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奇的汉字》

《神奇的汉字》


说汉字起源于八卦,是不符合客观实 际的。因为汉字与八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 符号系统,但并非毫不相关。 八卦说在历史传说中被认为是伏羲所 做的。许慎认为,在“仓颉造字”之前, 先有八卦,但他并未明言八卦为汉字之源。 首先明确将汉字与八卦联系在一起的,是 汉人所做的《周易·凿度》。 汉字起源于八卦说的错误是显而易见 的,但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有关汉字起源 的启示。比如:“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 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也 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 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 “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 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 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 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 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 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 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 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 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 《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 识别的字有2420个。
关于汉字起源的几种学说:
结绳说 刻契说 八卦说 仓颉造字说 图画说
1.
结绳是原始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记事 方法,中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和国外的一些 民族至今仍有采用结绳法来帮助记忆事情 的,古文献中,也有一些关于结绳记事的 记载,如许慎的《说文解字叙》说:“及 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结绳的方法,据郑玄的《周易注》说: “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但是,结绳的可区别性很低,只能用 结大结小来表示大事小事,记录功能很脆 弱,所以它只适用于小范围的、短时间的 交流、记忆。
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就是用象征 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 示意义的造字法。 这种造字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 是单纯性的符号,即不成图形的符号(成 了图形,就是象形字了)。另一类是附合 在图形上的符号。 用指事法造字,这是汉字从象形发展 到表意的第一步。但这种方法还不能普遍 地应用到很多的事物上,而且作为符号的 点、横等跟其他笔画混在一起不容易分辨, 于是我们的祖先又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几 个图画合起来表示一个意思,即会意法。
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就是把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 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汉字发展到这一步,还不能满足表示的 需要。因为有些意思画三四个图还不能解 决问题。要是画五六个或七八个图才能解 决问题,那就不像一个字,倒像是一幅年 画了。要是真的这样,那今天我们写起来 多麻烦啊,写一篇短短的文章,就等于编 一本厚厚的连环画了。我们的祖先有着无 穷的智慧,他们想到了文字是记录说话的, 说话跟声音有关,那么文字是不是可以把 声音记下来呢?于是就又发明了形声字。
4.形声法
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 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 属于“合体造字法”,是由两 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 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 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 而成。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 形式。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 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形字、 指事字、会意字充当。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 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 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 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 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 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 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 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 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 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 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 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 段时期。
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源于《说文解字》
象形,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 或笔画,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在特征 具体地勾勒出来。象形字当中,也有 一些不是直接用来表示具体实物,而 是用来表示与实物有关的概念。象形 字虽然起源最早,但数量却最少。因 为宇宙间的事物很多,不可能按每一 事物的特征都造一个象形字,很多抽 象的概念根本画不出来,而且即使画 得出,这种依样画葫芦的造字法也太 笨了。后来为了克服象形字的局限性,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又发明了 另一种造字法——指事法。
这几个字的古字形很像绳结
刻契为约的办法,产生与原始时代,文字发 明之前,那时人们在木块上刻画一些简单的纹路 或缺口以帮助记忆。其作用与结绳相似。从这点 说,刻契在促进文字产生方面比八卦和结绳的作 用都大。 我国历史上很多有关刻契的记载,如《释 名·释书契》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 木契上的简单刻画道道,只起帮助记忆的作 用,当然不能算是文字。不过。契刻的这种形式 却很可能是最早的文字书写形式之一,古人利用 这种形式把一些数字符号或象形符号刻画在陶器 或竹木片上,用以传递某种信息,就有可能逐渐 演化成类似青铜器上的族徽文或是竹简木牍这类 的书,文字和文献也就逐渐的形成了。从这一点 说,刻契比八卦和结绳都更有促进文字产生的条 件。
这几个字 的字形很 像挂图中 的符号。
关于汉字起源,最流行的说法是 “仓颉造字说”。《吕氏春秋·君守》 说:“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 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 人者,所作当矣。”说仓颉是黄帝的史 官,他有四只眼睛,看东西非常清楚, 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有时圆有时弯,低 头看见地上鸟兽的脚印各式各样,从中 得到启发创造了汉字。这个行动惊动了 天地鬼神。上帝感动的投下了大米白面, 鬼神惊吓的夜里哭叫。
看一看这些 文字,你有 什么感受? 你是否感受 到汉字的形 体演变脉络 呢?
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 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 文字有渊源关系。 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土于陕西华县泉 护村遗址、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盆上 (性质应是此地原始氏族的徽号,当时正处 在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氏族社会阶段), 有四个鸟形图案,与古汉字中的“鸟”(上 行)和“隹”(下行)对照,十分相似。 《说文》说,“隹”是短尾鸟的总名。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 上,和晚商青铜器上的鱼形图案,形态逼真, 栩栩如生。拿它们与古汉字中的一些"鱼"比 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确信汉字是从 原始图画演变出来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