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兽医产科学--生殖内分泌基础--生殖激素
兽医产科学--生殖内分泌基础--生殖激素
(3)促乳素(PRL)
生理作用
① 维持黄体不断分泌孕酮
②促进乳腺发育及泌乳
③与动物的繁殖行为有关
④与动物的母性行为有关
二、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
(3)促乳素(PRL)
生理作用 ③与动物的繁殖行为有关
禽类抱窝性
促进鸽子嗉囊素的分泌
家兔扯毛、造窝
二、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
(3)促乳素(PRL)
生理作用 ④与动物的母性行为有关
奶牛诱导泌乳 正常奶牛的产奶期为300天/年
若奶牛患有不育症,正常生理条件下不能泌乳,此时可以人工 诱导泌乳
早期-1号药物(雌激素同系物)+乳房按摩 促进腺管发育
中期-2号药物(孕酮同系物)+乳房按摩
精氨酸可促进 催乳素释放
后期-3号药物(皮质激素+精氨酸等)
促进腺泡发育 促进泌乳
三、性腺激素
性腺激素的种类
(大脑、小脑、间脑、脑桥)
漏斗;下丘脑 -垂体门脉系统(激素传递) 垂体:位于丘脑下部的腹侧,为一卵圆形小体
,是身体最复杂的内分泌腺;垂体分为垂体 前叶(腺垂体)和垂体后叶(神经垂体)
一、丘脑下部促垂体激素
2、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
一、丘脑下部促垂体激素
3、丘脑下部促垂体激素
促卵泡素释放激素(FSH-RH)
促乳素(PRL)
二、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
二、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
(1)促卵泡素(FSH)
产生部位
垂体前叶(腺垂体)
作用靶器官
卵巢、睾丸等性腺组织
分泌特点
为含氮类激素,分泌后贮存于垂体下部(腺垂体) ,需要时释放入血液。
发情时血液含量升高,接近排卵时逐渐降低
二、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
(1)促卵泡素(FSH)
♀
精子生成、副性腺分泌、性行为等
♂
生殖激素分类
丘脑下部促垂体激素(GnRH )
产生部位
垂体前叶(腺垂体)促性腺激素 性腺分泌的性激素
产生部位
生殖激素分类
垂体后叶(神经垂体)释放性腺激素 胎盘促性腺激素 松果腺激素 前列腺素
一、丘脑下部促垂体激素
1、丘脑-垂体的联系
丘脑下部为间脑的一部分,位于间脑下部:
学
作
用
刺激睾丸间质细胞产生睾酮
♂
与雄激素协同作用促进精子成熟,在精子形成 后期起主导调控作用
二、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
(2)促黄体素(LH)
临床应用
?在动物繁殖中用于 超排; ? 预防流产; ? 治疗卵巢囊肿
二、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
(3)促乳素(PRL)
产生部位
作用靶器官
垂体前叶 乳腺组织
二、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
产生部位
垂体前叶
作用靶器官
卵巢、睾丸等性腺组织
分泌特点
为含氮类激素,分泌后贮存于垂体下部(腺垂 体),需要时释放入垂体门脉。
排卵前急剧上升,排卵后急剧下降 排卵检测试纸作用原理
二、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
(2)促黄体素(LH)
促进有腔阶段卵泡进一步发育成熟、排卵
♀
生
理
促进黄体形成,刺激新形成黄体分泌孕酮
兽医产科学
教学课件
第二章 生殖内分泌基础
第二节 生殖激素
生殖激素概述
生殖激素
直接影响生殖机能的激素
动物体内激素有 70多种,与生殖相关的有 20种
母畜在各个阶段的分泌调控和公畜的生殖调控都与 激素有关,很多产科疾病也都与生殖激素紊乱有关
母畜发情、排卵、生殖细胞移行、受精 、胚胎着床、妊娠、分娩、泌乳
(2)孕酮(P4)又名黄体酮
产生部位
黄体-主要 胎盘-马和绵羊在妊娠后期黄体消失,胎盘继 续分泌孕酮
分泌特点
为类固醇类激素,合成后不贮存,立即分泌入 血,与相应的血浆载体蛋白结合
临床应用药物
孕酮栓
三、性腺激素
(2)孕酮(P4)
维持妊娠必备的激素-保持子宫安静
生
刺激乳腺腺泡的发育
理
雌激素(E) 孕酮(P4) 睾酮(T)
三、性腺激素
(1)雌激素(E2)
产生部位
卵泡壁内皮细胞和颗粒细胞-主要 肾上腺皮质和睾丸也能少量产生
分泌特点
为类固醇类激素,合成后不贮存,立即分泌入 血,与相应的血浆载体蛋白结合
临床应用药物
己烯雌酚、雌二醇
三、性腺激素
(1)雌激素(E)
刺激并维持雌性动物生殖道的发育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
一、丘脑下部促垂体激素
3、丘脑下部促垂体激素
促乳素释放因子(PRF)
促乳素抑制因子(PIF)
一、丘脑下部促垂体激素
(1)GnRH (FSH-RH, LH-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产生部位
下丘脑
作用靶器官
垂体前叶(腺垂体)
分泌特点
为含氮类激素,分泌后贮存于下丘 脑,需要时释放入垂体门脉;
生理学作用
♀ 促进有腔卵泡形成及发育,在卵泡发育早期起主导调控作用
-FSH能刺激原始卵泡发育至接近成熟(有腔卵泡阶段)
♂
促进精曲小管上皮和次级精母细胞的形成,在精子早期发育 中起调控作用
二、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
(1)促卵泡素(FSH)
临床应用
在动物繁殖中用于超排及治疗不育
二、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
(2)促黄体素(LH)
哺乳行为-马属动物的哺乳行为较强,哺乳时会后躯放低
舔舐仔畜-舔舐新生仔畜口腔内的粘液,促进呼吸
护仔行为-拼命去保护仔畜,野生动物(大型猫科动物非 常明显)
PRL水平降低时部分母性行为会丧失
大部分母猪再次发情为仔猪断奶后一周; 少部分母猪产后一周发情 -表现为母猪不管小猪,不让其吃奶,啃咬小猪; 恐惧、惊吓、疼痛等会引起 PRL水平降低;
刺激母畜的性中枢,使母畜产生性欲和性兴奋
生
理
学
维持母畜的第二性征
作
用
刺激乳腺腺管系统的发育
增加催产素受体的敏感性-妊娠后期 E含量升高,促进 OT和受体结合,
为分娩提供必须条件
三、性腺激素
(1)雌激素(E)
子宫发育不全
子宫内膜炎/子宫蓄脓
临 床
应 公畜睾丸的化学去势
用
胎衣不下
胎盘滞留及死胎
三、性腺激素
一、丘脑下部促垂体激素
(1)GnRH (FSH-RH, LH-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生理作用
1.控制促性腺激素,特别是LH合成和分泌
2.促进排卵
3.促进公畜精子生成
临床应用 诱导母畜发情,促进排卵;3号、4号产品(LRH-A3/LRHA4
)
二、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
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
促卵泡素(FSH) 促黄体素(LH)
二、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
(3)促乳素(PRL)
临床应用
在动物繁殖中用于诱导泌乳
二、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
(3)促乳素(PRL)
促乳素 诱导泌乳过程
早期 PRL+E2:促进乳腺腺管发育
中期 PRL+P4: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后期 PRL+皮质激素:促进发育成熟乳腺泌乳
二、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
(3)促乳素(P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