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脐橙保鲜技术

脐橙保鲜技术

脐橙保鲜方法与技术的研究胡乔生ab屈红恩a陈红丽a刘良先a b(a江西省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b赣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西赣州,341000)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脐橙保鲜的意义,并简述了国内外有关脐橙保鲜技术与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脐橙保鲜方法综述1 脐橙保鲜的意义目前,世界脐橙总产量1.1亿吨,以鲜果形式消费的约6000万吨,其中脐橙约1800万吨。

1993年以来,世界脐橙鲜果消费量年递增3.7%。

2006年,我国脐橙约350万吨,人均脐橙消费量超过12公斤,较1982年增长了8倍多。

如果到2020年,我国人均脐橙占有量达到目前世界水平17.2公斤,则届时14.4亿中国人口的脐橙需求量将达到2473万吨,是现在产量的1.6倍。

1980年初,国内市场的脐橙比例不到1%,目前已超过20%。

但是我国脐橙商品化处理不足30%, 脐橙出口不足产量的1%[1]。

近年,在国家大力发展脐橙产业政策的支持下,脐橙种植面积、果品产量迅速增长。

但是目前脐橙大面积主栽品种单一、上市期过于集中,影响了市场的均衡共给,降低了脐橙产业的经济效益。

在脐橙产量骤增之时,大力推广实用的脐橙保鲜贮藏方法,采用科学的保鲜方法与技术,以延长鲜果供应期, 是提高脐橙产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脐橙,我国水果的年平均损耗为25%~30%,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而发达国家的年损耗率普遍低于5%[2]。

我国脐橙主要供应国内市场,近年来也在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因此,开展脐橙保鲜技术的研究,对于扩大我国的脐橙外销,扩大出口创汇,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脐橙保鲜方法与技术的研究概况目前,脐橙保鲜研究的技术与方法主要有:2.1 简易保鲜技术简易保鲜技术简单分为采后保鲜和留树保鲜两种。

(1)采后保鲜采后保鲜的主要工艺流程是:科学采收——贮藏库的选择及处理——贮藏方法——贮藏期的管理——运输贮藏——销售。

其技术要点为:科学采收;贮藏库的选择及处理;贮藏方式的选择;贮藏期的管理;运输贮藏。

(2)留树保鲜留树保鲜又称挂果保鲜,脐橙成熟过程中无明显的呼吸高峰、成熟期较长,在果实基本成熟时向树体喷施一定浓度的稳果剂,使果实留于树上分期分批采收。

徐永杰等以纽荷尔脐橙果实为试材,对50%留果量的留树贮藏和果实6℃低温贮藏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果肉硬度、果皮产生速率、脯氨酸(Pro)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及总色差、O2脂氧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贮藏47d至75d,留树贮藏的果实外观(果肉硬度、色泽)、细胞膜的完整性都显著优于低温贮藏[12].另有试验表明,喷布2,4-D可有效减少留树贮藏果实脱落,且对翌年春梢长度和叶片数无显著影响,在留树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0.9%~2.0%,含酸量降低0.37%~0.55%,固酸比提高9.58~13.00[13-14]。

2.2 规模化保鲜技术目前国际国内大批量贮存和保鲜脐橙采用的方法大体可分为化学保鲜技术、物理保鲜技术和生物保鲜技术。

2.2.1化学保鲜技术(1)药剂保鲜从长远的观点看,化学药物对于果蔬防腐保鲜有待改进,开发高效、低毒、安全的生物源果蔬保鲜剂是果蔬保鲜领域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

我国植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许多植物具有杀菌抑菌活性,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极有希望开发出可替代化学合成保鲜剂的天然产物保鲜剂品种[15]。

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天然食品保鲜剂的开发和应用上。

天然生物保鲜剂主要包括植物源、动物源和微生物源的保鲜剂。

近年来,包括茶多酚、蜂胶提取物、橘皮提取物、魔芋甘露聚糖、鱼精蛋白、连翘提取物、迷迭香提取物、植酸、花生壳中的木樨草素、壳聚糖、生物碱等多种产品与制剂[16-17],已有在果蔬保鲜效果方面的报道。

有试验表明:①3%壳聚糖涂膜可明显延缓富川脐橙酸含量、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延长贮藏寿命[18]。

②苦参总碱质量分数大于0.05%时,具有抑制脐橙果实腐烂的作用,使烂果率降低3倍,能较好地抑制脐橙的呼吸强度[19]。

③水杨酸(SA)对乙烯的合成抑制程度较大,适宜浓度处理,能降低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腐烂率;浓度较低,不能达到保鲜效果;过高,则会加重果实的腐烂田。

不同果实对SA处理的敏感度不同。

有试验结果表明,0.3g/L SA 溶液处理对夏橙果实保鲜有较好的效果[20]。

因此,天然保鲜剂的开发和应用有极好的前景。

(2)喷涂蜡液我国目前使用的常用蜡剂多为液体石蜡加吐温80(Tween80)和液体石蜡加司80(SPAN80)两种石蜡乳剂,成品乳化剂加三乙醇胺或油酸制成,并加有多菌灵或其他杀菌剂,以起保护作用[21]。

在国外,德国是用石蜡20%、蜂蜡5%、山梨酸0.2%和清水74.8%,混合加热制成的蜡制剂。

日本用的蜡液配方比例是:植物蜡16%、吗啉脂肪酸盐4%、虫胶树脂5.5%、对羟基安息酸丁酯1.2%、清水73.3%,再加适量明胶、淀粉和苏打做成的涂料[22]。

打蜡方法分人工洗果打蜡方法和机械洗果打蜡。

喷涂蜡液可提高果实的商品性。

2.2.2 物理保鲜技术(1)冷藏保鲜冷藏保鲜又叫控温贮藏。

这种贮藏方式不受自然条件限制,能较好地降低病原菌发生率和果实腐烂率,还可降低果品的呼吸代谢,阻止组织老化,延长贮藏期。

此法需要在有良好隔热效能的库房中装置制冷设备,通过机械制冷,控制贮藏温度、湿度和通风换气。

冷库冷藏技术不断完善发展,冷库建筑、装卸设备、自动化冷库不断推陈出新,计算机技术也已经开始渗透到自动冷库中,控制冰点贮藏保鲜的果品外观好,色泽鲜艳,果品腐烂变质较少,这种方法在少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应用,不久的将来,控制冰点贮藏保鲜的方法将被大规模的推广实施。

(2)气调保鲜用气调库贮藏保鲜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贮藏方法,气调保鲜是以冷藏为基础,将果品置于密闭的库中,同时控制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因素。

气调保鲜包括普通气调贮藏保鲜法、自发式气调贮藏保鲜法、塑料薄膜账气调贮藏保鲜、MAP气调保鲜法。

气调贮藏具有贮藏时间长、保鲜效果好、损耗低、基本不用化学药物进行防腐等优点。

气调保鲜常用二氧化碳、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硫等气体。

这种方法能大大延长果品的贮藏期限和大幅度降低由于微生物和生理病害造成的损失并保持果品的营养价值。

采用脱除乙烯自发气调贮藏技术对纽何尔脐橙和朋娜脐橙进行商业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良好的乙烯脱除措施可明显延缓脐橙的衰老进程,果品外观、色泽保持良好,腐果率由1.8%降至0.5%[26]。

(3)薄膜包果保鲜目前,广泛应用的薄膜的种类与包装形式有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乙烯醇等。

并将这类薄膜与硅橡胶膜粘合改进为硅窗气调袋。

用于果品保鲜的薄膜使用方式有以下三种:薄膜小包装袋、单果包装、薄膜大帐。

一般用薄膜袋(帐)贮藏果品产品,均属于“自发气调”贮藏原理。

硅窗气调袋能更好地维持气体比例,并能透出乙烯等有害气体。

硅胶对氧和二氧化碳的透气比与薄膜不同,薄膜阻碍了脐橙呼吸产物水气的扩散,使袋(帐)内形成高湿环境,从而降低了失重保持了脐橙新鲜外观。

所以,在相同的条件下,硅窗袋的保鲜效果要优于薄膜袋。

总之,通过薄膜(硅窗)调节控制袋(帐)内的适宜氧和二氧化碳气体比例,能更有效地延缓果品的衰老进程。

贮藏中病菌可以通过气流、水滴和接触等在果品间相互传染,引起大量腐烂,薄膜包装可有效地防止病菌相互传染。

采用塑料薄膜帐或薄膜袋贮藏果品,无论在冷库、通风贮藏库或窑窖,对于提高贮藏质量都有显著的作用。

有实验表明:薄膜单果包装的甜橙果实贮藏半年后仍能保持正常风味。

2.2.3生物技术保鲜生物技术在水果贮藏保鲜上的应用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具有发展前途的贮藏保鲜方法。

目前,在果品保鲜中应用的主要生物技术包括利用生物制剂进行果品病害的生物防治和利用生物工程制剂处理,一些乳酸菌类、抗菌肽类、光合菌生物保鲜剂等,通过这些物质,可有效抑制有害菌类在果蔬、食品上生长,从而达到保鲜目的[28]。

有试验表明,用酶类物质处理脐橙后,能显著提高脐橙的果汁含量、营养物质和感官品质[29]。

2.3研发中的保鲜技术处于试验阶段尚未成熟的技术,主要是药物处理的效果问题或者是采用常温贮藏,保鲜效果还不理想的技术。

如减压贮藏保鲜和高压保鲜、辐射保鲜、电子保鲜、磁场保鲜、各种化学药品处理等,这些技术方法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2.3.1 减压贮藏保鲜和高压保鲜减压贮藏保鲜是将水果置于密闭的库室内,用真空泵抽出大部分空气,使内部压力降到10kPa左右,造成一个低氧的环境,乙烯等气体分压也相应降低,并在贮藏期间保持恒定的低压,温度为1~18℃,相对湿度在95%以上[30]。

此法能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因而能延缓果实的成熟与衰老,延长保质期,但建造大型减压贮藏库投资较大,国内正处于试验阶段。

高压保鲜技术。

是利用施加的外部高压与其内部蒸汽压之差,抑制生物体内的酶活性,杀死各种病原菌微生物,阻止水分和营养成分向外扩散,减缓呼吸速率和成熟速度,有效延长贮藏期。

是目前较先进的贮藏技术,但由于高压设备限制还未应用于生产领域。

2.3.2 辐射保鲜技术γ射线辐照能够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杀灭有害昆虫,使其不育或降低其繁殖力,延缓水果的成熟过程,抑制后熟和衰老,保持水果新鲜度。

即使在完全杀菌的吸收剂量下,也不导致果品温度上升。

目前常用的辐射源分别是放射源钴60、铯137γ射线,加速电子和由加速电子转化的X射线。

果品辐射保鲜的成功取决于品种和成熟度、辐照剂量、半透性包装材料、辐照前化学药剂处理和贮藏温度。

2.3.3 电子保鲜和磁场保鲜电子保鲜,即将水果置于一个人为的高压电场处理一定时间,常温下延长果蔬的保鲜期。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果品可看作是一种生物蓄电池,当受到带电离子的空气作用时,果品中的电荷就会起到中和作用。

使生理活动处于“假死”状态,呼吸强度因此而减慢,有机物消耗也相对减少,从而达到贮藏保鲜目的。

高压直流电场中电晕放电或辉光放电制造臭氧和空气负离子,使活性酶钝化,从而能降低水果的呼吸强度;另外臭氧又是一种良好的消毒剂和杀菌剂,能杀灭和消除水果上的微生物及其分泌物,抑制或延缓有机物质的分解,故而延长水果的保鲜期。

磁场保鲜是一种能耗少,又不需要复杂装置的保鲜法。

激光和电磁场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达到保鲜作用的原理:生物大分子在激光和强电磁场的刺激、诱变作用下,改变了细胞的电学性质和细胞膜的电位,从而产生生物电流,影响生化反应,抑制或延缓细胞的新陈代谢及呼吸作用,抑制乙烯过量产生,达到延长保鲜期的目的。

强电场还能改变果、蔬体内的水分子结构,改变果、蔬细胞的溶质环境和成分,间接影响了自由水分子的蒸发,有利于保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