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之文意概括
文言文阅读之文意概括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能
【真题例示】
(2015 •四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虞溥字允源,高平昌邑人也。
父秘,为偏将军,镇陇西。
溥从父之官,专心坟籍。
郡察孝廉, 除郎中,补尚书都令史。
稍迁公车司马令,除鄱阳内史。
大修庠序,广招学徒,移告属县曰:“学所以定情理性而积
众善者也。
情定于内而行成于外,积善于心而名显于教,故中人之性随教而移,善积则习与性成。
唐虞之时,皆比屋而可封,及其废也,而云可诛,岂非化以成俗,教移人心者哉!自汉氏失御,天下分崩,江表寇隔,久替王教,庠序之训,废而莫修。
今四海一统,万里同轨,熙熙兆庶,咸休息乎太和之中,宜崇尚道素,广开学业,以赞协时雍,光扬盛化。
”乃具为条制。
于是至者七
百余人。
溥乃作诰以奖训之,曰:
文学诸生皆冠带之流,年盛志美,始涉学庭,讲修典训,此大成之业,立德之基也。
夫圣人
之道淡而寡味,故始学者不好也。
及至期月,所观弥博,所习弥多,日闻所不闻,日见所不见,然后心开意朗,敬业乐群,忽然不觉大化之陶己,至道之入神也。
故学之染人,甚于丹青。
丹青吾见其久而渝矣,未见久学而渝者也。
夫工人之染,先修其质,后事其色,质修色积,而染工毕矣。
学亦有质,孝悌忠信是也。
君子内正其心,外修其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为德。
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
又曰锲而舍之,朽木不知;锲而不舍,金石可亏。
斯非其效乎!
今诸生口诵圣人之典,体闲庠序之训,比及三年,可以小成。
而令名宣流,雅誉日新,朋友钦而乐之,朝士敬而叹之。
于是州府交命,择官而仕,不亦美乎!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称述世务,探赜究奇,使扬、
班韬笔,仲舒结舌,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
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
诸生若绝人间之务,心专亲学,累一以贯之,积渐以进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耳,何滞而不通,何远而不至邪!
问:虞溥在奖训学人时对学习目标、态度和方法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简要概括。
条分缕析,概括内容要点,理解主题思想
【问题例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然亦远斥候,
未尝遇害。
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
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
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
”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臣光曰:《易》曰:“师出以律,否臧凶。
”言治众而不用法,无不凶也。
李广之将,使人人
自便。
以广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为法。
何则?其继者难也,况与之并时而为将乎!夫小人之情,乐于安肆而昧于近祸,彼既以程不识为烦扰而乐于从广,且将仇其上而不服。
然则简易之害,非徒广军无以禁虏之仓卒而已也!故曰“兵事以严终”,为将者,亦严而已矣。
然则效程
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哉!(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从全文看,为什么说李广“如此焉可也”,却又“不可以为法”?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对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游丰乐醉翁亭记王思任
是时辛丑觐还,以为两亭馆我而宇之矣。
有檄,趣令视事,风流一阻。
癸卯入觐,必游之。
突骑而上丰乐亭,门生孙教孝廉养冲氏亟觞之。
看东坡书记,遒峻耸洁可爱。
登保丰堂,谒五贤
祠,然不如门额之豁。
上醒心亭,读曾子固①记,望去古木层槎,有邃可讨,而予之意不欲傍及,乃步过薛老桥,上酿泉之槛,酌酿泉。
寻入欧门,上醉翁亭。
又游意在亭,经见梅亭,阅玻璃亭, 而止于老梅亭,梅是东坡手植。
予意两亭即胜,此外断不可亭。
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则何时而已?欲与欧公斗力耶?而或又作一解
醒亭,以效翻驳之局,腐鄙可厌。
还访智仙庵,欲进开化
寺,放于瑯玡,从者暮之,遂去。
滁阳诸山,视吾家岩壑,不啻数坡垞②耳,有欧、苏二老足目其间,遂与海内争千古,岂非
人哉?读永叔亭记,白发太守与老稚辈欢游,几有灵台华胥之意,是必有所以乐之而后能乐之也。
先生谪茶陵时,索《史记》,不得读,深恨谳辞之非,则其所以守滁者,必不在陶然兀然之内也。
一进士左官,写③以为蘧舍④,其贤者诗酒于烟云水石之前,然叫骂怨咨耳热之后,终当介介。
先生以馆阁暂麾,淡然忘所处,若制其家圃然者,此其得失物我之际,襟度何似耶?且夫誉其民以丰乐,是见任官自立碑也。
醉翁可亭乎?扁墨初干,而浮躁至矣。
先生岂不能正名方号,而顾乐之不嫌、醉之不忌也。
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
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蒔种,而导之饮。
嗟呼!先生有知,岂不笑脱颐也哉?子瞻得其解,特书大书,明已为先生门下士,不可辞书。
座主⑤门生,古心远矣。
予与君其憬然存斯游也。
(选自《明代散文
名篇集粹》,有删改)
【注】①曾子固:曾巩,字子固。
②垞(ch c):土丘。
③写:移置。
④蘧(q ()舍:旅舍。
⑤座主:古代进士称主考官。
作者认为此地已有丰乐、醉翁两亭,不宜再建其他亭子。
请结合全文概括其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安重诲,应州人也。
少事明宗,为人明敏谨恪。
明宗即位,以为左领军卫大将军、枢密使,
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
在位六年,累加侍中兼中书令。
董璋等反,遣石敬瑭讨之,而川路险阻,粮运甚艰,每费一石,而致一斗。
自关以西,民苦
输送,往往亡聚山林为盗贼。
明宗谓重诲曰:“事势如此,吾当自行。
”重诲曰:“此臣之责也。
乃请行。
关西之人闻重诲来,皆已恐动,而重诲日驰数百里,远近惊骇。
督趣粮运,日夜不绝,
毙踣道路者,不可胜数。
重诲过凤翔,节度使朱弘昭延之寝室。
重诲酒酣,为弘昭言:“昨被谗
构,几不自全,赖人主明圣,得保家族。
”因感叹泣下。
重诲去,弘昭驰骑上言:“重诲怨望,不可令至行营,恐其生事。
”重诲行至三泉,被召还。
过凤翔,弘昭拒而不纳,重诲惧,驰趋京师。
未至,拜河中节度使。
重诲已罢,希旨者争求其过。
宦者安希伦,坐与重诲交私,常与重诲阴伺宫中动息,事发弃
市。
重诲益惧,因上章告老。
以太子太师致仕;而以李从璋为河中节度使,遣药彦稠率兵如河中
虞变。
明宗又遣翟光业至河中,视重诲去就,戒曰:“有异志,则与李从璋图之。
”又遣宦者使于
重诲。
使者见重诲,曰:“人言公有异志,朝廷遣药彦稠率师至矣!”重诲曰:“吾死未塞责,遽
劳朝廷兴师,以重明主之忧。
”光业至,李从璋率兵围重诲第,入拜于庭。
重诲降而答拜,李从璋以楇击其首,重诲妻走抱之而呼曰:“令公死未晚,何遽如此!”又击其首,夫妻皆死,流血盈
庭。
李从璋检责其家赀,不及数千缗而已。
安重诲获罪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