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有哪些?以及水的总量情况是怎样的?
海洋、湖泊、河流、土壤和地下岩石、大气层、生物体等。
2、可利用淡水情况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地球水量:地球上总储水量约为1.391×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海洋水: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地球总水量很丰富,但淡水只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2.53%,但大部分淡水分布在冰川,人类能开发利用的仅占淡水的30.4%,即1.07ⅹ1016m3。
探究方向:淡化海水,成本太高,还不能大量的推广使用。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9页最后一段到70页内容,谈谈你对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现状的感想,以及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引导学生去学习认识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从而得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如果地球上的水是一缸的话,淡水就是一瓢,人类可用的只是一勺,而现在这一勺水也快被弄脏了。(从而引入下一个问题:爱护水资源)
培养学生关心水、爱护水、保护水,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环节三:课堂小结
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体会?愿意说一说吗?
让学生思考后总结
培养学生的总结和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总量丰富
2、可利用淡水有限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2、防治水体污染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课题1《爱护水资源》
课时
1课时
学段学科
九年级化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作者
刘勋平
学校
金沙县沙土镇初级中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了解水资源的污染概况,学习用化学知识和方法认识并治理水资源。
四、教学方法
我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生活经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通过合作与交流等方法归纳出结论,并同时采用了讲授法与指导学生阅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并与多媒体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本节课的教学中较好之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引入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水用途的视频,并让学生列举水的一些用途,从而引出《自然界的水》。然后又展现出一幅节水标志的图片内容,从而引出课题1《爱护水资源》
学生观看并举例,知道自然界水的用途很多,并且还要去爱护。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自学交流:在自学课本的基础上,结合课本上的图片、图表,把你的感受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结合同学们的感悟,找出如下问题。
学生通过课本中找出答案
让学生通过计算得知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少之又少
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己得知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并且能够回答。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亲身感知淡水真的太少
培养学生的总结和表达能力
环节二:爱护水资源
二、爱护水资源
1、爱护水资源从哪些方面入手?
2、如何节约用水?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在生活或农业生产中以及工业上如何节约用水?请各组找出切实可行的,2-3种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利用数字和图表来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尝试参与社会决策——让人都来关心水、爱护水、保护水,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逐步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3、水体污染是指什么?水体污染源主要有哪些?如何预防和治理水污染?
4、介绍:“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5、请同学们以爱护水资源为主题设计一句公益广告词。
学生先讨论后举手回答
学生倾听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设计出最好的一条公益广告词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渗透情感、法制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教学难点: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水非常熟悉,知道水的用途,见过生活中有关节水的宣传。但他们对水资源的认识不那么全面,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系会存在一定的困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