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形成和发展
——兼论梁思永先生对中国考古地层学的贡献
提要:
考古学乘西学东渐之风于20世纪初期在中国生根发芽,发展至现在贡献巨大,解决并正在试图解决很多重大课题,例如中国文明起源问题、人类起源演进问题等,而考古学最根本的基础即是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

在世界考古学层面上其地层学发展脉络较为清晰,但是作为世界考古学中的中国考古学,其地层学的发展脉络相对而言较为模糊,就其渊源问题有些语焉不详。

学术界一般认为自梁思永先生发掘后冈遗址考古地层学始真正得以确立1。

但是学术界并没有明确中国考古地层学发展与世界考古地层学的关系,并认为考古地层学“在相当程度上是经验问题和技术传统问题”2,但是对于作为新兴的中国考古学的技术传统,学界并没有给出清晰结论。

这样,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发展在考古学史上显得比较突兀,似无源之水或者说源头不甚清晰。

在世界考古学层面上,考古地层学的发展主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尤其经过是被誉为地层学革命的20世纪初新大陆考古,考古地层学原理得到广泛应用。

而此时正是中国考古学筚路蓝缕之时。

本文除了试图厘清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发展脉络外,主要目的还在于试图考察影响中国考古地层学发展变化的学术背景(包括考古学在内的整个社会科学的学术背景)以及世界考古学的发展。

是经验积累导致地层学发展,进而促进了整个考古学的发展?还是考古学试图解决的问题的变化致使考古学需要新的获取资料的手段,从而带来考古地层学的发展?这似乎是那个著名的二律背反“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的问题。

1栾丰实等《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文物出版社2002.10 p22
2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三联出版社1997.6p15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