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试卷分析教案 小学
的值.
板书设计
1. 改错.(注明错题原因) 2. 补充练习卷子.
期中模拟试卷讲评 总体成绩分析: 典型错例分析:
存在的共性问题:
分析个人问题:
A 0 x 100米 200米 A B C
1、 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1.得分情况:
学校 学科 参考人 平均
数
分
及格率 优秀率
最高 分
最低 分
四.1 数学 31
72 80% 50% 100 7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课题
期中模拟试卷分析
课型
试卷讲评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班级和个人成绩的分析与对比,学生能够找差距,弥补自身的不足,明 确努力方向,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通过分析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使他们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查漏 补缺. 3.通过对问题的归类、分析、研究,培养学生分类思想、阅读和审题的技巧,提 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条理性和思维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计算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和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重点纠错
9.如图所示,数轴上的点A所表示的数是x,则 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 .
教师出示学生答 案,学生分析错 因.
10.观察下列等式:9-1=8,16-4=12,25- 9=16,36-16=20,…这些等式反映出自然数 间的某种规律.设n表示正整数,试用关于n的等 式表示出你所发现的规律:__ _ .
3、 教学改进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要特别照顾后20%的后进生, 让后进生每一节课都能听懂,抓“中间生”,关注优生,让优生发挥他们 的学习优势,在课堂上指导后进生理清解题思路,在课外当后进生的小 老师,与后进生结对,帮助后进生扫除学习上的障碍。 2、要对中下学生采用作业面批的方式。了解中下学生思想动态,做好 学生思想工作,多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指导子女的学习,使每位学生 都能安心地、愉快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喜欢上数学 学科。 3、抓好选择题和判断题的解题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加强应用题的解题 能力的再培养与提高,对优等生还要布置一些有思考价值题目让学生去 独立完成,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
学生小组合作, 组内交流,寻找 错题原因,并改 正错题.
在学生的 交流与反 思中,让 学生学会 有条理的 表达,学 会倾听.
的解与关于x的方程
的解相同,求m的值. 6.一只苍蝇腹内的细菌约有2800万个,这个数 据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___ ___万个. 8.多项式3x2y-7x4y2-xy3+是___次四项式,
学生逐一分析四 个备选答案,指 出错误答案的原 因.
18.某公司员工分别住在A、B、C三个住宅
区,A区有30人,B区有15司的接送车打
算在此间只设一个停靠点,为要使所有员工步行
到停靠点的路程总和最少,那么停靠点的位置应
在( ).
A.A区
B.B区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分析,然后 给予正确解答.
15.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4x – 5 = 3x+2变形得4x–3x = –2+5 B.
x–1=
x+3变形得4x–6 =3x+18 C. 3(x–1) = 2(x+3) 变形得3x–1 = 2x+6 D. -3x = 2变形得x =
学生观察算式, 并寻找规律,教 师点拨,合作总 结解题技巧.
通过对出 错率较高 的问题分 析、研 究,让学 生明晰概 念,巩固 知识,熟 练技能.通 过对错题 的归类、 变式、拓 展、训 练,培养 学生分类 思想、阅 读与审题 的技巧, 提高解决 问题的能 力,训练
C.C区
D.A、B两区之间
23.(4分)如果用一般方法计算:7778×9999+ 3333×6666非常繁琐,但如果综合 运用结合律、分配律,可以用下面方法简化计 算: 原式=7778×9999+9999×2222
这次期中考试,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次检测,更是对我们老师半学 期教学成效的一种检测,根据这次学生答题的情况和考试成绩,为了改 进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我试做如下分析: 一、学生原来情况 本期我班四年级共有学生63名;从学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 础知识比较扎实,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学习兴趣也比较浓 厚。但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变能 力差,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的运用能力比较差。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 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部分学生作业书写不够整洁;课外阅读的兴趣 有所增强,但课外阅读习惯差,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能力差,不太善 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经过一个学年的鼓励和训练,大部分学生学会了一 些表达方法,写作兴趣也比较高,但是观察、分析、归纳、审题、选 材、布局、谋篇、润色、修改能力还有待加强。 二、各班成绩情况一览表
三、布置作 业
12.一套住房的平面图如右图所示,其中卫生
间、厨房的面积和是( ).
A.4xy
B.3xy
C.2xy
D.xy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2一定是正数
B.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
C.没有平方得-9的有理数
D.若两个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是
负数
14.下列运算:①
学生独立完成.
;②
些小地方扣分;上课老师反复强调的地方也没注意。 4.典型题目分析: (1)本册基础知识掌握好。 从学生答卷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掌握比较 扎实,像基础知识部分,涉及到本学期所学的概念内容学生正确率较 高,可以看出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较强,对基本知识掌握得较好。学 生在计算部分的直接写出得数的计算出错较少,这与本学期对计算教学 的强化训练和新授讲解过程严谨细致的处理是分不开的。 (2)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本次试卷的应用题虽然是在本册内容基础上进行的测查,但是有的题目 都拐了一点弯,这对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运用和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有 了很高的要求,这部分试题基本上都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的,学生 的得分率很低,反映出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 (3)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 从试卷看,90%的学生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的学生日常学 习习惯较好,学习态度认真仔细。可以说,这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 了基础,提供了保证。 (4)学生的计算准确率不够高,反映出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这与平 时的课堂训练及差生转变工作不够也有直接联系。 二、对试卷的简要分析: 这次期中考试试卷共有七部分,前四部分是基础知识的考查,第五部分 是基本技能的考核,最后部分(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估。 通过这次考试后,从成绩上看,不太理想,学生中存在相当一部分的同 学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过关。这次考试中90分以上的学生占的比例较 小。在70分以下这部分学生中,很多是由于基础差,基础知识薄弱,有 个别几个学生甚至连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都不过关。而这些二、三 年级的知识不过关,到了四年级就跟不上了。对所学知识掌握不扎实、 不牢固,做起题来比较粗心,做题丢三落四的,容易出错。优秀生较 少,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中存在着思维不够灵活,在运用所学知识方面 不够灵活,题目稍微“转了个弯”,就解答不出来;另外,由于做题不够 小心谨慎,也容易失分,做题马虎,不细心,把数字看错或漏写。 另外,部分学生的成绩提不高,还在于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 够,不能自觉、自主地学习。在遇到不懂得问题,也不闻不问,得过且 过。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哪些知识不懂,整天迷迷糊糊 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很多学生对于学习没兴趣,上课也不能
平均分 及格率
及格人数 优秀率
优秀人数
88
94%
59
63%
40
二、试卷评析: 从卷面情况来看,所考的题型多样,内容难易适中,出题内容全面,概 括了所学知识,题型有四类:一、积累与运用;二、改句子;三、快乐 阅读;四、习作。从整体题型看,这次试题非常注重综合能力的检测, 以培养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学习力为主,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基本理 念。但是我认为所有的试题都是积累与运用,因此本次试题题型最好这 样安排:一、基础知识;二、口语交际;三、快乐阅读;四、习作。本 次考试全部学生参加,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比我们预想差得多。在一次 全校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竟然没有一个双职工子弟,我校绝大部分学生来 源于农村,基础和习惯都相当差,父母打工,孩子只好跟爷爷奶奶或者 外公外婆在县城租房居住,还有的跟其他亲戚居住,也有的跟父母居 住,但是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这些监护人中相当一部分 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有的甚至无法管教,学生不但没有养成良好习 惯,更有甚者有的还惹是生非,自己不学还影响其他同学,最令人头疼 的就是迷恋电子游戏厌学,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这就很有必要要求监 护人和老师一起双管齐下共同帮扶孩子,让孩子迷途知返尽量早日进步 从而健康快乐茁壮成长。导致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除了班额大和学生 来源差外,我们本身也有多方面原因。 三、考题分析 现将本次测试情况简单分析如下: 第一大题积累与运用。 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学生绝大部分得满分, 也有极少部分写错腾和凭,甚至极个别一个字都写不对。第二题比一比 再组词字词还比较容易区别,得分率比较高,但是副和幅我认为没必要 作为形近字比较组词来做,俩字都可以与一组词,如一副和一幅,这样 答题肯定没错,但还是没有起任何区别作用。第三题都是很典型的,重 点指出反复强调。第四题是把词语补充完整:屏息凝视中的屏和凝错的 较多,慢条斯理、左顾右盼中、不计其数(不胜其烦、不胜其烦)得分 稍好,以及任写两个含动物的四字词语失分较低。 第五题按要求写句子,平时反复交给学生方法:在原句上修改病句一定 得用修改符号将原句改通顺,病因不外乎就是前后矛盾、重复罗嗦、成 分残缺、搭配不当、次序颠倒、归类不当、指代不明、乱用标点及错别 字等;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改首先观察发现有不就去不,无不则加不(有 时是没字),疑问词有则去掉,无则添加,问号和句号互改。这些主要 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积累运用基础知识的熟练度,很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