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专题一 梁的内力和内力图
例1求图1(a)所示梁截面 A 、C 的剪力和弯矩。
解:1)求反力
kN 5=A F ,kN 4=B F
2)求A 左截面的内力,如图(a)所示。
0=∑i Y , 0=+左SA p F F ,kN 3-=左SA F
0=∑O M ,02=+⨯左A p M F , m kN 6⋅-=左A M
3)求A 右截面的内力,如图(b)所示。
0=∑i Y ,0=+--A SA p F F F 左,kN 2=左SA F
0=∑O M ,02=+⨯右A p M F , m kN 6⋅-=右A M
4)求C 左截面的内力,如图(c)所示。
0=∑i Y ,02=-⨯--左SC P A F q F F ,0=左SC F
0=∑O M ,01224=+⨯⨯+⨯-⨯左C A p M q F F ,=左C M m kN 4⋅-=
5)求C 右截面的内力,如图(d)所示。
0=∑i Y ,02=-⨯--右SC P A F q F F ,0235=--=右SC F 0=∑O M ,012241=++⨯⨯+⨯-⨯右C A p M M q F F ,=右C M m kN 6⋅-=
【小结】①求指定截面上的内力时,既可取梁的左段为脱离体,也可取右段为脱离体,两者计算结果一致。
一般取外力比较简单的一段进行分析。
②在解题时,通常假设截面上把内力为正,若最后计算结果是正,则表示假设的内力方向(转向)与实际是相同的,否则是相反的。
③该题也可以不画受力图,不写平衡方程而由前面的结论直接求得结果。
例2试计算图2所示各梁指定截面(标有细线者)的剪力与弯矩。
解:, A F M +==, 2C Fl
M = 取B -SB B M Fl =
(b) 求A 、B 处约束反力
如图(d)所示,l M F F /==
, e A M F M l =-取B 截面右段研究,, 0e
SB B B M F F M l
=-=-= (c) 求A 、B 处约束反力
取A +
截面右段研究,2
33, 22248
SA A l ql l l ql F q M q +
+=⨯==-⨯⨯=-
图1 (d) 图2 (b) (a) q B (c) B
图(d)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a) (b) (c)
图4
取C -截面右段研究,2, 22248
SC C l ql l l ql F q M q --
=⨯==-⨯⨯=-
取C +
截面右段研究,2
, 22248
SC C l ql l l ql F q M q +
+=⨯==-⨯⨯=-
取B -截面右段研究,0, 0SB B F M --==
例3试写出图3所示梁的内力方程,并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a ) 求支反力
0=∑C M : 0310126=⨯--⋅Ay F , kN 7=Ay F
0=∑Y : 010=-+By Ay F F , kN 3=By F 列内力方程,
⎩⎨
⎧<<-<<=63
kN 330 kN 7)(S x x x F , ⎩⎨⎧≤≤≤≤⋅-⋅-=63 30 m kN )6(3m kN 127)(x x x x x M 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b ) 求支反力
0=∑B M :02212=⋅+-⋅l
ql ql l F Ay , F Ay =0 0=∑Y :0=-⋅-+ql l q F F By Ay ,ql F By 2=
列内力方程
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例4利用内力方程作图4(a)所示 简支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AC 段有:x x q 5)(=
25.210)(x x F S -=,
(0<x <2) 36
510)(x x x M -=,
(0≤x ≤2)
其剪力图和弯矩图如图(b)(c)所示。
由于结构是对称的,荷载也是对称的,
BC 段与AC 段的F S 图是反对称的,M 图 是对称的,据此特点可方便地作出AC 段
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例5试用剪力、弯矩与荷载集度之间的微分关系判断图5所示各梁的内力图形态,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a ) 根据微分关系:()()x F x
x M S d d = 和 ()()q x x M x x F ==22S d d d d AC 段:q 为常数,且0<q ,F S 图从左到右为向下的斜直线,M 图为向上凸的抛物线。
CB 段:q 为常数,且0>q ,F S 图从左到右为向上的斜直线,M 图为向下凹的抛物线。
在C 截面处,F S 图连续,M 图光滑。
(b)
图3
(a)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求得几处特殊截面的内力值后即可作出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b ) 求支反力
0=∑A M : ()022
1322
=⋅⋅-+⋅a q qa a F By
, 3qa F By = 0=∑Y : 02=⋅-+a q F F By Ay , 35qa
F Ay = 判断内力图形态并作内力图
AC 段:q 为常数,且q <0,F S 图从左到右为向下的斜直线,M 图为向上凸的抛物线,在
距A 端a 3
5
截面处,M 取极大值。
CB 段:0=q ,F S 图为水平直线,且F S <0,M 图从左到右为向下的斜直线。
在C 截面处,F S 图连续,M 图光滑。
求得几处特殊截面的内力值后即可作出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c) 求支反力
0=∑A M :()022132=⋅-⋅⋅-⋅a qa a q a F By , qa F By = 0=∑Y : 02=-⋅-+qa a q F F By Ay , qa F Ay 2= 判断内力图形态并作内力图
AC 段:q 为常数,且0<q ,F S 图从左到右为向下的斜直线,M 图为向上凸的抛物线。
C
截面处,有集中力F 作用,F S 图突变,M 图不光滑。
CD 段:q 为常数,且0<q ,F S 图从左到右为向下的斜直线,M 图为向上凸的抛物线。
DB 段:0=q ,Q F 图为水平直线,且F S <0; M 图从左到右为向下的斜直线。
(d)求支反力
0=∑B M : 0462
1
862=⨯⨯--⋅Ay
F ,kN 33.9=Ay F 0=∑Y : 046=⨯-+By Ay F F , kN 67.14=By F 判断内力图形态,作内力图
F S 图:AD 段,0=q ,为水平直线;
DB 段,0<q ,从左到右为向下的斜直线。
M 图:AC 段,0=q ,且F S >0,从左到右为向上的斜直线; C 截面处,有集中力偶e M 作用,有突变;
CD 段,0=q ,且F S >0,从左到右为向上的斜直线,且ab c b //'; DB 段,0<q ,为向上凸的抛物线,且c b '与ce 在c 点相切;
在距D 端m 9
22
截面处,F S =0,M 取极大值17.93kN •m 。
例6试用叠加法画出图6所示梁的弯矩图。
解:(a)
(b)
(a)
(b) (c)
图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