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网络优化方法

无线网络优化方法

以保证边界的连续性。这个阶段的主要目 标是优化中心小区的邻小区表、切换关系, 确认本地覆盖范围。
由于在这个阶段整个网络中的基站没
有完全建立,可能大区域的干扰情况不够 真实,此时FER/容量指标可能比较乐观, 干扰情况也不真实,因此系统干扰留在全 域优化阶段完成。
通过空载导频测量和加载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范围测
试可确定覆盖范围盲区、切换区域、多重 导频覆盖区域、以及有负载情况下的小区 收缩特性。
第11章 无线网络优化方法
11.1
CDMA网络优化概述
11.2
TD-SCDMA 网络优化
11.3
小结
本章内容
CDMA网络优化的基本概念、基本 原理和目的
CDMA网络优化的一般过程和具体 过程
TD-SCDMA网络优化的特点、过 程和主要性能指标
TD-SCDMA网络优化的主要特征
本章重点
CDMA网络优化的基本原理、方法 和主要过程
测试路线的选择可以是一条或多条, 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 穿越尽可能多的基站;
② 包含网络覆盖区的主要道路;
③ 在测试路线上车辆能以不同的速度 行驶;
④ 包含不同的电波传播环境;
2.网络优化工作存在的困难
(1)单一的规划预测已无法满足城 区实际的需要
(2)无线电传播的复杂性,使实测 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3)进行网优,必须从用户角度去 检测改进网络质量
(4)有效地控制覆盖,是提高网络 质量的关键
在控制覆盖上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① 控制无线覆盖与设备合理配置、话 务分布均衡、干扰抑制之间存在十分密切 的关系。控制好覆盖面和切换带,可以在 无线覆盖与话务均衡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 点。
优化后,邻小区和切换参数最终确定,
硬件配置变化也定义完毕,网络准备进行 验收测试。
11.1.5 网络优化的具体步骤
1.系统的初始设计模型 2.单一基站的初始优化
(1)基站设备调试 (2)环境噪声测试 (3)基站工作验证
3.多个基站有载条件下的网络优 化
(1)网络故障诊断监视 (2)网络优化测试
3.全域优化
通过上一个阶段的优化后,系统中的 盲区和切换区域基本确定,此时把所有小 区激活,开始进行系统优化。
它在一簇完整的站点中对天线和RF参 数在更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最后的优化,所 有站点都使用OCNS(正交信道噪音源) 仿真前向链路业务。对覆盖和切换有一个 新的了解,同时要解决系统范围的干扰问 题。
2.小区局域优化
在某特定区域的基站安装完成,并且 保证所有BTS正确安装、校准,各种软硬 件、配置和传输正确时,可以进行小区局 域优化。
对局部区域的要求是:这个区域应该
有至少一个中心小区带有两层环绕小区, 以提供足够的前向信道干扰并能在中心小 区和第一层环绕小区附近产生实际的切换 边界。
不同区域之间大致需要一列重叠小区,
11.1.3 网络优化的工具
在CDMA系统的网络优化中,主要用 到如下一些工具:
(1)Smartsam Plus
(2)车台诊断监视器(Mobile Diagnostic Monitor,MDM)
(3)OPAS(Office Propagation Analysis System)
(4)NETPLAN(Network prediction and design tools)
11.1.1 网络优化的目的
1.对现有资源的挖潜
(1)现有设备的挖掘 (2)无线资源的挖潜
2.网优考察的几项指标
(1)通话质量考核 (2)接通率、拥塞率与掉话率 (3)网络覆盖情况 (4)全网总话务量与每线话务量 (5)单位频点与设备所服务的用户 数
11.1.2 网络优化的现状
1.当前的分析方法和测试手段
② 控制覆盖,根本的方法是进行大量 的实测工作,掌握下行及上行的信号强度。
(5)国外昂贵的测试软硬件,限制 了网调工作的深入进行
3.进行无线实测的重要性
(1)无线实测的重要性
无线测试从内容上可分为两种情况, 即通话测试和无线频谱测试。
(2)地理信息概念引入的优点 (3)地理信息引入的可行性探讨
11.1.4 网络优化的过程
设计一个CDMA网络时,会有许多因 素影响预测的准确性,如传播模式、数字 地图数据库的质量、话务量分布等。网络 安装以后,需要进行无线优化,确保网络 符合设计时的性能标准。
为了减少割接前小区调试所需的时间
和周期,可以把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即单个基站配置确认、小区局域优化和全 系统范围内的优化(或叫全域优化),每 个阶段完成不同的任务。
TD-SCDMA网络优化的特点和过 程
TD-SCDMA网络优化的主要特征
学习本章目的和要求
了解CDMA网络优化的基本原理和 基本过程
熟悉CDMA网络优化的一般流程 掌握TD-SCDMA网络优化的特点 和主要过程
熟悉TD-SCDMA网络优化的主要 特征
了解网络优化的发展趋势
11.1 CDMA网络优化概述
在CDMA系统空中接口中,有许多关 键参数的设置只有建议值,而具体的数值 则要根据当地传播环境、负载情况等条件 进行调整。
(1)天线下倾角 (2)天线类型
① 水平波束宽度考虑因素 ② 前后比考虑因素 ③ 垂直波束宽度考虑因素 ④ 上旁瓣考虑因素
(3)切换门限 (4)搜索窗口
图11-1 各种导频集流程图
(1)分析方法
上行数据方面,多采用话务统计报告 进行分析,缺点是无法进行故障定位,无 法查找到存在缺陷的路段。
下行数据方面,多采用频谱测量结果 进行分析,缺点是过于关心信号覆盖情况, 忽略了通话效果和数据的分析。
目前缺乏一种将上行与下行信息结合 进行分析的分析方法和系统平台。
(2)测试手段
无线方面,主要利用频谱分析仪或类 似的仪表进行分析,对实地通话效果测试 分析不够;同时在数据记录以及分析方面, 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与分析体系。
1.单个基站配置确认
(1)基站经纬度 (2)系统间的互干扰 (3)分集接收天线间距
(4)天线高度和方位角 (5)天线阻挡 (6)其他测试
通过对以上参数的核查,应得出下列 结论:
(1)所有BTS正确安装、校准;
(2)网络所运行的频谱上没有其他 系统工作;
(3)网络使用稳定,即所有需要的 扇区均在空中能完成基本的呼叫处理 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