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一、选择题1.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 (cm )与所挂重物的质量x (kg )有下面的关系,那么弹簧总长y (cm )与所挂重物x (kg )之间的关系式为( )A .y=0.5x+12B .y=x+10.5C .y=0.5x+10D .y=x+12 【答案】A【解析】分析:由上表可知12.5-12=0.5,13-12.5=0.5,13.5-13=0.5,14-13.5=0.5,14.5-14=0.5,15-14.5=0.5,0.5为常量,12也为常量.故弹簧总长y (cm )与所挂重物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详解:由表可知:常量为0.5;所以,弹簧总长y (cm )与所挂重物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0.5x+1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关系,关键在于根据图表信息列出等式,然后变形为函数的形式.2.已知过点()2?3,-的直线()0y ax b a =+≠不经过第一象限.设s a 2b =+,则s 的取值范围是( )A .352s -≤≤-B .362s -<≤-C .362s -≤≤-D .372s -<≤- 【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过点()2?3,-的直线()0y ax b a =+≠不经过第一象限, ∴0{023a b a b <≤+=-.∴23b a =--. ∵s a 2b =+,∴4636s a a a =--=--.由230b a =--≤得399333662222a a a ≥-⇒-≤⇒--≤-=-,即32s ≤-. 由0a <得3036066a a ->⇒-->-=-,即6s >-. ∴s 的取值范围是362s -<≤-.考点:1.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2.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3.不等式的性质.3.如图,函数4y x =-和y kx b =+的图象相交于点()8A m-,,则关于x 的不等式()40k x b ++>的解集为( )A .2x >B .02x <<C .8x >-D .2x <【答案】A【解析】【分析】 直接利用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出m 的值,再利用函数图象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解:∵函数y =−4x 和y =kx +b 的图象相交于点A (m ,−8),∴−8=−4m ,解得:m =2,故A 点坐标为(2,−8),∵kx +b >−4x 时,(k +4)x +b >0,则关于x 的不等式(k +4)x +b >0的解集为:x >2.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正确利用函数图象分析是解题关键.4.函数k y x=与y kx k =-(0k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 A . B . C . D .【答案】C【解析】分k>0和k<0两种情况确定正确的选项即可.【详解】当k:>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一次函数的图象交 y 轴于负半轴,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A 选项错误,C 选项符合;当k<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一次函数的图象交y 轴于正半轴,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减小,B. D 均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熟记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已知点M (1,a )和点N (3,b )是一次函数y =﹣2x+1图象上的两点,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 )A .a >bB .a =bC .a <b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k <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解答.【详解】解:∵k =﹣2<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3,∴a >b .故选A .【点睛】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求解更简便.6.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21k x k x b <+的不等式的解为( ).A .1x >-B .2x <-C .1x <-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 求关于x 的不等式12k x b k x +>的解集就是求:能使函数1y k x b =+的图象在函数2y k x =的上边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详解】解:能使函数1y k x b =+的图象在函数2y k x =的上边时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1x <-. 故关于x 的不等式12k x b k x +>的解集为:1x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 ax b =+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 kx b =+在x 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在矩形ABCD 中,2AB =,3BC =,动点P 沿折线BCD 从点B 开始运动到点D .设运动的路程为x ,ADP ∆的面积为y ,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当03x ≤≤时,3y =,当35x <<时,()131535222y x x =⨯⨯-=-+,由此即可判断.【详解】由题意当03x ≤≤时,3y =,当35x <<时,()131535222y x x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用分类讨论是扇形思考问题.8.某班同学从学校出发去太阳岛春游,大部分同学乘坐大客车先出发,余下的同学乘坐小轿车20分钟后出发,沿同一路线行驶.大客车中途停车等候5分钟,小轿车赶上来之后,大客车以原速度的107继续行驶,小轿车保持速度不变.两车距学校的路程S (单位:km )和大客车行驶的时间t (单位:min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学校到景点的路程为40km ;②小轿车的速度是1km /min ;③a =15;④当小轿车驶到景点入口时,大客车还需要10分钟才能到达景点入口.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各个小题中的结论是否正确,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由图象可知,学校到景点的路程为40km ,故①正确,小轿车的速度是:40÷(60﹣20)=1km /min ,故②正确,a =1×(35﹣20)=15,故③正确,大客车的速度为:15÷30=0.5km /min ,当小轿车驶到景点入口时,大客车还需要:(40﹣15)÷10(0.5)7⨯﹣(40﹣15)÷1=10分钟才能达到景点入口,故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9.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a byx-=,其中ab<0,a、b为常数,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以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位置确定a、b的大小,看是否符合ab<0,计算a-b确定符号,确定双曲线的位置.【详解】A.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得a>0,交y轴负半轴,则b<0,满足ab<0,∴a−b>0,∴反比例函数y=a bx-的图象过一、三象限,所以此选项不正确;B.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二、四象限,得a<0,交y轴正半轴,则b>0,∴a −b<0,∴反比例函数y=a b x-的图象过二、四象限, 所以此选项不正确; C.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得a>0,交y 轴负半轴,则b<0,满足ab<0,∴a −b>0,∴反比例函数y=a b x-的图象过一、三象限, 所以此选项正确; D.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二、四象限,得a<0,交y 轴负半轴,则b<0,满足ab>0,与已知相矛盾所以此选项不正确;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解题关键在于确定a 、b 的大小10.已知正比例函数0()y mx m =≠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那么一次函数y mx m =-的图象大致是如图中的(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由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即可得出m <0,再由m <0、−m >0即可得出一次函数y mx m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对照四个选项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正比例函数y =mx (m≠0)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m <0,∴一次函数y =mx−m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k <0,b >0⇔y =kx +b 的图象在一、二、四象限”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经过点B (﹣2,0)的直线y =kx +b 与直线y =4x +2相交于点A (﹣1,﹣2),4x +2<kx +b <0的解集为( )A .x <﹣2B .﹣2<x <﹣1C .x <﹣1D .x >﹣1【答案】B【解析】【分析】 由图象得到直线y=kx+b 与直线y=4x+2的交点A 的坐标(-1,-2)及直线y=kx+b 与x 轴的交点坐标,观察直线y=4x+2落在直线y=kx+b 的下方且直线y=kx+b 落在x 轴下方的部分对应的x 的取值即为所求.【详解】∵经过点B (﹣2,0)的直线y =kx +b 与直线y =4x +2相交于点A (﹣1,﹣2),∴直线y =kx +b 与直线y =4x +2的交点A 的坐标为(﹣1,﹣2),直线y =kx +b 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B (﹣2,0),又∵当x <﹣1时,4x +2<kx +b ,当x >﹣2时,kx +b <0,∴不等式4x +2<kx +b <0的解集为﹣2<x <﹣1.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ax+b 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 在x 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12.若一次函数(2)1y k x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 )A .2k <B .2k >C .0k >D .k 0<【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的增减性来确定(k-2)的符号,从而求得k 的取值范围.【详解】∵在一次函数y=(k-2)x+1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2>0,∴k >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在直线y=kx+b (k≠0)中,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3.如图,过点1(1,0)A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2y x =于点1B ;点2A 与点O 关于直线11A B 对称;过点2(2,0)A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2y x =于点2B ;点3A 与点O 关于直线22A B 对称;过点3A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2y x =于点3B ;按3B 此规律作下去,则点n B 的坐标为( )A .(2n ,2n-1)B .(12n -,2n )C .(2n+1,2n )D .(2n ,12n +)【答案】B【解析】【分析】 先根据题意求出点A 2的坐标,再根据点A 2的坐标求出B 2的坐标,以此类推总结规律便可求出点n B 的坐标.【详解】∵1(1,0)A∴11OA =∵过点1(1,0)A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2y x =于点1B∴()11,2B∵2(2,0)A∴22OA =∵过点2(2,0)A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2y x =于点2B∴()12,4B∵点3A 与点O 关于直线22A B 对称∴()()334,0,4,8A B以此类推便可求得点A n 的坐标为()12,0n -,点B n 的坐标为()12,2n n -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点的规律题,掌握坐标点的规律、轴对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1,在Rt △ABC 中,∠ACB=90°,点P 以每秒1cm 的速度从点A 出发,沿折线AC -CB 运动,到点B 停止.过点P 作PD ⊥AB ,垂足为D ,PD 的长y (cm )与点P 的运动时间x (秒)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当点P 运动5秒时,PD 的长是( )A .1.5cmB .1.2cmC .1.8cmD .2cm【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 由图2知,点P 在AC 、CB 上的运动时间时间分别是3秒和4秒,∵点P 的运动速度是每秒1cm ,∴AC=3,BC=4.∵在Rt △ABC 中,∠ACB=90°,∴根据勾股定理得:AB=5.如图,过点C 作CH ⊥AB 于点H ,则易得△ABC ∽△ACH . ∴CH AC BC AB =,即AC BC 3412CH CH AB 55⋅⨯=⇒==. ∴如图,点E (3,125),F (7,0). 设直线EF 的解析式为y kx b =+,则123k b {507k b =+=+, 解得:3k 5{21b 5=-=.∴直线EF 的解析式为321y x 55=-+. ∴当x 5=时,()3216PD y 5 1.2cm 555==-⨯+==. 故选B .15.一辆慢车和一辆快车沿相同的路线从A 地到B 地,所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快车追上慢车需6小时;②慢车比快车早出发2小时;③快车速度为46km/h ;④慢车速度为46km/h ; ⑤A 、B 两地相距828km ;⑥快车从A 地出发到B 地用了14小时 A .2个 B .3个C .4个D .5个【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图形给出的信息求出两车的出发时间,速度等即可解答. 【详解】解:①两车在276km 处相遇,此时快车行驶了4个小时,故错误. ②慢车0时出发,快车2时出发,故正确.③快车4个小时走了276km ,可求出速度为69km/h ,错误. ④慢车6个小时走了276km ,可求出速度为46km/h ,正确.⑤慢车走了18个小时,速度为46km/h ,可得A,B 距离为828km ,正确. ⑥快车2时出发,14时到达,用了12小时,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看图手机信息的能力,注意快车并非0时刻出发是解题关键.16.某班同学在研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实验记录得到相应的数据如下表: 砝码的质量x/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指针位置y/cm2 345677.57.57.5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通过(0,2)和(100,4)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再对比图象中的折点即可选出答案. 【详解】解:由题干内容可得,一次函数过点(0,2)和(100,4).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 x +b ,代入点(0,2)和点(100,4)可解得,k=0.02,b=2.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0.02x +2.显然当y=7.5时,x =275,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17.如图所示,已知()121,,2,2A y B y ⎛⎫ ⎪⎝⎭为反比例函数1y x=图象上的两点,动点(),0P x 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当AP BP -的值最大时,连结OA ,AOP ∆的面积是 ( )A .12B .1C .32D .52【答案】D 【解析】 【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A ,B 的坐标,然后连接AB 并延长AB 交x 轴于点P ',当P 在P '位置时,PA PB AB -=,即此时AP BP -的值最大,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 的解析式,从而求出P '的坐标,进而利用面积公式求面积即可. 【详解】 当12x =时,2y = ,当2x =时,12y = ,∴11(,2),(2,)22A B .连接AB 并延长AB 交x 轴于点P ',当P 在P '位置时,PA PB AB -=,即此时AP BP -的值最大.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 , 将11(,2),(2,)22A B 代入解析式中得122122k b k b ⎧+=⎪⎪⎨⎪+=⎪⎩解得152k b =-⎧⎪⎨=⎪⎩ , ∴直线AB 解析式为52y x =-+. 当0y =时,52x = ,即5(,0)2P ',115522222AOPA SOP y '∴=⋅=⨯⨯=. 故选:D .【点睛】何时取最大值是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掌握待定系数法以及找到AP BP解题的关键.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点是轴上一动点,要使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刚好落在轴上,则此时点的坐标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过C作CD⊥AB于D,先求出A,B的坐标,分别为(4,0),(0,3),得到AB的长,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C平分∠OAB,得到CD=CO=n,DA=OA=4,则DB=5-4=1,BC=3-n,在Rt△BCD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n的方程,解方程求出n即可.【详解】过C作CD⊥AB于D,如图,对于直线,当x=0,得y=3;当y=0,x=4,∴A(4,0),B(0,3),即OA=4,OB=3,∴AB=5,又∵坐标平面沿直线AC折叠,使点B刚好落在x轴上,∴AC平分∠OAB,∴CD=CO=n,则BC=3-n,∴DA=OA=4,∴DB=5-4=1,在Rt△BCD中,DC2+BD2=BC2,∴n2+12=(3-n)2,解得n=,∴点C 的坐标为(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直线y=kx+b ,(k≠0,且k ,b 为常数),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是原来的相反数;关于y 轴对称,纵坐标不变,横坐标是原来的相反数;关于原点轴对称,横、纵坐标都变为原来的相反数.也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和勾股定理.19.已知直线11:l y k x b =+与直线22:l y k x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不等式12k x b k x +>的解集为( )A .1x <B .1x >C .2x >D .0x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可知直线l 1:y=k 1x+b 与直线l 2:y=k 2x 的交点是(1,2),从而可以求得不等式12k x b k x +>的解集. 【详解】 由图象可得,12k x b k x +>的解集为x <1,故选:A . 【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问题.20.一次函数y=(m ﹣2)x n ﹣1+3是关于x 的一次函数,则m ,n 的值为( ) A .m≠2,n=2 B .m=2,n=2C .m≠2,n=1D .m=2,n=1【答案】A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一次函数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一次函数y=(m-2)x n-1+3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n-1=1,m-2≠0,解得:n=2,m≠2.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正确把握系数和次数是解题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