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ppt课件

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ppt课件

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
·
1
提纲
慢性病干预基础知识 慢性病的监测工具 健康干预过程的监测与记录 健康干预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
2
慢性病干预基础知识
慢性病现状 常见的慢性病 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 慢性病干预流程 慢性病主要干预手段 常见的慢性病的干预
·
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
1998年全世界约60%的死亡和43%的疾 病负担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NCD)造成。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承受着NCD的最大 影响,1998年77%的NCD死亡发生在发展中 国家,在由此而引起的全球疾病负担中, 85%由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承受。
慢病造成的疾病负担从1990年的47.4%上升为 68.7%。
·
5
中国居民健康状况
疾病谱改变
五十年代,平均寿命仅38岁,造成死亡的疾病主 要有: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脑 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六十年代,平均寿命57岁。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统 计.
进入二十一世纪,平均寿命67.8岁,疾病谱发生了 根本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老年慢性退行性疾 成为死亡头号杀手。
体育活动、经济状况等。 相关疾病史: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 症、肾脏病、血管疾病等。 基本体检:血压、身高、体重、BMI、腰围 辅助检查:血糖、血脂、血尿酸等。
·
18
风险评估
危险因素评估
普通人群 高危人群 慢性人群
·
19
健康干预
慢性病患者 慢性病高危人群 普通人群
·
20
慢性病主要干预手段
高血压既是一种疾病,又是其他心血管疾 病主要的危险因素。
·
24
高血压的并发症
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诊断治疗都很容易,可怕的 是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
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发全身小 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各 种严重的后果,成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
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有冠心病、肾病、周围动脉疾 病、中风、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在高血压的 各种并发症中,以心、脑、肾的损害最为显著。
·
11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主要是对已
患病者进行及时治疗,防止恶化,预防并 发病和伤残,促进康复和生活能力的锻炼 的预防措施。
·
12
常、冠心病、脑卒中;
2·营养代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痛风,缺铁性 贫血,骨质疏松
3·恶性肿瘤(癌); 4.精神、心理障碍; 过劳症; 强迫、焦虑;抑郁症;
医学上称为疾病的三级预防。
·
8
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主要针对
无病期,目的是采取各种消除和控制危 害健康的因素,增进健康的措施,防止 健康人发病。
开展以消除病因为主的预防措施,如免 疫接种预防传染病;改善环境、消除污 染,贯彻执行环境和劳动卫生标准和法 规等措施,预防地方病和职业病。
·
9
二级预防——也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
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中风,发生脑中风的概 率是正常血压人的7.76倍。
·
25
高血压防治的一般概念
高血压是心脑肾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有效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心环节。 据研究:
一级预防5年: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 高血压二级预防:脑卒中、冠心病、心梗发病
率下降75%。 舒张压每下降5mmHg,脑卒中发病下降4450%,冠心病减少27%。
常见的慢性病危险因素
膳食结构不合理及能量摄入过剩 体力活动不足 使用烟草 滥用酒精
——WHO
·
15
健康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
16
慢性病干预流程
1. 信息收集 2. 风险评估 3. 健康干预
·
17
信息收集
基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 劳动强度等。
危险因素:既往史、家族史、生活习惯(吸 烟、饮酒)
更年期综合症; 5 .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病等
·
13
常见的慢性病危险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
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饮食与体力 活动不足
《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全球战略》WHO2002 .5
中国
膳食不合理 、身体活动不足及吸烟是 造成多种慢性病的三大行为危险因素 。
《中国· 慢性病报告》 卫生部 2006.154
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布兰特伦总干事的报告。
·
4
慢病不仅是发达国家,而且是发展中国家的 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
WHO报告,发展中国家NCD死亡已是15岁以上 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拉丁美洲是传染病的2倍, 中国是4.5倍。
慢病己成为威胁劳动力人口健康的重要公共卫 生问题,在早卒人群中,除伤害外,肿瘤、心脑 血管疾病己上升为主死因。
·
26
高血压防治策略
全人群策略 以社区内全人群为对象,主要目标是降低人群中与高血压发
生有关的危险因素水平(如减少钠盐的摄入量、控制饮酒量、控制 体重、增加体力活动等)。主要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多渠道的健康教 育。
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以预防疾 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止复发和转为慢性疾 病。
·
10
对于致病因素不完全明确,或致病因素 经过长期作用而发生的慢性疾病,如肿 瘤、心血管病等,特别应以第二级预防 为重点。达到“三早”的根本办法,除 了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人民群众宣传医 学卫生常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医务 人员的诊断水平和发展微量、敏感实用 的诊断方法和技术外,健康人群的主观 健康检查意识急需加强,某些疾病普查、 高危人群筛检、特定人群定期健康检查 等是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
·
6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 各种健康影响因素中
慢病主要病因
60%
22 %
10% 8%
个人生活方式
•饮食、运动、吸烟等
社会因素
其他因素
遗传 占15 % 气候 占 7 %
医疗条件
不良生活方式成为健康的第一杀手
·
7
三级预防
一个人从健康(无病)到发病,从发病到 功能障碍,其发生发展都有一定规律。针 对无病期、发展期及障碍期的疾病预防,
运动干预 膳食干预 心理干预 康复干预 药物干预
·
21
常见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
高血压 糖尿病 肥胖症 痛风 慢阻肺 冠心病 恶性肿瘤
·
22
高血压
·
23
高血压的定义
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 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 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 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