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罗素指出,中世纪与古希腊时代在文 化上的不同点是“二元对立”的普遍 存在:“有僧侣与世俗人的二元对立, 拉丁与条顿的二元对立,天国与地上 王国的二元对立,灵魂与肉体的二元 对立等等。……所有这一切(二元对 立)都可以在教皇与皇帝的二元对立 中表现出来。”
二、文学的基本类型


文学类别:就欧洲 中世纪文学的发展 而言,主要有宗教 文学和世俗文学两 大类。 主流文学:宗教文 化是西欧中世纪最 重要的文化现象之 一。教会文学也是 欧洲中世纪的主流 文学。
修士们的情书。禁欲主义与自然情
欲的矛盾。《亲吻神学》 法国阿贝拉尔和海萝丽丝。欧洲中 世纪经院哲学的开创者,• 有才华 最 的哲学家、神学家。 约尔丹和狄安娜。格拉西安和特蕾 莎。
局限:禁锢鲜活的人性,遏制人的
创造力。 艺术上,以梦幻、隐喻、象征为主 要手法,哲理性强,但说教气味浓 厚,公式化、概念化特点明显。
但丁与贝娅特丽丝
历史上的贝娅特丽丝生于1266年,比但丁小一岁。 木板油画表现两次相遇。左边表现他们在佛罗伦萨 的第一次相遇,右边表现他们在天堂相遇。
但丁路遇贝娅特丽丝
流放中的作品


背景:但丁在被流放后写下 了一系列著作,表达出了他 对意大利现实问题的思考。 作品:其中《飨宴》、《论 俗语》和《帝制论》集中体 现了他的政治、知识和文化 观点。而最能够代表他创作 成就的是长诗《神曲》。
主要体裁

骑士传奇:是一种 叙事诗,兴盛于法 国北方。其主要内 容是写骑士为了获 得荣誉、保护宗教, 或为了赢得贵妇人 的爱情而到处冒险, 同妖魔鬼怪或异教 徒斗争,其中超自 然的荒诞故事没有 历史依据。
骑士传奇的艺术成就



虽然骑士传奇美化骑士阶层和骑士制度,但同 时也反映了个人强烈的感情。骑士传奇重视独 立个人的描写内容,标志着人的情感因素在艺 术领域的觉醒,为后世作家所继承。 骑士传奇的浪漫因素,对19世纪浪漫主义文 学有影响。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 来源于骑士传奇——“罗曼”(roman)。 骑士传奇的情节性为长篇小说的出现打下了 基础。 如离奇情节、爱情故事,以及以一两 个主要人物的经历为中心线索来构造作品、组 织故事,对人物形象及其内心活动描写生动细 致等等。

别林斯基:“骑士诗歌的浪漫主义特 点:对个人的人格的爱护和尊重,为 被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牺牲全部力量甚 至自己生命的勇敢精神;把女子作为 爱和美在尘世的代表及作为和谐、和 平与安慰的光辉之神而加以理想化的 崇拜;向无穷遥远的阴森中追求一切 秘密的和神秘的惶惑不安的欲望—— 构成中古时期丰富生活的浪漫主义成 分就是如此。”
日耳曼人的文化水平比罗马人低,
连自己的文字也没有,教会便成了 中世纪时期西欧的唯一学术权威; 因为当时几乎只有教士和修士才能 读书识字,所有的学者都是教会人 士。
欧洲中世纪文化的历史地位


就欧洲中世纪的社会文化发展而言,它对后代 欧洲文化与文明所起的作用不亚于希腊文化。 第一,当蛮族人入侵欧洲大陆并毁坏了一切古 代文明之后,是中世纪的人们重新开始了新的 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乃至文学的构建; 第二,是基督教文化发展和促成了西方以“逻 格斯中心”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形成; 第三,是中世纪的欧洲发展起来了近代社会所 需要的社会文化基础; 第四,中世纪再造了文学和艺术的多种新的形 式。
1、教会文学
是指以基督教教会的文人学者为创作主体, 以宣扬基督教教义为创作目的的文学。 教会文学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基本主 题是宣传基督教教义,宣扬神的权威,鼓 吹原罪观念、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 体裁多样,种类繁多:圣经故事、圣徒 传、祷告文、圣者言行录、梦幻故事、奇 迹故事、宗教戏剧等。
特殊的作品
但丁的政治生涯




家庭:但丁家庭很早就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归 尔夫党的重要成员。 青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但丁是归尔夫党的积极政 治活动家,曾被选为佛罗伦萨的行政官之一。 流放:但丁一心要保持佛罗伦萨的独立和自由, 不肯接受教皇的支配,最后以终身被流放而告终。 客死他乡:但丁在流放中一直没有向教皇支持的 佛罗伦萨反动势力屈服,于1321年客死在拉文纳。

《列那狐传奇》

主人公列那狐机警绝伦,诡计多端,凭着 智力和谎言捉弄国王和贵族,同时也欺压 山羊、公鸡等弱小的动物。列那狐的机智 与狡猾,预兆着一个新阶级的诞生,即商 业资产阶级的诞生。狡黠第一次成为审美 对象。

列那狐和伊桑格兰狼之间的斗争是故事中 的主要情节线索。故事中充满对愚昧无知 的封建君主、横暴的贵族以及教会僧侣的 讽刺。
(3) 市 民 文 学
取材:取材于现实生活, 充满乐观精神。 主要内容:揭露、抨击封 建主和僧侣的残暴、贪婪、 愚蠢,特别是大力和集中 赞美了市民的勇敢、机智、 聪敏和乐观,即人在中世 纪的新形象和新风貌。 语言质朴幽默,风格生动 活泼。

①韵文故事。代表作有法国的《驴的遗 嘱》和《农民医生》等。 ②长篇叙事诗。代表市民文学的最高成 就,主要作品有法国的《列那狐传奇》 和《玫瑰传奇》等。 ③抒情诗。以法国的吕特博夫和维庸为 代表。 ④戏剧。其前身是宗教剧。主要形式有 道德剧、傻子剧和笑剧。法国笑剧《巴 特兰律师》是其代表。
三部论著



《论俗语》:是研究与拉丁文相对立的各区域方言 的著作,但丁认为要综合各地区俗语的优点,提炼 成一种“光辉的俗语”。《论俗语》为意大利民族 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飨宴》:是第一部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写成的作品, 但丁向读者介绍自己的诗歌和古今科学文化知识, 认为它们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故名《飨宴》。 《帝制论》:提出政教平等、分离的观点,反对教 会干涉政治。对欧洲的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产 生了深远影响。雪莱称但丁是“第一个宗教改革 家。”
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


题材: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 的故事是骑士传奇最常见的题 材。 内容:亚瑟王被描写成封建社 会中一个有作为的君王。他在 卡美罗特城堡中的大厅里,设 有一张巨大的圆桌,周围设 100个座位,凡是建有赫赫功 勋的骑士均可占一席位,从而 引出了许多骑士冒险行侠的故 事。 影响:对后来的英国文学乃至 欧洲文学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列那狐做了坏事,它也“忏悔”,并且认为 “应该爱上帝超乎一切,爱同胞如自己”,但 是,一旦它面对世界上无数美好的东西,它就 丢失了自己的一切“善念”,因为“我听见那 班教士牧师们所说的,全与他们所想、所做的 不同,于是我也学说谎。谎话在国王的宫中最 流行,爵爷、贵妇、教士、文人都在说谎。我 必须也哄骗说谎。……永远说真话的人,在现 在的世界上是不能通行的。” 在艺术上承袭了伊索寓言以动物喻人的传统。

《贝 奥 武 甫》



地位:《贝奥武甫》是 流传迄今欧洲最早而又 最为完整的一部史诗。 形成:盎格鲁-撒克逊 人于公元5、6世纪由大 陆向不列颠岛迁移时带 来了这个传说,经过 200多年的口头流传, 于8世纪用中古英语写 成。 内容:它反映的是北欧 人民氏族社会阶段在大 陆的生活。
《罗兰之歌》



形成:形成于11世纪末, 现存最古手抄本产生于 12世纪,1837年始被发 现。 长度:全诗共4002行。 内容:记叙法兰西国王 查理出兵西班牙,征讨 异教徒阿拉伯人。 人物:罗兰是诗中爱国 忠君、立下不朽功勋的 英雄。
民间谣曲
俄罗斯的英雄歌谣:伊里亚。 以英国的“罗宾汉谣曲”最为著名, 塑造了一批以罗宾汉为首的杀富济 贫的侠客好汉,表现其侠义行为和 反抗精神。
诗集《新生》
Βιβλιοθήκη 题材:但丁的创作开端是与一个叫贝娅特丽丝的 女子分不开的。但丁少年时期曾经对少女贝娅特 丽丝产生了爱情,她早逝以后,但丁把在1283年 以来所写的31首献给她的抒情诗用散文连缀起来, 取名《新生》出版。 思想:这部作品歌颂了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表 现出了反对禁欲主义的情绪。 艺术:艺术上深受“温柔的新体”诗派的影响, 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地位:被认为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剖露 作者最隐秘的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但其中也 带有中世纪文学的神秘色彩。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

公元476年 西罗马帝国的 灭亡,标志着 古代欧洲奴隶 制社会的终结 和封建社会, 即中世纪(中 古)历史时期 的到来。
历史分期



封建社会初期:5——11世纪,封建社会形成 封建社会中期:12——14世纪,封建社会全盛 封建社会末期:15——17中叶,封建社会衰亡, 资本主义产生
(1) 史 诗、谣曲
中世纪史诗可分为两大类: 中世纪早期的英雄史诗:是氏族社会末 期形成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流传 于后世的主要有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 奥武甫》、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 之歌》(仅存68行片断)、冰岛人的《埃 达》和“萨迦”(意为“话语”)、芬兰 人的《卡列瓦拉》(又名《英雄国》)等。

就文学而言,最后一个阶段欧洲近代资本 主义文学已经开始萌芽以至兴起,故不包 括在中古文学范围之内。中世纪欧洲文学 乃指封建社会初期和中期文学发展情况。
一、文化历史背景和基本特点

以罗马天主教会为核心,以拉丁语为书面语言、 以封建采邑制度为社会体制。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
所灭,不少日耳曼人的部族,例如 法兰克人,亦开始皈依基督宗教。
2、 世俗文学



史诗和谣曲:表现氏族社会晚期以及中世纪 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感情。 骑士文学:表现中世纪特有的骑士生活和骑 士风貌,将爱情和冒险作为描写的主要题材, 肯定现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承继了古代文 化精神,背离了禁欲主义。 市民文学:将笔触指向城市市井生活和市态 人情,具有较强的反封建意义。 三种文学样式:实是表现着中世纪世俗文学 对人认识和表现的三个向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