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国考古学简史
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 祖传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 律保护。文物的所有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 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得转让、抵押给外国人。 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国家加强文物保护的 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文物保护的意识,鼓励文物保 护的科学研究,提高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水平。
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追缴文物;情节 严重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发现文物隐匿不报或者拒不上交的;
(二)未按照规定移交拣选文物的。
二、成立中央和各省考古、文物研究机构
1950年8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梁 思永、夏鼐任副所长。这是我国考古学研究 方面最权威、最高层次的研究机构。中国文 物研究所是国家文物局直接领导的国家一级 科研单位。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考古、 文物研究所。
三、清末民国初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敦煌
经卷和汉代简牍的发现,极大的拓展了 金石学的领域,为现代考古学的传入打 下了基础。 集大成的金石学家有罗振玉、王国维等。
近代金石学研究集大
成者。语言文字学家, 甲骨文学家,文物收 藏家。 为“甲骨四堂”之一, 是甲骨学的奠基者, 著《殷墟书契考释》。 是敦煌学的开创者。 二人合著有《流沙坠 简》。
二、金石学的兴盛期——清代
清代正式有“金石学”的命名。 清代受乾嘉学派影响,金石学进入鼎盛。 清末甲骨文的发现是金石学重要的里程碑。 (王懿荣、高鹗) 清末民初,金石学的研究内容拓展到甲骨、 简牍、印章、瓦当、钱币、玉器、陶瓷器 等领域。
据容媛所辑《金石书录目》统计,现
存金石学著作中,北宋至乾隆以前700 年间仅有67种(其中宋人著作22种), 而乾隆以后约200年间却有906种之多, 可见清代金石学发展之盛。
二、中国考古学的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近代考古 学传入中国。在传统金石学的基础上, 吸收了西方近代考古学,以田野发掘为 基础的中国近代考古学产生了。
李 济——“中国考古学之父”
中国科学意义上的田野考古始于1926年山西 夏县西阴村遗址的发掘。由从美国学习人类 学回国的李济主持发掘。这是首次由中国学 者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 李济的学生、美籍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认为, 李济的主要成就是:“以殷墟发掘资料为中心, 进行专题和综合研究,建立了殷商文化在历史 上的地位。亦初创了中国考古学嗣后70年间 研究古代陶器、青铜器、石玉器方法的基 础。”
1、周口店遗址——“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1929年12月
2日,裴文 中发现第一 个“北京人” 头盖骨。
第一个头骨化石模型正面、侧面
周 口 店年 第北 一京 地市 点房 出山 土县
1966
北 京 人 头 盖 骨
2、殷墟遗址——商代甲骨文、宫殿、王陵
1928-1937年,发掘殷墟遗址。发掘
三、人才培养:1952年至1955年,文化部、 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了四届考古 工作人员训练班,号称文物考古学界的“黄 埔四期”。来自全国341位文物干部接受了 培训,并很快成为各地区的业务骨干,许多 人后来成为文物界著名专家。 北京大学历史系于1952年设立考古学专业。 四、建国以来,新中国取得的重大考古成就
第二节
中国考古学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一、欧洲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
考古学的形成是在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19 世纪末期,欧洲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派遣 考察队以考古研究为名,对我国新疆甘肃等 地进行了调查发掘,并趁机大肆掠夺中国文 物,包括汉晋简牍、高昌文书、汉唐丝织品、 石窟壁画、敦煌文书等。
请思考
说一说金石学与近代考古学的区别。
近代考古学建立在用科学手段进行的田野考 古发掘之上,有一套完整、严密的学科理论 和方法论。而传统金石学主要研究已出土的 古物等, 一般没有田野发掘,未进行断代的 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后,独立的金石学已不 存在,变成考古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得买卖下列文物: (一)国有文物,但是国家允许的除外; (二)非国有馆藏珍贵文物; (三)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壁画、雕塑、建筑 构件等,但是依法拆除的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的 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不属于本法第二十条第 四款规定的应由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除外;
玉 琮
良 诸 文 化 遗 址 出 土
玉 琮 浙厘: 江米高 杭、 州孔 瑶径厘 山 米 出厘、 土米直 。。径
4.5 7.95
6.3
6、齐家遗址——夏鼐提出齐家文化 晚于仰韶文化 1944年,甘肃齐家文化遗址的发掘。在英国 留学归国的夏鼐,首次发现齐家文化晚于仰 韶文化的地层证据,纠正了瑞典地质学家安 特生1925年在甘肃远古文化上分期的错误。 黄河上游地区的铜石并用时代文化。文化特 征主要有:一是有一群独具特征的陶器,二 是出现了红铜器和青铜器,三是有一批独具 特色的玉器,
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主要以古 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研究对象。
对其铭文、图形、尺寸大小、出土地点、 收藏者等进行研究、考释、著录。
宋代金石学主要著作 刘敞《先秦古器图碑》、《先秦古器记》,古 代最早的金石学专著,已佚失。 吕大临《考古图》,现存最早的古器物图录。 宋徽宗时成书的《宣和博古图》。 欧阳修《集古录》。 赵明诚《金石录》。等。
4、后岗遗址—梁思永与“三叠层”理论
☆
1931年,河南安阳后岗遗址的发掘。梁思永 等人。第一次从地层上判定殷商文化、龙山 文化和仰韶文化遗存自上而下相叠的时代先 后,解决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殷商文化 的相对年代问题,提出了著名的“三叠层” 理论,这是中国史前考古研究开始走向科学 化的重要标志。
练习题
说说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老一辈 考古学家的代表性成就。
第三节 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一、加强立法和行政管理
1.人民政府颁布有关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等 各种立法。
1950年5月24日,颁布《古文化遗址和
古墓葬发掘暂行办法》。 1983年2月4日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 考古发掘申请书》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考古发掘执照》的通知。
1984年5月10日文化部发布《田野考古
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1991年6月29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物保护法》。
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 化名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各省市 自治区各自分别公布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成立各级文物保护和管理机构:在文化部下 设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是我国文物考古工 作的最高管理机构。各省市自治区设立文物 管理委员会。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二)故意或者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的; (三)擅自将国有馆藏文物出售或者私自送给非国 有单位或者个人的; (四)将国家禁止出境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送 给外国人的; (五)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的; (六)走私文物的; (七)盗窃、哄抢、私分或者非法侵占国有文物的; (八)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妨害文物管理行为。
民间收藏文物 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收 藏通过下列方式取得的文物: (一)依法继承或者接受赠与; (二)从文物商店购买; (三)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 (四)公民个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换或者依法 转让; (五)国家规定的其他合法方式。 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藏的 前款文物可以依法流通。
三、中国考古学的初步发展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老一代的考古
学家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考古特点的田 野考古方法,为我国考古学体系的建立 奠定了基础。
主要田野考古发掘成就
1927-1937年,周口店遗址的发掘。 1928-1937年,殷墟遗址的发掘。 1930-1931年,山东历城城子崖遗址的发掘。 1931年,河南安阳后岗遗址的发掘。 1936年,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的发掘。 1944年,甘肃齐家文化遗址的发掘。
20世纪初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敦煌文书 流传于世。 英国人斯坦因多次到敦煌,掠走约9千卷文献 (藏于大英博物院图书馆 ,少部分藏于印度 博物馆)。 法国人伯希和于1908年来到敦煌考察石窟, 掠去精品6600多卷和一批文物(藏于巴黎国 立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
王 道 士
斯 坦 因
莫高窟经卷
第三章 中国考古学简史
概
说
中国古代的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考古学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19世纪 末传入中国。20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产生。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考古学初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中国考古学黄金 发展期。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金石学
一、金石学的形成期——北宋
中国考古学诞生标志——殷墟的调查和发掘 1928年,李济、董作宾等人对殷墟的调查和 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 内设考古组,李济为主任。同年,派董作宾 等人到殷墟进行调查和试掘,这是中国学术 机关独立进行科学发掘的开端,是中国考古 学诞生的重要标志。
作者:吴荔明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 版
5、良渚遗址——施昕更发现良渚文化遗存 1936年,施昕更主持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的发 掘。发现了与龙山文化相似但又有明显区别 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后来被命名为良渚 文化。 出版了发掘资料《良渚》一书,这是长江流 域的第一个考古发掘报告。 大量玉礼器作为随葬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