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版药剂学 第十四章气雾剂

第七版药剂学 第十四章气雾剂

第十四章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本章主要内容
•气雾剂的定义 •气雾剂的组成 •气雾剂的制备
•气雾剂的质量检查
•喷雾剂和粉雾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气雾剂
第三节 喷雾剂
第四节 粉雾剂
第一节
概述
1、定义:气雾剂 (aerosol)、喷雾剂 (sprays)与粉雾剂(powder aerosols) 是药物经特殊的给药装置给药后,药物进入呼
2.按相数分类
由抛射剂的气相和药物与抛射 剂形成的均匀液相所组成,即 溶液型气雾剂。
①二相气雾剂
指混悬型气雾剂与乳剂型气雾剂。
在气-液-固中,气相是抛射剂所产生的蒸 ②三相气雾剂 气、液相是抛射剂,固相是不溶性药粉 在气-液-液中,气相是抛射剂,两种不溶 性液体形成两相,分为O/W型和W/O型。
粉雾剂(powder aerosols for inhalation)
系指微粉化药物或与载体以胶囊、泡囊或 多剂量贮库形式,采用特制的干粉吸入装置, 由患者主动吸入雾化药物至肺部的制剂,又称 干粉末吸入剂(dry powder inhalers,DPI)
1.弹簧杆
2.主体
3.致孔针 4.不锈钢弹簧节 5.药物胶囊 6.扇叶推进器
第二节

气雾剂
气雾剂 (aerosol)系指将含药溶液、乳 状液或混悬液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 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密闭容器中 制成的制剂。使用时借抛射剂的压力将 内容物定量或非定量地喷出,药物喷出 多为雾状气溶胶,其雾滴一般小于50μm。 气雾剂可在呼吸道、皮肤或其他腔道起 局部和全身作用。

抛射剂(propellents)是喷射药物的动力, 有时兼有药物的溶剂作用。多为液化气。
抛射剂的要求:在常温下的蒸气压应大于 大气压;应无毒、无致敏反应和刺激性; 惰性,不与药物等发生反应;不易燃烧、 不易爆炸;无色、无臭、无味;价廉易得。

1.抛射剂分类
(1)氢氟烷烃类(HFA) 产生原因:环保 常见品种:四氟乙烷,七氟丙烷,主要用于 目前是最合适的氟里昂替代品,它 吸入型气雾剂。 进展:国外已有10多种含氢氟烃类的气雾剂 候变暖的影响明显低于氯氟烷烃,并且 产品上市,非氟氯烷烃类是目前国际社会中研 究的热点。 其在人体内残留少,毒性小。
吸道深部,腔道黏膜或皮肤发挥全身或局部作
用的一种给药系统。
气雾剂:借助抛射剂产生的压力将药物从容器中喷出。
如硝酸甘油气雾剂(心绞痛)、如复方可乐定气雾剂(降压)、 利多卡因气雾剂(局部止痛)等。
喷雾剂:借助手动机械泵将药物喷出。
如复方萘甲唑啉喷雾剂(局部炎症)。
粉雾剂:固体粉末,由患者主动吸入。
如沙丁胺醇粉雾剂(哮喘)。
五、气雾剂的质量评价
1.安全、漏气检查; 2.每瓶总揿次与每揿主药含量; 3.雾滴粒度分布检查; 4.喷射速度和喷出总量; 5.无菌;
6.微生物限度。
半自动液体灌装机
半自动抛射剂灌装机
半自动封口机
半自动微型液体灌装机
半自动微型抛射剂灌装机
冷冻剂灌装机
组合式全自动灌装线
第三节 一、概述
外相蒸发
气相(P)
W: 水(+D) 液相(W/O) O: P(+D)
液流
油相(外)
水相(内)
②.三相气雾剂(三类)
③混悬型
喷出物为细粉状 --粉末气雾剂
气相(P) S: D 液相(S/O) O: P
外相蒸发
烟雾状
3.按医疗用途分类
要求药物能溶于呼吸器官的 分泌液中,否则刺激肺部, 甚至引起肺炎。
肺泡到毛细血管转运距离极短。
肺部的酶活性较胃肠道低。
无胃肠道苛刻的酸碱环境。
二、药物在呼吸系统分布的影响因素: 1.呼吸的气流 药物粒子的沉积与呼吸的气流、呼吸频率、肺活
量等有关,粒子的沉积量与呼吸量成正比,与呼吸频
率成反比。呼吸气流速度太大不利于细粒沉积。
2.微粒的大小:
粒子太粗,沉积上呼吸道,吸收少而慢。
2、抛物剂的用量

气雾剂的喷射能力的强弱决定于抛射剂的用量 及自身蒸气压。
一般说来,用量大,蒸气压高,喷射击能力强, 反之则弱。 一般采用混合抛射剂,通过调整用量和蒸气 压来达到调整喷射能力的目的。


抛物剂的用量

抛射剂的用量与气雾剂的种类、用途有关, 有以下3种情况:
–抛射剂在处方中用量一般20%~70% –抛射剂所占比重大的,雾滴粒径小。 –全身作用的吸入气雾剂:1~5um为宜,抛射剂用
喷雾剂概述
3.用途:多用于舌下、鼻腔黏膜给药、体 表
4.常用附加剂:溶剂、抗氧剂、表面活性 剂
喷雾剂概述
5.质量要求: (1)溶液型要澄明;乳剂型应分散均匀;混悬型要 稳定; (2)所加附加剂应无刺激性、毒性 (3)吸入喷雾剂雾滴应< 10 um,其中多数< 5 um (4)烧伤、创伤用喷雾剂应无菌操作或灭菌。 (5)应储存阴凉处
丙烷、正丁烷和异丁烷 (4)压缩惰性气体 CO2 N2 NO等
高压、爆炸!
1.抛射剂分类
(5)二甲醚(DME)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或压缩液体,具有
易燃性不能用于定量吸入气雾剂。
替代氟利昂的新型抛射剂。
优点:惰性;无腐蚀性,无致癌性,低毒性;压
力适宜;对极性和非极性物质有高度溶解性;水 溶性好,尤其适用于水溶性的气雾剂;对环境的 污染小;混合能够获得不燃性物质
(1)生产成本高; (2)由于其有制冷效应,多次使用于受伤 皮肤上可引起不适与刺激; (3)氟氯烷烃抛射剂在一定浓度对心脏又 致敏性,造成心律失常。而且不环保。
二、气雾剂的分类
1、按分散系统分类分为:
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
2、按气雾剂组成分类(按容器中存在的相数) (1)两相气雾剂(气相和液相); (2)三相气雾剂(气相、液相、固相或液相) 3、按医疗用途分类分为:
(3)乳剂型气雾剂
–抛射剂的一般用量为8%~10%
–产生泡沫的性状取决于抛射剂的性质
和用量。 –抛射剂蒸气压高且用量大时,产生有 黏稠性和弹性的干泡沫; –抛射剂的蒸气压低而用量少时,产生 柔软的湿泡沫。
(二)药物与附加剂
1、药物
–液体、固体药物均可制备气雾剂。 –呼吸系统用药较多,还有心血管系统用药、

生产环境、用具和整个操作过程应避免 微生物的污染。
压灌法
制法:
先将药液在室温下灌入容器内,再将阀门装上轧紧 ,然后压入抛射剂。
特点: 设备简单,不需要低温操作,抛射剂损失少,生产 速度慢。适合含水的药物。
冷灌法
制法: 先将冷却药液灌入容器内,随后加入已冷却的 抛射剂,立即将阀门压紧。
特点: 速度快,抛射剂损失少,不适合含水品,不适 合乳剂(结冰)。
一、气雾剂的特点
1.气雾剂的主要优点:
(1)具有速效和定位作用; (2)药物密闭于容器中,能保持药物清洁无 菌状态,并能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3)使用方便,药物可避免胃肠道的破坏和 肝脏的首过效应; (4)可以用定量阀门准确控制剂量。
(5)外用气雾剂使用时对创面的机械刺激小。
一、气雾剂的特点
2. 气雾剂的缺点
按相组成分类:
①二相气雾剂
溶液型
气相(P)
抛射剂的蒸气
液相(P+D)抛射剂+药物形成的溶液
②.三相气雾剂(三类)
①O/W 乳剂型 喷射为泡沫状 -- 泡沫气雾剂
内相蒸发
O: P(+D) 液相(O/W) W: 水(+D)
气相(P)
泡沫状
油相(内)
水相(外)
②.三相气雾剂(三类) ② W/O乳剂型--------喷射时为液流
解痉药、烧伤用药。 –多肽类药物的气雾剂给药系统研究较多。
2、附加剂
–为制备质量稳定的气雾剂常加入的附加剂:
潜溶剂润湿剂、乳化剂、稳定剂; –必要时还加入矫味剂、防腐剂。
(三)耐压容器
1、玻璃容器
–化学性质稳定,但耐压和耐撞击性差。 –需在容器外裹一层塑料防护层。
2、金属容器
–耐压性强,但对药液不稳定。
粒子吸湿性大不利于吸收,因为呼吸道的湿度很高。
4.其他因素 制剂的处方组成、给药装置的结构 直接影响药物雾滴或粒子的大小和性质、 粒子的喷出速度等,进而影响药物的吸 收。因此,应选择适宜的抛射剂和用量、 设计合理给药装置,保证用药效果。 此外,将药物制成脂质体、微球或 固体脂质纳米粒用于吸入给药,达到缓 释效果。
1.含义:
喷雾剂
指含药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填充于
特制的装置中,使用时借助手动泵的压力、 高压气体、超声振动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 以雾状等形态喷出的制剂。
第三节
2.分类:
喷雾剂
–按使用方法:单剂量、多剂量 –按雾化原理:喷射喷雾剂、超声喷雾剂 –按用药途径:吸入喷雾剂、外用喷雾剂 –按定量与否:定量喷雾剂、非定量喷雾剂 –按分散系统: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
粒子太细,随呼气排出,肺沉积率很低。
吸入型气雾剂:0.5-5微米较好 迅速全身作用:0.5-1微米更好 肺部局部吸收:3-10微米
3.药物性质:
小分子化合物可由肺泡囊直接吸收,大分子难以由 肺泡囊吸收。
脂溶性药物经脂质双分子膜扩散吸收,小部分由小 孔吸收。所以油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吸收速度快。
气雾剂(aerosol) 粒径:50μm以下 喷出状态:细雾状气溶胶、烟雾状、泡沫 状或细流 治疗作用:局部作用:皮肤、腔道 全身作用:肺部吸入吸收
喷雾剂(spray置中,使用时借助手动泵的压力、高压 气体、超声振动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呈雾状物 释出,用于肺部吸入或直接喷至腔道黏膜、皮 肤及空间消毒的制剂。
①呼吸道吸入用气雾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