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7.2 现场试验
尽量在相同的或相似的条件下对样
本进行检测。
对研究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统一调
查方法,统一判断标准。
四、常见的偏倚
在现场试验中,最常见的偏倚是无 应答偏倚和失访偏倚。如果在一次研究 中,无应答者的比例较高,就会对研究 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应尽可能地提高 应答率。
影响应答率的因素主要有: ①研究对象对研究目的不了解; ②盲法失败; ③调查内容不合适; ④研究对象身体不佳; ⑤研究对象外出等。
察比较某种疾病的发生情况。
三、设计与实施
1、研究现场的选择
(1) 所进行试验的单位或社区人口应 相对稳定,流动性小,人口的数量和特征 能满足研究的要求。
(2) 在进行预防措施效果评价时,应 选择具有较高而稳定发病率的地区,以保 证在试验结束时,试验组有足够的病人, 便于进行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3) 要求研究对病人产生的利益大于社 会和科学的利益;
4) 病人有权同意或拒绝参加研究;
5) 研究中,一旦发现危害性超过所 得利益,应该立即终止研究。
(3) 可接受性:
影响可接受性的因素很多,如该措施 的副作用、研究人员的态度、研究对象的 文化水平、以及对研究的认识等等。
(4) 简便易行: (3) Nhomakorabea知干预措施对其有害的人群不 能作为研究对象。
(4) 选择高依从性的人群作为研究对 象。
3.样本量的估计
样本量过小,会降低研究的效力,得不 出研究的结果;
样本量过大,则导致不必要的人力、 物力、时间的浪费。
估计样本量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为: ①某疾病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 ②试验组与对照组某些特征差异的大小; 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和检验效力(1-β); ④拟采用单测或双测检验等。
4.随机化选择研究对象
一、随机抽样,它使总体中的每个个 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作为研究对象;
二、随机分组,即所有的研究对象都 有同等的概率被分到试验组或对照组。
常用的随机化分组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简单随机分组:
(2)分层随机分组:
(3)整群随机分组:
5.安慰剂的使用
图7—1表示本研究的原理。
随机抽样
随机分配
社区人群
试验人群
干预措施 干预组
安慰剂 对照组
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
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
图7-1 现场试验设计原理
二、适用范围
1、用于人群中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评价。如预防接种、药物预防效果、健
康教育的效果评价等等。
2、用于疾病的病因学研究。如人为
地消除或控制某种可疑致病因素后,观
8.现场试验中常用的指标
(1)评价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
1)有效率:有效率;治疗有效例数/治疗的总例 数X100%
2)治愈率:治愈率:治愈人数胎疗例数X100%
3)N年生存率:N年存活的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 病例数X100%
(2)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 1)保护率:
保护率= 对照组发病率—试验组发病率 对照组发病率
安慰剂可分为二种。
一、消极安慰剂:它是一种外表形状 与所试药物相似,但用后机体不会产生对 研究有影响作用的物质。在现场试验中, 一般对照组均使用消极安慰剂,以保证盲 法的使用。
二、积极安慰剂:它又叫标准药,是 指具有明确的、公认的疗效而且最常使用 的一种处理或干预措施。
6、研究中的人为干预措施
第二节 现场试验
现场试验,又称人群试验或干预试
验。它是以社区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按照设计原理可分为随机化对照试验 和类试验两种类型。
一、基本原理
现场试验是指在一个社区人群中随 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研究对象随机 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试验组以一定 的干预措施,而不给对照组以措施或仅 施予安慰剂,然后,同时追踪并比较两 组人群的结局,用以判断某措施的效果。
2)效果指数:
X100%
效果指数= 对照组发病率
试验组发病率
X100%
9.研究中的标准化问题
(1)研究方法的标准化:
在现场试验研究中,所使用的物理的、 化学的、生物的检测方法都需要明确的规 定和详细的说明,所使用的问卷也应该尽 可能地标准化。
(2)诊断标准和观察指标的标准化:
现场试验为大样本的人群研究,不易 开展操作复杂的检测工作,加之经费、时 间的限制,要求所实施的措施简便易行, 通过短期培训即能掌握。
(5) 经济:
任何一项研究都有其固定的经费。在 研究中,所实施措施的选择应本着有效、 经济的原则,尽可能用较少费用获得较大 的利益。
7.观察指标的确定
在现场试验中,对疾病的诊断标准应 该明确,并且尽可能地标准化。最好使用 国内或国际上统一的分类标准或诊断标准, 以便与他人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各种观察 指标应客观、统一。
(3)测量方法的标准化:
在同一研究中,要求尽量使用同一
厂家、同一品牌及同一批号的试剂。
在研究开始前对各种检测仪器应该
进行校正。
(3)在评价疫苗效果时,应选择近 期内未发生过该病流行的地区。
(4)应具有一定的医疗条件,卫生 保健机构健全,各种常规登记记录较为 完善。
(5)当地领导重视,政府支持,群 众的依从性高。
2.研究对象的选择
(1) 从干预可能有效的人群中选择研 究对象。
(2) 选择预期发病率较高的人群作为 研究对象。
人为的干预措施应符合下列条件:
(1)安全:
现场试验属实验性研究的一种,它必 须对研究群组施予干预措施。这种措施应 首先保证对人安全、无害。
(2)符合伦理:
1) 研究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具备有良好的 实验室条件、动物实验基础及充分的科学 文献知识;
2) 研究计划必须提交伦理委员会审查;
(1)特异性:
观察指标应具有相对高的特异性。
如:粪便中查找蛔虫卵以作为体内
蛔虫感染的指标。
(2)要有时间界限:
观察指标应有明确的时间界限。
(3)可测量性:
观察指标应能测量。一般认为,定量指标 优于定性指标,对于定性指标也应尽可能地 量化。
(4)可重复性:
观察指标所测量的现象必须能重复出 现,而不是偶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