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带答案

2017-2018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带答案

2017-2018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初二(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3分)2017年6月北京国际设计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二十四节气”标识系统设计,以期通过现代设计的手段,尝试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与发展.下面四幅作品分别代表“立春”、“芒种”、“白露”、“大雪”,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3分)科学家可以使用冷冻显微术以高分辨率测定溶液中的生物分子结构,使用此技术测定细菌蛋白结构的分辨率达到0.22纳米,也就是0.000 000 000 22米.将0.000 000 000 2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22×10﹣9B.2.2×10﹣10C.22×10﹣11D.0.22×10﹣83.(3分)下列各式中,能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是()A.x2﹣2x﹣2 B.x2+1 C.x2﹣4x+4 D.x2+4x+14.(3分)化简分式的结果是()A. B. C. D.5.(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M,N,P,Q的位置如图所示.若直线y=kx经过第一、三象限,则直线y=kx﹣2可能经过的点是()A.点M B.点N C.点P D.点Q6.(3分)已知=,则的值为()A.7 B.C.D.7.(3分)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点D,E.若△ABC的周长为22,BE=4,则△ABD的周长为()A.14 B.18 C.20 D.268.(3分)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有四个格点A,B,C,D,以其中一个点为原点,网格线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其余三个点中存在两个点关于一条坐标轴对称,则原点可能是()A.点A B.点B C.点C D.点D9.(3分)某中学为了创建“最美校园图书屋”,新购买了一批图书,其中科普类图书平均每本书的价格是文学类图书平均每本书价格的 1.2倍.已知学校用12000元购买文学类图书的本数比用这些钱购买科普类图书的本数多100本,那么学校购买文学类图书平均每本书的价格是多少元?设学校购买文学类图书平均每本书的价格是x元,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B.=+100C.=D.=﹣10010.(3分)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y1=ax与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交于点P.下面有四个结论:①a<0;②b<0;③当x>0时,y1>0;④当x<﹣2时,y1>y2.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二、填空题(本题共25分,第13题4分,其余每小题3分)11.(3分)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12.(3分)点P(3,4)关于y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13.(4分)计算:(1)()2=;(2)÷=.14.(3分)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DEF.要使△ABC≌△DEF,则需要再添加的一个条件是.(写出一个即可)15.(3分)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B=6,AD是BC边上的中线.点E在AC边上,且∠EDA=30°,则直线ED与AB的位置关系是,ED的长为.16.(3分)写出一个一次函数,使得它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②图象经过点(,﹣4).答:.17.(3分)如图,在Rt△ABC中,∠B=90°.(1)作出∠BAC的平分线AM;(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BAC的平分线AM与BC交于点D,且BD=3,AC=10,则△DAC的面积为.18.(3分)小芸家与学校之间是一条笔直的公路,小芸从家步行前往学校的途中发现忘记带阅读分享要用的U盘,便停下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接到电话后,带上U盘马上赶往学校,同时小芸沿原路返回.两人相遇后,小芸立即赶往学校,妈妈沿原路返回家,并且小芸到达学校比妈妈到家多用了5分钟.若小芸步行的速度始终是每分钟100米,小芸和妈妈之间的距离y与小芸打完电话后步行的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妈妈从家出发分钟后与小芸相遇,相遇后妈妈回家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米,小芸家离学校的距离为米.三、解答题(本题共27分,第19、23题每小题6分,其余每小题6分)19.(6分)分解因式:(1)5a2+10ab;(2)mx2﹣12mx+36m.20.(5分)老师所留的作业中有这样一个分式的计算题:+,甲、乙两位同学完成的过程分别如下:甲同学:+=+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乙同学:+=+第一步=2x﹣2+x+5 第二步=3x+3 第三步老师发现这两位同学的解答都有错误.请你从甲、乙两位同学中,选择一位同学的解答过程,帮助他分析错因,并加以改正.(1)我选择同学的解答过程进行分析.(填“甲”或“乙”)该同学的解答从第步开始出现错误,错误的原因是;(2)请重新写出完成此题的正确解答过程.+.21.(5分)如图,在△ABC中,点D在AC边上,AE∥BC,连接ED并延长交BC 于点F.若AD=CD,求证:ED=FD.22.(5分)解分式方程:+=.23.(6分)已知一次函数y=kx+b,当x=2时y的值为1,当x=﹣1时y的值为﹣5.(1)在所给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2)求k,b的值;(3)将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求所得到新的函数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四、解答题(本题共18分,第24题5分,第25题6分,第26题7分)24.(5分)阅读材料:课堂上,老师设计了一个活动:将一个4×4的正方形网格沿着网格线划分成两部分(分别用阴影和空白表示),使得这两部分图形是全等的,请同学们尝试给出划分的方法.约定:如果两位同学的划分结果经过旋转、翻折后能够重合,那么就认为他们的划分方法相同.小方、小易和小红分别对网格进行了划分,结果如图1、图2、图3所示.小方说:“我们三个人的划分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将小红的整个图形(图3)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划分方法与我的划分方法(图1)是一样的,应该认为是同一种方法,而小易的划分方法与我的不同.”老师说:“小方说得对.”完成下列问题:(1)图4的划分方法是否正确?答:.(2)判断图5的划分方法与图2小易的划分方法是否相同,并说明你的理由;答:.(3)请你再想出一种与已有方法不同的划分方法,使之满足上述条件,并在图6中画出来.25.(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1:y=3x+1与y轴交于点A.直线l2:y=kx+b与直线y=﹣x平行,且与直线l1交于点B(1,m),与y轴交于点C.(1)求m的值,以及直线l2的表达式;(2)点P在直线l2:y=kx+b上,且PA=PC,求点P的坐标;(3)点D在直线l1上,且点D的横坐标为a.点E在直线l2上,且DE∥y轴.若DE=6,求a的值.26.(7分)在△ABC中,∠A=60°,BD,CE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且BD,CE交于点F.(1)如图1,用等式表示BE,BC,CD这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小东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BE+CD=BC.他发现先在BC上截取BM,使BM=BE,连接FM,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证明CM=CD即可.①下面是小东证明该猜想的部分思路,请补充完整:ⅰ)在BC上截取BM,使BM=BE,连接FM,则可以证明△BEF与全等,判定它们全等的依据是;ⅱ)由∠A=60°,BD,CE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可以得出∠EFB=°;…②请直接利用ⅰ),ⅱ)已得到的结论,完成证明猜想BE+CD=BC的过程.(2)如图2,若∠ABC=40°,求证:BF=CA.【附加题】解答题(本题共12分,每小题0分)27.基础代谢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能量消耗.在身高、年龄、性别相同的前提下(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利用某基础代谢估算公式,根据体重x(单位:kg)计算得到人体每日所需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y(单位:Kcal),且y 是x的函数.已知六名身高约为170cm的15岁男同学的体重,以及计算得到的他们每日所需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如下表所示:学生编号A B C D E F体重x(kg)5456606367701596163117011753.51823.51876每日所需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y(Kcal)请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随着体重的增加,人体每日所需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若一个身高约为170cm的15岁男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他每日所需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为1792Kcal,则估计他的体重最接近于;A.59kgB.62kgC.65kg D.68kg(3)当54≤x≤70时,下列四个y与x的函数中,符合表中数据的函数是.A.y=x2B.y=﹣10.5x+1071 C.y=10x+1101 D.y=17.5x+651.28.我们把正n边形(n≥3)的各边三等分,分别以居中的那条线段为一边向外作正n边形,并去掉居中的那条线段,得到一个新的图形叫做正n边形的“扩展图形”,并将它的边数记为a n.如图1,将正三角形进行上述操作后得到其“扩展图形”,且a3=12.图3、图4分别是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的“扩展图形”.(1)如图2,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用较粗的虚线画有一个正方形,请在图2中用实线画出此正方形的“扩展图形”;(2)已知a3=12,a4=20,a5=30,则图4中a6=,根据以上规律,正n边形的“扩展图形”中a n=;(用含n的式子表示)(3)已知=﹣,=﹣,=﹣,…,且+++…+=,则n=.【附加题】解答题(本题8分)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1:y=x+b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且点C的坐标为(4,﹣4).(1)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用含b的式子表示)(2)当b=4时,如图所示.连接AC,BC,判断△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3)过点C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l2,点P在直线l2上.当﹣5<b<4时,在直线l1平移的过程中,若存在点P使得△ABP是以AB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纵坐标.2017-2018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初二(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3分)2017年6月北京国际设计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二十四节气”标识系统设计,以期通过现代设计的手段,尝试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与发展.下面四幅作品分别代表“立春”、“芒种”、“白露”、“大雪”,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正确.故选:D.2.(3分)科学家可以使用冷冻显微术以高分辨率测定溶液中的生物分子结构,使用此技术测定细菌蛋白结构的分辨率达到0.22纳米,也就是0.000 000 000 22米.将0.000 000 000 2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22×10﹣9B.2.2×10﹣10C.22×10﹣11D.0.22×10﹣8【解答】解:0.000 000 000 22=2.2×10﹣10,故选:B.3.(3分)下列各式中,能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是()A.x2﹣2x﹣2 B.x2+1 C.x2﹣4x+4 D.x2+4x+1【解答】解:由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x2﹣4x+4=(x﹣2)2故选:C.4.(3分)化简分式的结果是()A. B. C. D.【解答】解:=,故选:B.5.(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M,N,P,Q的位置如图所示.若直线y=kx经过第一、三象限,则直线y=kx﹣2可能经过的点是()A.点M B.点N C.点P D.点Q【解答】解:∵直线y=kx经过第一、三象限,∴直线y=kx﹣2平行直线y=kx,且经过(0,﹣2),观察图象可知直线y=kx﹣2不经过点N、P、Q,∴直线y=kx﹣2经过点M,故选:A.6.(3分)已知=,则的值为()A.7 B.C.D.【解答】解:∵=,∴y=2x,∴==.故选:C.7.(3分)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点D,E.若△ABC的周长为22,BE=4,则△ABD的周长为()A.14 B.18 C.20 D.26【解答】解:∵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DB=DC,BC=2BE=8,∵△ABC的周长为22,∴AB+BC+AC=22,∴AB+AC=14,∴△ABD的周长=AD+BD+AB=AD+CD+AB=AB+AC=14,故选:A.8.(3分)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有四个格点A,B,C,D,以其中一个点为原点,网格线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其余三个点中存在两个点关于一条坐标轴对称,则原点可能是()A.点A B.点B C.点C D.点D【解答】解:如图所示:原点可能是D点.故选:D.9.(3分)某中学为了创建“最美校园图书屋”,新购买了一批图书,其中科普类图书平均每本书的价格是文学类图书平均每本书价格的 1.2倍.已知学校用12000元购买文学类图书的本数比用这些钱购买科普类图书的本数多100本,那么学校购买文学类图书平均每本书的价格是多少元?设学校购买文学类图书平均每本书的价格是x元,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B.=+100C.=D.=﹣100【解答】解:设学校购买文学类图书平均每本书的价格是x元,可得:,故选:B.10.(3分)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y1=ax与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交于点P.下面有四个结论:①a<0;②b<0;③当x>0时,y1>0;④当x<﹣2时,y1>y2.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解答】解:因为正比例函数y1=ax经过二、四象限,所以a<0,①正确;一次函数y2=x+b经过一、二、三象限,所以b>0,②错误;由图象可得:当x>0时,y1<0,③错误;当x<﹣2时,y1>y2,④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共25分,第13题4分,其余每小题3分)11.(3分)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x≠1.【解答】解:当分母x﹣1≠0,即x≠1时,分式有意义.故答案是:x≠1.12.(3分)点P(3,4)关于y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3,4).【解答】解:点P(3,4)关于y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3,4).故答案为:(﹣3,4).13.(4分)计算:(1)()2=;(2)÷=.【解答】解:(1)()2=;故答案为:;(2)÷=×=.故答案为:.14.(3分)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DEF.要使△ABC≌△DEF,则需要再添加的一个条件是∠A=∠D(或BC=EF或∠ACB=∠F).(写出一个即可)【解答】解:可添加条件∠A=∠D,理由:∵在△ABC和△DEF中,,∴△ABC≌△DEF(ASA);可添加条件BC=EF,理由:∵在△ABC和△DEF中,,∴△ABC≌△DEF(SAS);可添加条件∠ACB=∠F,理由:∵在△ABC和△DEF中,,∴△ABC≌△DEF(AAS);故答案为:∠A=∠D(或BC=EF或∠ACB=∠F).15.(3分)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B=6,AD是BC边上的中线.点E在AC边上,且∠EDA=30°,则直线ED与AB的位置关系是平行,ED的长为3.【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D是BC边上的中线.∠EDA=30°,∴∠DAE=∠EDA=30°,∠EDC=∠C=60°,∴AE=DE=EC,∵AD是BC边上的中线.∴DE是△ABC的中位线,∴DE∥AB,DE=AB=3,故答案为:平行;3.16.(3分)写出一个一次函数,使得它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②图象经过点(0,﹣4).答:y=﹣x﹣4.【解答】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y随x的增大而减小,∴k<0,则可取k=﹣1,可令x=0,y=﹣4,∴b=﹣4,∴y=﹣x﹣4,故答案为:0;y=﹣x﹣4.17.(3分)如图,在Rt△ABC中,∠B=90°.(1)作出∠BAC的平分线AM;(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BAC的平分线AM与BC交于点D,且BD=3,AC=10,则△DAC的面积为15.【解答】解:(1)∠BAC的平分线AM如图所示;(2)作DF⊥AC于F.∵DA平分∠BAC,DB⊥BA,DF⊥AC,∴DB=DF=3,=•AC•D F=×10×3=15,∴S△DAC故答案为15.18.(3分)小芸家与学校之间是一条笔直的公路,小芸从家步行前往学校的途中发现忘记带阅读分享要用的U盘,便停下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接到电话后,带上U盘马上赶往学校,同时小芸沿原路返回.两人相遇后,小芸立即赶往学校,妈妈沿原路返回家,并且小芸到达学校比妈妈到家多用了5分钟.若小芸步行的速度始终是每分钟100米,小芸和妈妈之间的距离y与小芸打完电话后步行的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妈妈从家出发8分钟后与小芸相遇,相遇后妈妈回家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60米,小芸家离学校的距离为2100米.【解答】解:当x=8时,y=0,故妈妈从家出发8分钟后与小芸相遇,当x=0时,y=1400,∴相遇后18﹣8=10分钟小芸和妈妈的距离为1600米,1600÷(18﹣8)﹣100=60(米/分),∴相遇后妈妈回家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60米;1600+(23﹣18)×100=2100(米),∴小芸家离学校的距离为2100米.故答案为:8;60;2100.三、解答题(本题共27分,第19、23题每小题6分,其余每小题6分)19.(6分)分解因式:(1)5a2+10ab;(2)mx2﹣12mx+36m.【解答】解:(1)原式=5a(a+2b)(2)原式=m(x2﹣12x+36)=m(x﹣6)220.(5分)老师所留的作业中有这样一个分式的计算题:+,甲、乙两位同学完成的过程分别如下:甲同学:+=+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乙同学:+=+第一步=2x﹣2+x+5 第二步=3x+3 第三步老师发现这两位同学的解答都有错误.请你从甲、乙两位同学中,选择一位同学的解答过程,帮助他分析错因,并加以改正.(1)我选择甲同学的解答过程进行分析.(填“甲”或“乙”)该同学的解答从第一步开始出现错误,错误的原因是在通分时,两个分式没有按分式的基本性质运算;(2)请重新写出完成此题的正确解答过程.+.【解答】解:(1)我选择甲同学的解答过程进行分析.该同学的解答从第一步开始出现错误,错误的原因是在通分时,两个分式没有按分式的基本性质运算;(2)+=+==.故答案为:甲,一,在通分时,两个分式没有按分式的基本性质运算.21.(5分)如图,在△ABC中,点D在AC边上,AE∥BC,连接ED并延长交BC 于点F.若AD=CD,求证:ED=FD.【解答】解:∵AE∥BC∴∠EAC=∠DCF∵∠ADE和∠CDF是对顶角∴∠ADE=∠CDF∵∴△AED≌△CFD∴ED=FD22.(5分)解分式方程:+=.【解答】解:去分母得:5(x﹣3)+2=x+3∴5x﹣15+2=x+3∴x=4经检验:x=4是原分式方程的解23.(6分)已知一次函数y=kx+b,当x=2时y的值为1,当x=﹣1时y的值为﹣5.(1)在所给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2)求k,b的值;(3)将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求所得到新的函数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解答】解:(1)函数图象如图所示,(2)将当x=2,y=1;x=﹣1,y=﹣5分别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得:,解得.(3)由(2)可得,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2x﹣3.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可得y=2x+1,令y=0,则x=﹣;令x=0,则y=1,∴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0)和(0,1).四、解答题(本题共18分,第24题5分,第25题6分,第26题7分)24.(5分)阅读材料:课堂上,老师设计了一个活动:将一个4×4的正方形网格沿着网格线划分成两部分(分别用阴影和空白表示),使得这两部分图形是全等的,请同学们尝试给出划分的方法.约定:如果两位同学的划分结果经过旋转、翻折后能够重合,那么就认为他们的划分方法相同.小方、小易和小红分别对网格进行了划分,结果如图1、图2、图3所示.小方说:“我们三个人的划分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将小红的整个图形(图3)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划分方法与我的划分方法(图1)是一样的,应该认为是同一种方法,而小易的划分方法与我的不同.”老师说:“小方说得对.”完成下列问题:(1)图4的划分方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2)判断图5的划分方法与图2小易的划分方法是否相同,并说明你的理由;答:相同.(3)请你再想出一种与已有方法不同的划分方法,使之满足上述条件,并在图6中画出来.【解答】解:(1)图4中,阴影部分与空白部分面积不相同,∴阴影部分与空白部分面积不全等,∴图4的划分方法不正确,故答案为:不正确;(2)图5的划分方法与图2小易的划分方法相同,理由:图5经过旋转、翻折后能够与图2重合.故答案为:相同;(3)如图6所示:25.(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1:y=3x+1与y轴交于点A.直线l2:y=kx+b与直线y=﹣x平行,且与直线l1交于点B(1,m),与y轴交于点C.(1)求m的值,以及直线l2的表达式;(2)点P在直线l2:y=kx+b上,且PA=PC,求点P的坐标;(3)点D在直线l1上,且点D的横坐标为a.点E在直线l2上,且DE∥y轴.若DE=6,求a的值.【解答】解:(1)把B(1,m)代入y=3x+1中,得到m=3+1=4,∴B(1,4),∵y=kx+b与直线y=﹣x平行,∴k=﹣1,把B(1,4),代入直线y=﹣x+b中,得到4=﹣1+b,b=5,∴直线l2的解析式为y=﹣x+5,m=4;(2)∵C(0,5),A(0,1),PA=PC,∴点P的纵坐标为3,∴3=﹣x+5,x=2,∴P(2,3).(3)由题意D(a,3a+1),E(a,﹣a+5),∵DE=6,∴|3a+1﹣(﹣a+5)|=6,解得a=或﹣.26.(7分)在△ABC中,∠A=60°,BD,CE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且BD,CE交于点F.(1)如图1,用等式表示BE,BC,CD这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小东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BE+CD=BC.他发现先在BC上截取BM,使BM=BE,连接FM,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证明CM=CD即可.①下面是小东证明该猜想的部分思路,请补充完整:ⅰ)在BC上截取BM,使BM=BE,连接FM,则可以证明△BEF与△BMF全等,判定它们全等的依据是SAS;ⅱ)由∠A=60°,BD,CE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可以得出∠EFB=60°;…②请直接利用ⅰ),ⅱ)已得到的结论,完成证明猜想BE+CD=BC的过程.(2)如图2,若∠ABC=40°,求证:BF=CA.【解答】解:(1)BC=CD+BE①如图1,在BC上取一点M,使BM=BE,∵BD,CE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FBC=∠ABC,∠BCF=∠ACB,在△ABC中,∠A+∠ABC+∠ACB=180°,∵∠A=60°,∴∠ABC+∠ACB=180°﹣∠A=120°,∴∠BFC=180°﹣(∠CBF+∠BCF)=180°﹣(∠ABC+∠ACB)=120°,∴∠BFE=60°;故答案为:△BMF,SAS,60;②由①知,∠BFE=60°,∴∠CFD=∠BFE=60°∵BD是∠ABC的平分线,∴∠EBF=∠MBF,在△BEF和△BMF中,,∴△BEF≌△BMF(SAS),∴∠BFE=∠BFM=60°,∴∠CFM=∠BFC﹣∠BFM=60°,∴∠CFM=∠CFD=60°,∵CE是∠ACB的平分线,∴∠FCM=∠FCD,在△FCM和△FCD中,∴△FCM≌△FCD(ASA),∴CM=CD,∴BC=CM+BM=CD+BE;(2)如图2,在△ABC中,∠A=60°,∠ABC=40°,∴∠ACB=80°,∵BD,CE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ABD=∠CBD=∠ABC=20°,∠BCE=∠ACE=∠ACB=40°,∴∠AEC=∠ABC+∠BCE=80°,∠ABC=∠BCE,∴BE=CE,在△ABC的边AB左侧作∠ABG=20°,交CE的延长线于G,∴∠FBG=∠ABD+∠ABG=40°=∠ACE.∵∠AEC=80°,∴∠BEG=80°,∴∠G=180°﹣∠ABG﹣∠BEG=80°=∠BEG=∠AEC,∴BG=BE,∴BG=CE,在△BGF和△CEA中,,∴△BGF≌△CEA,∴BF=AC.【附加题】解答题(本题共12分,每小题0分)27.基础代谢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能量消耗.在身高、年龄、性别相同的前提下(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利用某基础代谢估算公式,根据体重x(单位:kg)计算得到人体每日所需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y(单位:Kcal),且y 是x的函数.已知六名身高约为170cm的15岁男同学的体重,以及计算得到的他们每日所需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如下表所示:学生编号A B C D E F体重x(kg)5456606367701596163117011753.51823.51876每日所需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y(Kcal)请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随着体重的增加,人体每日所需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若一个身高约为170cm的15岁男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他每日所需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为1792Kcal,则估计他的体重最接近于C;A.59kgB.62kgC.65kg D.68kg(3)当54≤x≤70时,下列四个y与x的函数中,符合表中数据的函数是D.A.y=x2B.y=﹣10.5x+1071 C.y=10x+1101 D.y=17.5x+651.【解答】解:(1)由表格中的数据知,随着体重的增加,人体每日所需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增大.故答案是:增大;(2)∵1753.5<1792<1823.5∴63<x<67.观察选项,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3)当x=56时,A.y=x2=562=3136>1631,故错误;B.y=﹣10.5x+1071=﹣10.5×56+1071=483<1631,故错误;C.y=10x+1101=10×56+1101=1661>1631,故正确D.y=17.5x+651=17.5×56+651=1631,故正确.故选:D.28.我们把正n边形(n≥3)的各边三等分,分别以居中的那条线段为一边向外作正n边形,并去掉居中的那条线段,得到一个新的图形叫做正n边形的“扩展图形”,并将它的边数记为a n.如图1,将正三角形进行上述操作后得到其“扩展图形”,且a3=12.图3、图4分别是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的“扩展图形”.(1)如图2,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用较粗的虚线画有一个正方形,请在图2中用实线画出此正方形的“扩展图形”;(2)已知a3=12,a4=20,a5=30,则图4中a6=42,根据以上规律,正n边形的“扩展图形”中a n=n(n+1);(用含n的式子表示)(3)已知=﹣,=﹣,=﹣,…,且+++…+=,则n=99.【解答】解:(1)如图所示:(2)图4中a6=6×7=42,根据以上规律,正n边形的“扩展图形”中a n=n(n+1);(用含n的式子表示)(3)∵=﹣,=﹣,=﹣,…,且+++…+=,∴﹣=,解得n=99.故答案为:42,n(n+1);99.【附加题】解答题(本题8分)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1:y=x+b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且点C的坐标为(4,﹣4).(1)点A的坐标为(﹣2b,0),点B的坐标为(0,b);(用含b的式子表示)(2)当b=4时,如图所示.连接AC,BC,判断△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3)过点C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l2,点P在直线l2上.当﹣5<b<4时,在直线l1平移的过程中,若存在点P使得△ABP是以AB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纵坐标.【解答】解:(1)对于直线y=x+b,令x=0,得到y=b,令y=0,得到x=﹣2b,∴A(﹣2b,0),B(0,b)故答案为(﹣2b,0),(0,b);(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b=4,∴A(﹣8,0),B(0,4),∵C(4,﹣4),∴AB==4,BC==4,AC==4,∴AB=BC,∵AB2+BC2=(4)2+(4)2=160,AC2=160,∴AB2+BC2=AC2,∴∠ABC=90°,∴△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①如图2中,当AB=AP,∠BAP=90°,设直线l2交x轴于N.∵OA=2OB,设OB=m,则OA=2m,由△AOB≌△PNA,可得AN=OB=m,PN=OA=2m,∴ON=3m=4,∴m=,∴PM=,∴P(4,﹣).②如图3中,当AB=AP′,∠BAP′=90°时,设OB=m,OA=2m,由△AOB≌△P′NA,可得AN=OB=m,P′N=OA=2m,∵ON=4=2m﹣m,∴m=4,∴P′N=8,∴P′(4,8),③如图3中,当AB=PB,∠ABP=90°时,同法可得P(4,﹣12).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坐标为(4,﹣)或(4,8)或(4,﹣12).附赠:初中数学考试答题技巧一、答题原则大家拿到考卷后,先看是不是本科考试的试卷,再清点试卷页码是否齐全,检查试卷有无破损或漏印、重印、字迹模糊不清等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