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诗歌鉴赏之描写抒情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之描写抒情手法


• 2、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 3、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 4、 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

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
• 5、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间接抒情
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 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 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叙事抒情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托物言志
• 一、阅读下列诗歌,说说它们主要用了哪些抒情方式。
• 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景来抒发情感;借景抒情,这就是间接抒情。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通过 用典来抒发情感:这就是间接抒情。
• “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直接抒情。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 又疑惑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这个细 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虽然写 了很多,但仍疑惑和担心言犹未尽、意有未达, “又开封”验证,将浓浓亲情推向至极。
虚实结合
•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 •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
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 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 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虚: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借助虚无的境界来反衬 现实。叫以虚象显实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 一个虚象。诗云:霓为衣兮风为马“ “仙之人兮列如麻” 等。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 反衬 • 是用与主要事物相反
或相对的事物作陪衬 以突出主要事物的手 法,
•如 • “以乐景写哀, • “以哀景写乐” • “以动衬静” • “以静衬动”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 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 ①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 此诗乃当时所作。
请简析诗的结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诗人抒 发情感起着怎样的作用? 答案 结句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点出手法)。因为 离别在即,所以诗人在饯别宴会上听到的作为助兴的 音乐越是悦耳,内心就越是感到一种难舍和难受(结 合诗句分析)。这种以喜相送反衬悲离的结句,渲染 了诗人与当地民众的深情厚谊(表达效果)。
描写
远近
观景角度
高低
(方位顺序) 上下
描写
点面
角度 绘景角度 视、听、味、触 (感官方面) 嗅觉(形声色味) 白描
正面
细节
(直接描写) 描写
描写
渲染
手法
动静
侧面
烘托
(间接描写) 衬托
虚实
返回目录
•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 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白描
• 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 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它的特 点是对景物粗线条勾勒,不加铺 陈和修饰。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 牛羊”
• 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 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 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 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 正衬,是用相类似的事物作为陪衬以充分反映主 要事物。以美好的景物来衬乐,以凄苦的景物来 衬哀,或以次要的人物来衬主要人物。

枫桥夜泊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月落”、“乌啼”、“霜满天”入诗,点染一 幅凄冷悲凉的秋江夜泊图,衬托出游客悲苦的心 境和凄切的羁旅之愁。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 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雕栏玉 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 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表达故国凄凉, 物是人非之感。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 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今霄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 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 高挂柳梢。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
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 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二、阅读下面诗歌说说用了那几种抒情方式。 • 蜀 相 杜甫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通过写
表达技巧
①表达方式:记叙、抒情、议论、描写。
抒情有的直接(直抒胸臆),有的间接(借物抒情、 融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
②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
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③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象征、比衬、烘托、
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等。
•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 的具体描绘和刻画,一般 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细节描写,白描手法等。
实:“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
事、实境。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 势;
•《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
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等。
衬托
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 相似的或相反的事物作为陪衬 的一种修辞方式。分为正衬和 反衬两种。
• 抒情:表达作者强 烈的爱憎、好恶、 喜怒、哀乐等主观 感情。抒情方式, 主要有两种,一是 直接抒情,二是间 接抒情。
表达技巧之一抒情手法
• 1、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 也叫直抒胸臆.
• 例如:上邪!我欲与你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