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立体构成实验报告

立体构成实验报告

立体构成结课小结我们这阶段所学习的立体构成是三大都成中的一项。

三大构成非常重要,它是学设计者的必须科目。

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其含义是将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构成一个新的单元。

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形态的材料和形式的造型基础科学。

立体构成所研究的对象是立体形态和空间形态的创造规律。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立体造型的物理规律和知觉形态的心理规律。

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空间的构成表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的是:它们都有一种艺术训练,引导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审美观,接受严格的纪律训练;区别的是:立体构成是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构成。

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响和丰富形式语言的表达。

立体是用厚度来塑造的。

总的来说,立体构成和其它构成一样,都是有要求一定的形式与韵律的美感的。

它们一样都有变化和统一;对称与均衡;重复与渐变;节奏与韵律和稳定与轻巧等,一定的构成规律与形式来表现和组织着整个物体排列美感的。

每一件构成作品都遵循了这些理论,然后使欣赏者对构成作品的立体形态的物理规律产生不同的知觉心态的心理规律,而起到打动欣赏者的效果。

这次立体构成的学习中,我们做了三种构成练习:半立体;线的练习;面的练习;块的练习;还有一个综合练习。

半立体构成是用小纸片通过剪切或者不剪切又或者只进行一次剪切得到的纸片,然后再对其按照一定的规律以及构成骨骼进行折叠做成具有类似于浮雕效果的立体形态。

然后就是线的,面的,块的构成。

线的构成,根据材质强度的不同,线材可分为软质线材和硬质线材两种。

比较常见的软质线材有毛、棉、麻、丝、化纤等纤维材料,此外还有较软的金属丝;硬质线材有条状的木、金属、玻璃、塑料等。

这次我使用的线的材料是麻和一些金属丝做成了一个以线的构成为主要储物筐。

我使用了金属和麻两种质地不同截然不同的材质是想做出一个软硬对比的效果,从而不至于让全是麻质的储物筐看上去有软绵绵的,不可靠的感觉。

我使用这两种材质,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人的视觉感受上有一种可靠地朴实的印象,因为麻的质感很独特,它很粗糙,但是粗糙的东西往往给人的可靠的、厚实的。

我没有在后续加工中为麻绳更改颜色,因为我感觉它本身的黄色就是大地的颜色,刚好表达了我做这个储物筐时所要表达的回归自然的想法。

为了使它看上去有韵律感,我还调整了整个储物筐的编织顺序和密度,使它们有了横竖的对比,充满了律动感。

我还做了一个块的构成,原来的想法是做一个类似于大型建筑一样的立体构成作业。

用黑卡纸通过裁减拼贴等方式做成大小不同的块,在实体块的基础上还会做一些镂空的处理,让观赏者会有不一样的视觉感受,使最后的成果在各个方向看都不至于单调呆板。

虽然在动手之前都有过比较详细的计划了,但是在接下来的制作过程当中遇到了很多麻烦,所以我在制作的中途稍微更改了一点点想法。

最后决定用这些开始做好的纸盒做一个任意组合,就好像我们小时候玩的搭积木一样,它具有任意性,可以随意的搭配组合,也有一点童真的想法在里面,毕竟,小孩玩的搭积木,谁会知道自己最后搭出来的会是一个什么东西,只要跟着感觉走就好了。

再有一个就是综合构成。

其实所谓的综合构成就是把线、面、块加在一起进行综合运用的一个练习。

在立体构成中,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综合构成是学习立体造型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中,对材料的把握也有几个重点,比如说单个材料不同的物理属性表达了不同的视觉语言;不同材料并置构成中的互相关系等。

材料的综合构成是以多种材料构成立体造型的方法,它对材料的属性、形态、色彩、空间、结构等要素进行实验性的尝试由助于突破常规认识的局限,发现要素中在造型设计中的“潜质”,提高造型设计的综合表现力。

总的来说,立体构成是专门研究空间形体造型的课程。

它着重培养学生的立体空间思维和立体空间表现能力、对设计构想的表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与之前所学习的二维平面的构图与设计结合区分,形成新的空间构成状态。

我觉得这门课的训练是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与交叉的过程。

它既考验了我们的设计理论,也锻炼了我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与现实材质属性以及现代科技环境相结合的能力。

把课堂中学习的理论与实际的材料与工具相结合,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在社会上对大学生动手能力差的评价加剧的可能性。

证明了我们并不只是学习皮毛,我们也是术业专攻的。

虽然在学习和动手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和困难,但是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还是充满了乐趣。

它让我体验了许多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还激发了我们的设计思维。

为我们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我觉得,咱们这门课程开的还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

以上就是我对造型基础这三周的所学知识的基本概述和我个人在练习过程中间所遇到的问题还有得出的心得的基本总结,然后要感谢老师的对我们的悉心教导。

篇二:立体构成线立体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报告学院:课程名称:形态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学生实验报告一、实验综述1、实验目的及要求(1)扎实学好基础课向专业设计课过渡;(2)摆脱习惯性的各种造型(具象干扰)的影响,站在全新的自由的角度去探讨,培养对事物的感受、直观能力;(3)掌握立体构成思维方法,提供构思思路和方案。

在对材料、结构、制作的认知上接受严格的训练,遵循基本法则,完成每项设计作品2、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一次性筷子,毛线,黑色kt板,吸管,毛线。

二、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1.确定自己想要的材料,结构,大小,形状,颜色2.购买需要的材料3.根据不同的材质按照自己需要来排列组合4.做底座,保证物品的稳定性三、结论1、实验结果2、分析讨论不同形态的线会带来不同的情绪感受,用直线制作的立体构成造型,使人产生坚硬、有力的视觉感受,但易呆板。

曲线形成的造型则会令人感到幽雅、舒适,但若处理不当则容易混乱。

同样形态的线会因材质的不同而引起视觉与触觉上的不同。

四、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批阅日期:篇三: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实验报告平面构成设计1.实验目的通过本课题实验,培养对图形的抽象理解和创造能力。

通过对点、线、面的宏观与微观的理解来解决其在重复、渐变、近似、与发射等不同方面的关系问题,力图能较好的认识图形的规律并树立空间造型观念、理解空间的表现语言。

将构成原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去,进而研究赋予图形以生命与寓意的各种可能性。

2.材料和工具卡纸、小刀、针管笔、尺子(直尺和丁字尺)、圆规等3.试验时间和分配12课时,共有八个不同方面的平面构成,每个约1.5个课时。

另外课外的时间。

4.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和工具阶段。

把所需要用到的卡纸、针管笔等工具准备齐全。

用小刀裁出以38cm×38cm大小的卡纸。

2)开始阶段。

在已裁切好的的38cm×38cm大小的卡纸里,用铅笔平均分出四个16cm×16cm的方框,各方框间隔及与卡纸边沿的距离均为2cm,明确各个方框要做的重复、渐变和近似等方面的平面构成。

3)深入阶段。

在明确好的方框里,利用尺规等工具进行平均分割(如重复等方面十六等分,)用针管笔绘出及上墨,其他方面的平面构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

4)修整收尾阶段。

在已完成的各个方面的平面构成中,对其边沿线和内部图形的完整性进行修整,以达到应有的整个平面构成完整性和和谐程度。

5.实验成果通过24个课时的制作和绘制,最终做出了重复、渐变、近似、发射、对比、肌理、特异和密集完整的八个方面的平面构成(如附图),达到平面构成的制作要求。

4月10日1.实验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色彩原理、认识色彩体系;并通过实际操作,来试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法和表现方法,研究形态和色彩之间的关系;体现形态、色彩相互的适应性与共同的表现性,帮助分析和评价色彩关系;并在掌握基本色彩规律的基础上,用构成语言创建新的形式与方法,从而提高形与色综合造型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为以后有目的地设计做好准备。

2.材料和工具水粉颜料、毛笔、勾线笔、卡纸、小刀等3.试验时间和分配6课时,共两个色彩构成,每个约3课时4.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和工具阶段。

5.实验成果1.实验目的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整个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到分割的过程。

任何形态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形态。

立体构成的探求包括对材料形、色、质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材料强度的探求,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这样几个方面。

立体构成是对实际的空间和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

空间的范围决定了人类活动和生存的世界,而空间却又受占据空间的形体的限制,艺术家要在空间里表述自己的设想,自然要创造空间里的形体。

立体构成中形态与形状有着本质的区别,物体中的某个形状仅是形态的无数面向中的一个面向的外廓,而形态是由无数形状构成的一个综合体。

2.材料和工具3.试验时间和分配4.实验步骤5.实验成果块的特征:块体的基本特征是占据三维空间,块体可以由面围合而成,也可以由面运动而成,大而厚的块体能产生深厚、稳定的感觉,小而薄的块体,能产生轻盈飘浮的感觉,块体可分为几何平面体,几何曲面体,自由体和自由曲面体等。

几何平面体包括正三角锥体、正立方体、长方体和其它的几何平面所构成的多面立体,具有简练大方、庄重、严肃、稳定的特点。

这些就是我在立体构成课程期间所学的知识以及我自己的作品。

虽然还有很大的欠缺,我想以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会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让我的作品更有创造力,更美观,更能跟上时代的潮流,甚至超越时代的潮流。

篇四:立体构成表情纸筒模板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报告学院:课程名称:立体造型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学生实验报告一、实验综述1、实验目的及要求锻炼我们的直觉判断力,找到产生形态的机会2、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180mm*170mm,半径50mm的白色圆纸筒,400mm*200mm*20mm的底盘,用黑卡纸做,双面胶,剪刀,刀子二、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1.先把白色卡纸裁成170mm*180mm4.用黑色卡纸做一个400mm*200mm*20mm的底盘5.把四个纸筒粘合在底盘上三、结论1、实验结果2、分析讨论将一个平面的纸张通过裁剪,折叠,围合形成一个三围的立体形态,很好的锻炼了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尽管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但是都一一克服了,也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

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批阅日期:四、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语:篇五:服装立体构成学理论与技术实验报告服装立体构成学理论与技术实验报告人体测量与人台测量、贴线1人体测量1.1人体测量的意义在服装结构设计中,为使服装更适合人体,必须将人体各部位的体型特征数字化,对人体的体型特征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