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研究报告哪里篇一:展望XX高盛最顶级系列报告精华最近国际顶级投行高盛发布了最顶尖的系列报告“热点睿评”(TOP OF MIND)。
一:中国房地产明年将会企稳高盛发布最新报告对XX年中国的房地产形势进行了回顾,高盛预计XX年按揭利率将会进一步下降,房地产下行的趋势将会得到遏制。
房地产销售和房价与XX年大致持平,而且随着房地产投资的降温,地产部门对GDP的贡献将大幅降低。
以下为高盛的分析:中国房地产现状中国房价持续下滑。
根据国家统计局12月发布的70个城市房价数据,虽然跌幅有所收窄,但几乎所有城市11月新房价格都环比下跌。
同比来看,平均房价较去年下降了3.6%。
房地产固定投资没有任何复苏的迹象。
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单月同比增长7.6%,创XX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
1-11月新开工面积同比降-9%,比1-10月份进一步下滑。
而且,1至11月在建面积也从上个月的12.3%降至10.1%。
政府放松按揭贷款利率的努力和意愿正在加强。
中国央行和银监会宣布下调放贷利率已有近两个月,虽然幅度有限,但银行的按揭发放正在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下调利率。
而且,一线城市之外的所有地方政府普遍松绑限购也有效地限制了土地市场的进一步下行。
那些取消限购的城市,11月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仅下跌5%,较10月的下跌17%大为好转。
(那些此前没有限购的城市的土地市场依然低迷)整体来看,这些变化显然有助于提振购房情绪。
央行11月21日宣布非对称降息,房地产交易量随之一振,11月环比增16%。
不过,由于房地产库存依然很高(我们追踪的11个城市的平均库存为18.3个月),房价复苏依然遥遥无期。
XX年展望按揭利率将会更低。
自明年1月1日其,所有现有的按揭利率都会根据央行11月21日的降息进行下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高盛预期按揭利率每向下浮动10%,对于购房者的支付能力而言就相当于房价下降1%。
开发商库存降低,财务压力减轻。
高盛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大多数城市的房价将继续疲软。
到了XX年下半年,高盛研究覆盖的200多个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的库存压力将会降低,房价也会随之企稳。
高盛预计XX年房地产销售和房价与XX年大致持平。
房地产部门对GDP的贡献降低。
虽然政府的扶持政策将会使开发商的现金流压力减小,高盛仍然认为在高库存和“影子信贷”萎缩的情况下,房地产建设活动会降温。
广义房地产对真实GDP增长的贡献将由XX年的1个百分点降至XX年的0.3个百分点。
下图为高盛对中国一、二、三线城市今年房价变化和库存的总结(点击放大),除了厦门,其他城市的房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二、XX全球油价坐过山车下探今年中东地区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一直在威胁石油供应,但市场的关注点并不在此,今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暴跌40%以上,在逼近50%。
高盛预计,明年石油市场会继续大起大落,市场可能在找新的平衡点过程中继续下行,伊朗等新兴市场石油出口国面对的挑战最大,印度等新兴市场石油进口国是最大受益者。
高盛预计:·油价将持续高波动,在市场寻找新的平衡之时,油价还存在下行的风险。
市场的共识预计,近来国际油价暴跌只是短期现象。
所以产油商不会减产,还会押注油价反弹,这意味着油价还可能进一步下跌,下跌会持续更久。
因为预计未来石油供应大增,高盛认为,市场会主动寻找新的平衡价位,在达到平衡期间,剔除那些过剩的边际产量。
随着石油业将过去十年得到的“好处”逐渐耗尽,石油的平衡价位将大幅下跌。
目前高盛无法预计它将跌至什么水平,但可以比较肯定的是,它会低于高盛此前每桶80-85美元的预期价位。
明年年初新的成本数据应该有助于缩小这种“新常态”式平衡的预期范围。
·面对油价下跌,宏观经济会步入结构性调整阶段。
印度和土耳其这类新兴市场的石油进口国应该是最大的受益者。
而新兴市场的出口国会面临最大的挑战,特别是阿尔及利亚、伊拉克、伊朗这些产油保本价较高的国家。
·中东局势会继续动荡。
以IS武装叛乱和叙利亚内战为首的冲突依然远未解决。
石油遭到大抛售威胁着中东的政治稳定,俄罗斯和其他产油国的局势也受此影响。
以下高盛图表展示,150年来原油价格在一些主要产油国发生战争或者地缘政治危机时会飙涨。
比如1980年两伊战争、XX年阿拉伯之春和利比亚内战。
今年以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以外国家产油量强劲增长,全球需求增长疲弱,OPEC为保住市场份额又未决定减产,原油价格直线下跌。
高盛预计,在市场寻找新的平衡价位期间,明年油价会继续下探。
三、人民币明年上半年有贬值风险展望XX年,高盛认为人民币汇率总体保持稳定,但会继续围绕中间价上下波动:为了实现人民币全球化战略,以及增加国内家庭和企业对人民币的信心(防止资本大规模外流),中国政府可能会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实际上,对于近期人民币(尤其是离岸人民币)遭到的抛售,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提高人民币中间价来应对,也应证了我们的观点。
不过,为了抑制人民币的投机活动,中国政府可能至少会保持人民币中间价的波动空间像以前那么大,甚至更大。
我们预计,中间价将设置在6.16附近,篇二:高盛信用卡研究报告高盛信用卡研究报告目录概述:信用卡市场准备启动 ................................................ (2)信用卡:新资产和收入的潜在来源 ................................................ (5)真正的信用卡:准备启动 ................................................ . (6)消费信贷:银行改革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点 ................................................ .. (10)值得关注:几家第二梯队银行可能成为消费信贷业务经营的佼佼者 (13)一些外资银行可能成为市场上重要的经营者 ................................................ (16)本报告是高盛公司消费者信贷系列研究报告的第二部分,报告对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前景做出了预测;分析了信用卡业务在未来中国银行业务中的价值和地位,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从投资者的角度分析了四大国有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经营信用卡业务的优劣势与发展前景。
战略发展部对报告进行了编译,供有关方面参考。
概述:信用卡市场准备启动我们认为中国的信用卡市场已经准备启动,已经有1.56亿中国居民达到了信用消费的收入临界点,卡片的受理度正在提高,银行也热衷于发展信用卡业务。
如果运作得当,并贯彻谨慎原则,信用卡将有效促进消费导向的GDP增长、有助于银行的改革和提高总资产回报率水平。
我们认为中国的信用卡市场将在未来4到6年内增长至70-90亿美元的规模(虽然只在GDP中占0.5%,而台湾占2.7%,香港占4.4%,XX年),成为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的第四大信用卡市场。
四大国有银行看来仍然是市场的主导者,但我们认为投资者应关注更有活力、更灵活的第二梯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银行,它们可能是运作最好的信用卡经营者。
同时,假如中国开放市场,我们预计汇丰、渣打和花旗将成为运作较好的外资银行。
? 信用卡市场已经准备启动中国最富裕的16个城市和1个省份XX年的人均收入水平已经达到1900美元,已经达到信用消费启动的收入范围。
? 可能成为亚洲非日本地区的第四大信用卡市场如果发展信用卡市场必需的基础设施能够建立,则我们预计中国的信用卡贷款规模将在4-6年内增长至70-90亿美元(只占GDP的0.5%,而台湾为2.7%,香港为4.4%,XX年)。
? 政府可能会像韩国一样,促进信用卡市场的发展中国政府正主动采取措施促进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如迫使银行共享商户和网络资源、在主要城市要求商户受理银行卡、建立必需的基础设施和谨慎规范,如征信机构以及银行卡管理办法等,以控制地下经济,增加银行的非利息收入。
? 国内外银行都热衷于发展中国的信用卡市场四大国有银行和一些第二梯队银行,以及一些最大的外资银行,包括汇丰、渣打、花旗等,都看中了中国消费信贷市场丰厚的盈利前景,正积极准备大规模发行真正的循环信用卡。
? 消费信贷将成为银行改革和消费导向GDP增长的主要支撑点我们认为中国的银行把发展重点更多的集中于个人消费信贷(主要包括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将不仅有助于提高资产的质量、从根本上改善银行的赢利能力(这些产品在亚洲以及世界各地都取得了较高的风险回报),同时还有助于促进消费导向GDP(比出口导向以及政府支出导向更好)的增长(XX年个人消费在中国的GDP总额中仅占49%,而台湾为63.6%,美国为70%)。
? 值得关注:哪些银行将是个人银行业务经营的佼佼者四大国有银行将是信用卡业务的主要经营者,其中中国银行的地位更有利。
如果人民币信用卡市场按照预定的日程对外资银行开放,则我们预期汇丰、花旗和渣打将凭借他们专业的信用卡技术、良好的信用卡品牌以及强大的市场拓展力度(去年汇丰和渣打成为最先加入上海的国内首家消费者征信机构的外资银行),成为发展最好的市场经营者。
我们认为这三家银行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银行可能通过与当地的合作者成立信用卡合资公司的方式(在政策允许下),来实现其目的。
哪些银行将成为中国的中华信托或大新银行;哪些银行能够成功地运作信用卡业务,使其成为收入、利润、盈利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超过25%)呢?关于这些方面,我们将关注更有活力、更灵活的第二梯队银行。
其中,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银行可能是发展态势最好的个人银行业务经营者。
表1总结了一些银行的个人银行业务的市场技能、风险管理能力以及竞争地位。
信用卡:新资产和收入的潜在来源与亚洲其他卡市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进化的发展历程相似,中国银行卡市场目前仍然是一个以借记卡为主的市场(借记卡在流通卡片中占94.7%)。
而由于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尤其是抵押贷款的迅速增长,中国的银行开始关注该市场,并积极进行大规模扩张,几家银行在XX年下半年已经发行了真正的循环信用卡。
? 仍然主要是借记卡市场至XX年6月末,中国已经有4.15亿张借记卡(占总卡片的94.7%),2200万张准贷记卡(准贷记卡是一种混合产品,提供给持卡人较小的信用额度但是没有免息期),100万张真正的循环信用卡(见表2),其中许多人民币循环信用卡是XX年下半年发行的。
我们认为借记卡的迅速增长(1997-XX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3.8%)主要是归因于国内银行在提高IT和ATM网络设施水平上所做的努力,也与借记卡被当作“电子钱包”而被广泛地用于消费和取现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