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与用眼卫生

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与用眼卫生

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与用眼卫生近视眼(my0pia)是眼科最为常见的屈光不正状态,其发生率之高,影响之大,已经远远超出了眼科学的范畴,成为医学上的一大难题,也成为影响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尽管人们对近视眼的预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不能有效遏制其发生和发展,近视眼的预防,似乎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况。

而近视眼的治疗方面有所不同,在传统的框架眼镜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角膜接触镜,90年代出现准分子激光手术,展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繁华景象。

本章主要介绍近视眼的发生率及防治现状、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的机制、两种主流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眼的优缺点等。

第一节近视眼的发生率及防治现状一、近视眼的发生率近视眼是一个全球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但在不同的地区和人群发生率不同。

从遗传易感性方面分析,欧美人对近视眼的抗性较强,而亚洲尤其是东亚人具有遗传易感性,即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欧美人的发生率低而东亚人的发生率高。

20世纪80年代,日本是世界上近视眼发生率王国。

我国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居住环境的变化,学习和考试方面的竞争,近视眼的发生率扶摇直上。

近年的一些调查报告表明,我国中学生近视眼发生率在60%左右,个别报道高中学生甚至高达90%以上,引起了学生个人和家长严重不安,以及医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近视眼的不良影响1.对学生个人的影响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近视眼由于调节近点有限,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和景象,尤其是学生看不清老师的板书,课堂记录不能很好完成;近视眼容易视疲劳,出现头疼、恶心、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影响学习成绩。

②对性格和交友的影响:近视眼如不带眼镜,平常不能看清远处的物像和人像。

如在不太熟悉的环境中,遇到老师、同学、亲友和熟人,由于看不清对方是谁,不能及时和有礼貌地与人打招呼,容易引起周围人对其性格的误解,久之影响其性格和交友。

⑧对升学的影响:目前的大学招生,某些院校和专业,对视力要求较高,近视将在一定程度受到限制,影响其爱好和兴趣的发挥。

④对择业的影响:近视眼由于需要带眼镜,一些高空作业、运动项目、表演和公关等受限。

⑤带眼镜和角膜接触镜的烦恼:框架眼镜影响周围视野使观察范围受限,对鼻根部和耳部的长期压迫造成不适,对眼镜架材料过敏的皮肤瘙痒和糜烂;接触镜每天取戴、清洁和消毒,易引起角膜和结膜并发症等。

每年的验光和换镜均造成一些烦恼和负担。

⑥对体质的影响:近视眼由于戴镜,许多剧烈运动如各种球类运动、田径等不适于参加,久之对体育锻炼兴趣减退,影响体质。

2.对家庭的影响①思想负担:孩子近视,家长近期的考虑是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长远的考虑是将来社会竞争能力差,总是一种思想负担。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见到,一些20岁左右的学生,因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其学习、生活和择业,使家长背上严重的思想包袱。

②经济负担:轻、中度近视眼的孩子,每年的常规检查和验光配镜,戴角膜接触镜及其护理液的使用和更换,对一个不富裕的家庭来讲,是一种经济负担;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的长期观察治疗医疗费,则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困难。

3.对社会的影响①整体人口素质下降:目前,初中学生的近视眼发生率达到60%左右,按国家9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估计,将来社会上将有60%左右人口是近视眼。

近视眼对个体的影响如上述,虽然大多数近视眼并不明显影响其生活和工作,但总是一种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如此之高,将使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下降。

②社会负担:为了预防和治疗近视,不得不花费很多资金去研究预防和治疗措施;不得不拿出许多人力去做这项工作。

目前,铺天盖地的近视眼保健产品广告,大街小巷比比皆是框架眼镜商店、角膜接触镜配戴中心,准分子激光近视眼治疗中心,整个社会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三、近视眼的成因和预防措施近视眼的发生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遗传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和遗传性近视;另一类是环境因素造成的近视,即青少年近视或学校性近视。

后者占主要成分,也是目前近视眼防治的主要对象。

对于环境因素引起的近视眼的因素分析,认为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1.近距离用眼太多、时间太长正常情况下,眼睛即能看清5m以远距离的物体,也能看清30cm、甚至10~15cm的近距离的物体,这种调节能力是靠睫状肌收缩和松弛来完成的。

33cm的近距离认为是最佳的读写距离。

人的眼睛在看远处时,眼内的睫状肌处于松弛状态,也就是休息状态,而看近时处于收缩状态。

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睫状肌收缩时间过长,就会出现视疲劳,或处于痉挛状态而不能完全放松,导致视远物不清即近视。

2.用眼姿势不正确①距离太近:正常人眼由看远处到近处33cm的阅读距离时,需要3个屈光度的调节,一般认为3个屈光度的调节对于睫状肌来讲是很轻松的工作。

而阅读距离过近如20cm则需5个屈光度的调节,15cm需要6个屈光度的调节。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儿童是在这个距离看书写字,使睫状肌的工作量成倍增加,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时间长了不能完全放松就形成近视。

②姿势不正确:包括歪头看书写字、卧位看书,在这种状态下,物像不能成直角射入眼内,聚焦后形成不规则的影像落在视网膜上,极易引起眼疲劳,传入大脑后则引起视觉疲劳。

⑧不适当的桌椅高度:一般认为,学校和家庭中学习用的桌椅搭配的适当高度是:椅子的高度使双脚自然平稳着地,桌子的高度使双手自然地平放于桌面,与自然下垂的肘关节平齐或略高,头颈在直立状态或略微前倾时读写距离在30cm左右。

而我国目前,家庭最突出的问题是,儿童使用成年人的桌椅,椅子做上去双脚悬空,桌子太高使双臂高架,读写距离太近;学校里的问题是,由于经济紧张或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能按年级和学生的身高提供适当高度的桌椅,低年级使用高桌椅(上述家庭情况),高年级使用低桌椅,学生不得不前倾身体,趴在桌子上读写。

3.照明不足或不适当①桌面照明度:一般认为,近距离读写的桌面光照度应在500~1000lux之间,不得低于500lux。

常见的问题是照明度过低。

灯悬挂的高度以伸手不能触到以上30cm为安全高度。

②环境照明度:家庭学习环境应有适当强度的照明,如周围环境过暗,容易造成瞳孔的调节过度和视觉疲劳。

适当的照明是桌面的照明强度略大于周围环境,而周围环境中亦不应有大于桌面的强光源存在。

⑧光线的角度和方向:照明灯光应从前上、后上或侧方投照,使桌面没有身体和物体投影存在,更不能有反射光刺眼。

认为放在桌面上的台灯由于容易出现反射光而最好不用。

4.不适当地配戴眼镜我国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出现视远物不清时,由于医疗条件不方便或没有时间,没有经过适当的验光,自己到眼镜店试戴眼镜。

使一些假性近视本不该带眼镜者戴上了近视镜。

因为,学生近视,多发生在期中或期末考试学习紧张期间,一部分学生仅仅是睫状肌痉挛造成的假性近视,只要给予适当的睫状肌麻痹剂就能解除痉挛。

所以,对于新发生的近视,一定要到条件较好的医院和眼镜店验光,排除假性近视后再配镜。

5.眼镜质量不合格框架眼镜的基本要求是:①光学镜片质地均匀、屈光力一致、无气泡和磨损,成像清晰,透光度95%以上。

②框架眼镜双眼镜片的光学中心与瞳孔中心一致。

⑧轻、中度近视镜片,度数的误差不超过17º~21º。

④镜架材料对所接触的皮肤无刺激性和致敏性。

⑤重量轻,不造成压迫感。

⑥坚固性和耐久性好,镜片应当不易碎,有一定的抗击性并能较为长久的使用。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非光学镜片,成像畸变率高,镜片的光学中心与瞳孔中心不一致,镜片度数与处方度数误差太大,坚固性和耐久性差。

不合格的眼镜将造成进一步的视觉疲劳,加重近视。

预防近视眼,关键在于减少过多的近距离用眼负担,正确的读写姿势和距离,适当的照明条件,定期眼科检查与咨询,发现近视一定要验光检查决定是否配镜,戴用合格的眼镜。

目前,虽然近视眼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一些近视眼防治机构积极工作,近视眼保健晶不断涌现,但近视眼的发生率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四、近视眼的矫正和治疗既然近视眼的发生率如此之高,在预防还未取得有效结果的情况下,近视眼的治疗显得极其重要。

目前,用于治疗近视眼的方法有数十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疗法的原则是经常戴用矫正镜片,而手术疗法原则是尽可能一次手术治愈近视。

目前矫正近视眼,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和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以下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1.框架眼镜框架眼镜已经有几百年应用历史,仍然是目前应用最多、最为普及的矫正近视眼的方法。

框架眼镜的优点是:即能矫正近视、又不造成眼球组织的损伤,取戴方面,造价相对较低。

其缺点是:视野受限,阴雨天和环境温差较大时的镜片雾气影响视力,需经常和随身携带,易损坏,某些职业和活动不适合戴用,不适合矫正双眼屈光度差别大于2.50D 情况。

2.角膜接触镜它是20世纪60年代高新生物材料用于医学的产物。

使用软性或硬性的透明材料制成,放在角巩膜的表面矫正近视。

其优点是:给不愿意戴框架眼镜者一个可替代的选择,满足运动、表演等不适合戴近视眼镜的专业人员的需要,能够矫正单眼无晶状体等高度屈光参差。

缺点是:需要每天取戴、清洗和消毒护理;仅适合于无颗粒粉尘等较好的环境条件下使用;容易丢失和需要定期更换,经济花费较高;与角膜接触,可能产生许多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的并发症,需经常性定期检查。

3.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钡眼手术治疗近视眼,多是在一个解剖结构正常的角膜上进行手术,所以要求较高。

认为近视眼手术应当有较好的可预测性、稳定性、安全性和长期有效性。

手术的方法有数十种之多,但大多由于未能达到上述要求而未能普及应用。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在可预测性、安全性和长期稳定性方面占有极大地优势,使其他手术治疗方法相形见绌,纷纷退出历史舞台。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已经成为近视眼手术治疗的主流,给近视眼患者带来了福音。

第二节准分子激光的性能特征1975年,Velazco和Setser两位物理化学家发现,某些稀有气体与卤素接合会产生一个不稳定的化合物,这一化合物很快分解为分子的基态,同时释放出带有能量的紫外光子,即稀有气体—卤素激光。

Hoffman(1976)用线性加速器获得的高速电子冲击ArF(氟化亚)分子时产生了193nm波长的激光,同年Burhan改用相对密闭设备下横向电子束释放法产生电子束冲击ArF产生激光,使设备相对简化,并使这一激光开始用于实验研究。

到1978年,世界上已有两家公司开始为实验研究生产和销售准分子激光器。

稀有气体—卤素激光可根据具体化合物的名称来命名,如氟化氩(ArF)激光,氟化氪(KrF)激光等。

在20世纪60年代,excimer这个词是excited dimer的缩写,指二种相同化合物能量分子,在描写上述稀有气体—卤素激光时与此词的原意已有所区别,现特指准分子激光(excimer lase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