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浅析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浅析

I摘要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

生态旅游一产生,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年增长率达20%-25%。

近20年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天人合一的游憩方式,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行业的实践,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思维革命,正日益受到各国旅游业界和生态学界的重视而风靡全
世界。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旅游业中最新的国际流行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文浅谈了生态旅游的发展背景与发展模式,从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生态旅游未来的发展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依赖于各地的自身背景,与自然资源等先天性还有后天人们的
环保意识与V-J云功等息息相关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前提,生态旅游业是各地政府和旅客青睐的产业。

生态旅游又保护自然环境又维护当地人民生活,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只要天时地利人和。

生态旅游的发展肯定有非常广阔健康的前景。

关键词: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技术创
1引言
当今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及其丰富,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森林资源和海洋资源的破坏减少、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
矛盾日益突出。

这些资源问题、环境�1�7�1�7题和生态问题等产生的一系列危机使人们的环境意识开始提高。

为了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开始思考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渗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前提,生态旅游业是各地政府和旅客青睐的产业。

生态旅游又保护自然环境又维护当地人民生活,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各具特
色的生态旅游。

虽然生态旅游的实践在不断地进行,但是针对我国目前的生态旅游开发,许多专家和学者仍存有异议。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应当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的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
然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知的高层�1�7�1�7的旅游活动。

首先,在开发
经营上,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应该在科学技术的密切参与下运作,要求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必须要对所处地区生态系统的特点非常了解,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知识。

其次,在市场方面,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要求参与者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

并且生态旅游市场多在偏远、生态系统脆弱地区,这决定了生态旅游消费远远高于一般的大众旅游消费。

因此,参加生态旅游的旅游者多是文化程度较高、环保意识强的经济富裕者,与大众旅游形成了明显反差。

而目前我国很多生态旅游实践并没有达到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着重强调了生态旅游
2 一、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旅游与环境这个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问题早在70年代初就引起了旅游界的注意,但是
3 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探究
生态系统的对象主要是相对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所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生态旅游系统主要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环境两大部分。

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成为组成生态旅游的主要吸引物,也为各种开发模式提供发展了基础,良好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的目的地。

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开发较早也较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等地区。


据生态旅游依托的类型划分,中国目前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有: 1)以山岳为基础的开发模式,如五岳、佛教名山等表。

2)以湖泊为基础的开发模式,如长白山天池、青海湖等。

3)以森林为基�1�7�1�7的开发模式,如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

4)以草原为基础的开发模式,如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5)以海洋为基础的开发模式,如广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红树林海岸等。

6)以冰雪为基础的开发模式,如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吉林延边长白山等。

7)以徒步探险为基础的开发模式,如西藏珠穆朗玛峰、罗布泊沙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


然,还有很多的其他的发展模式,比如民族风情,野生动物景观,气候环境等, 都有待进一步开发,深入区分。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4 三、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
生态旅游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
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
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有利于自然与�1�7�1�7化资源的保护。

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

但目前生态旅游的发展势头也不是太好,主要是人们的环境保护的意识还是不够强烈,生态旅游势在必行,但也少不了国家还有各地方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全民
参与。

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地区也都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可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立法保护生态环境,也可以制定依据各地环境的发展计划和战略,更要加大旅游环保等的宣传工作,不
可忽视当地人民的切身和长远的利益,并大力发展科技,开发各种技术
保障旅游资源的正确利用和管理。

有很多国家都对进入生态旅游区的游客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利用专业技术对废弃物做最最环保的处理,如
节约水资源,废弃物分类回收利用等,研发可生物降解的材料等等。

总之。

�1�7�1�7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也可以忽略生态旅游的发展。

一切以技术为依托,健康地发展。

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可以有效地结合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对旅游产业的深度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促进作
用。

不可忽略的是目前发展生态旅游业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开拓思路,创新思想, 以保护环境,生态发展为己任,保障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在生态旅游区的管理方面,应该加强管理审批和环境管理。

例如,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报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1�7�1�7部门批准。

特别要重视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加强环境管理。

以自然保护区为例,针对生态旅游的环境管理可以分阶段进行,在立项阶段的环境管理、施工期环境管理以及运营后的生态监测和后评估,不同阶段的环境管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5 结束语
虽然环保观念逐渐渗透人心,但我国人民的环境意识总体还是很淡薄,有关管理法规也还很不健全,有很多政府财力物力有限,还有政府及人民的观念未转变,发展体制也会有缺陷等等等不利因素,我国生态旅游虽发展速度快,却有着很多问题,有的地方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部分被保护导致部分被破坏、有的地方资源还面临着退化的危险。

开发生态旅游,不可避免面临不同程度的开发与保护、速度与质量,模式与形式、资源与客源、人民素质与发展求等等矛盾,生态�1�7�1�7�1�7游产业发展虽前景广阔, 却面临着严峻挑战。

希望国家与政府制定此方
面的发展战略,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使我国的旅游资源真正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造福千秋万代。

7 参考文献
[1]陈景. 河北太行山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探讨[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 年02期
[2]王玉. 论生态旅游的效应[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年01期
[3]张凌云.
[4]卜文娟. 生态旅游社区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D]. 浙江工商大学. 2011年
[5]周桂兰;白丽;杜雪. 整合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建设国有固阳林场生态游乐区的设想
[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0 年01期
[6]尹弘. 云南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类型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2006年
[7] 闫晓春. 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景区发展研究[D]. 青岛大学. 2007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