内容进行修改。

在当前状态下进行的修改,对各工资类别中引用的该工资项目均有效。

系统会自动按照修改后的工资项目重新生成“应发合计”和“扣款合计”项目的计算公式,从而改正错误。

另外,公式设置时还需注意各工资项目排列的顺序,总的原则就是被引用的工资项目应该排列在引用其结果的项目的上面,防止计算出错。

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问题(一)不能选择折旧方法1.问题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账套时,折旧方法不能选择,该账套内与折旧有关的所有功能均不能操作。

2.解析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资产不计提折旧,而企业单位资产需要计提折旧。

故初始化时操作者应根据本企业性质确定本账套是否计提折旧,即选定本单位折旧应用方案。

若确定本账套不提折旧,则该账套内与折旧有关的所有功能无法操作。

出现上述问题很有可能是在初始化子账套时,没有判断勾选“本账套是否计提折旧”。

3.对策在建立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账套向导“折旧信息”界面,勾选上“本账套计提折旧”,U8系统中的平均年限法(一)(二)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一)(二)两两之间的区别一定要分清楚再做选择。

此时我们需注意该判断在初始化设置完成后就不能修改了,所以在选择折旧方法时一定要根据要求仔细选择,不可以出错。

(二)期末对账不平1.问题月末结账前自动执行对账时发现不平,导致不能顺利结账2.解析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固定资产系统的主要功能,每期末必须按折旧周期设置计提完折旧,才能结账。

而且系统中如果有相关原始凭证还要生成记账凭证,将数据传输给账务系统后才能结账。

系统在执行月末结账时会自动对账一次,如果对账不平,不是未完成本月计提折旧,就是未完成本月制单任务,或者初始设置时选择了“与账务系统对账不平衡时不允许结账”。

3.对策对账不平时说明总账系统与固定资产系统有偏差,我们应予以调整,首先应取消审核、签字,再检查是否有些以计提了折旧,但没有生产凭证的,如果是就计提本月折旧并生成折旧分配凭证。

同时也应该检查是否有未制单的业务,然后在批量制单中完成所有未制单任务。

如果还是不平,就检查下总账的期初数和固定资产的期初数是否平衡,直到对账平衡后,再进行结账。

总语由于目前的财务软件关系与流程都比较复杂,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也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在出错后进行修改。

我们要学会灵活运用财务软件,就要学会收集问题、围绕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在日常操作中要学会随时发生错误随时找到方法解决,以上仅是笔者在操作过程中所遇到过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对这些问题进行解析,但是这些不是很全面,旨在希望其他用友 U872 的用户在进行同样的操作时有所借鉴,着重注意下这些问题,最终能灵活应用用友U872 软件。

参考文献[1]蒋纯丽,用友财务软件会计核算问题探讨,会计信息化,2013年5月[2]毛卫东等,会计信息系统试验指导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3]张霞,用友 U872 财务软件常见问题解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7月[4]曹小林,用友U8财务软件教学常见问题解析[J],商业会计,2012[5]张冬梅,用友ERP-U86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操作常见问题解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 年4月[6]许森,用友财务软件会计核算问题探讨,财会研究,2013年[7]郭亚琴,用友U872 薪资管理系统应用常见问题解析,财经与管理,2012年11月[8]周丽,用友U8.52财务管理软件存在的问题,财会月刊,2013年5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