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然药物化学试验讲义

天然药物化学试验讲义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武汉大学药学院2008.2.21目录天然药物化学实验须知 (1)实验一薄层板的制备 (2)实验二薄层色谱应用 (4)实验三芦丁的提取与鉴定 (7)实验四草豆蔻挥发油的提取与鉴定 (12)实验五小蘖碱的提取与鉴定(设计性实验) (14)参考文献 (16)天然药物化学实验须知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中,所用的药品、试药、试剂、溶剂大多具有挥发性、易燃、有毒、有腐蚀性、甚至爆炸性,实验操作又经常在加温、加压等情况下进行,需要各种热源、电器或其它仪器,操作不慎易造成火灾、爆炸、中毒、触电等事故。

但只要加强爱护国家财产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责任心,提高警惕,消除隐患,注意实验规则,完全可以避免一切事故的发生。

实验规则1. 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规程。

随时记录实验项目及其现象,以撰写正式实验报告。

2 .实验前应清点并检查仪器是否完整,装置是否正确,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验。

实验时不准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严禁吸烟,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并应随时注意反应情况,仪器是否漏气、破裂等。

3. 药品仪器都是国家财产,须节约爱护使用;公用物品,用后立即放归原处,以便他人使用。

不可调错瓶塞,以免污染。

器皿用后要洗刷干净。

4. 操作易燃性有机溶剂,回流、蒸馏、减压蒸馏时,不能明火直接加热,要放沸石或一端封死的毛细管。

若在加热时发现未放沸石则应冷却后再加,防止爆沸冲出。

减压系统应装有安全瓶。

加液时应停火或远离火源,勿漏气开口,冷凝水要通畅。

启封易挥发溶剂瓶盖时,脸面要避开瓶口慢慢开口,以防气体冲脸上,危机尊容。

5.有毒、腐蚀性药品应妥善保管,操作后要立即洗手。

勿沾及五官、创口及身体暴露部位,以免中毒、损伤皮肤。

6.实验中,应在通风橱中使用毒气或腐蚀性气体,必要时,可戴防护用具进行工作。

7.若将玻璃管插入塞中时,可在塞孔中涂些水或甘油等润滑剂,用布包住玻璃管使其旋转而入,防止折断割伤。

8.实验台上勿放置与实验无关物品,随时保持水槽、仪器、桌面、地面整洁。

9.实验结束时,应将门、窗、水、电、煤气关好,室内打扫干净,并清点仪器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安全防火须知1.实验室存放易燃性有机溶剂时要远离火源,存量不得超过500ml。

2.在进行易燃性有机溶剂实验时,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不可将易挥发、易燃性有机溶剂倒入水槽或废液缸内。

3.烘箱内不能烘盛有易燃性溶剂的器皿。

4.消防器材、砂箱、石棉布、灭火器等应放在方便固定的地点,不能随意移动,均应处于备用状态。

5.万一不慎着火,要沉着冷静积极抢救。

应立即切断室内电源和火源,用石棉布将着火部位盖严,使其隔绝空气而熄灭。

或视火势情况选用适当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在实验室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较好,它具有不腐蚀、不导电等优点。

实验室常见的事故如下,应予以特别注意:1.蒸馏或回流时,发现未放沸石,未等溶液冷却就补加沸石,结果溶液冲出瓶外,容易引起火灾。

2.蒸馏易燃物时,未通冷却水,大量蒸气逸出易引起火灾。

3.蒸馏易燃物时塞子漏气引起火灾。

4.用三角烧瓶做减压装置的受器,结果炸裂。

5.减压操作结束后,放气太快,使压力计冲破。

6.使用真空干燥器时,未关闭真空泵就直接开干燥器的放气阀,结果使泵内的机油被吸到干燥器中,使样品被污染等。

实验一薄层板的制备一、目的要求1 掌握各种薄层板的制备方法;2 了解各种薄层板的制备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二、制备方法1.不加粘合剂的薄层涂布法(1)氧化铝薄层将吸附剂置于薄层涂布器中,调节涂布器的高度,向前推动,即得均匀薄层,本实验主要用下述简易操作涂布薄层,取表面光滑,直径均一的玻璃棒一以,依据所制备薄层的宽度、厚度要求,在玻璃棒两端套上厚度为0.3~1mm的塑料圈或金属环,并在玻璃棒一端一定距离处套上较厚的塑料圈或金属环,以使玻璃棒向前推动时能保持平行方向,操作时,将氧化铝粉均匀地涂布在玻璃板上。

(2)纤维素薄层一般取纤维素粉1份加水约5份,在烧杯中混合均匀后,倒在玻璃板上,轻轻振动,使涂布均匀,水平放置,待水分蒸发至近干,于100±2℃干燥30~60分钟即得。

(3)聚酰胺薄层取锦纶丝(无色干净废丝即可)用乙醇加热浸泡2~3次,除去腊质等,称取洗净的锦纶丝1克,加85%甲酸5ml,在水浴上加热使溶。

再加70%乙醇6ml,继续加热使完全溶解成透明胶状溶液。

将此溶液适量倒在水平放置的,用清洁液洗净在玻璃片上,并自然向周围摊匀,使盘中的水蒸气能熏湿薄层,盘子加玻璃板盖严密,薄层放置约1小时完全固化变不透明白色,再放数小时后,再泡在水流中洗去甲酸,先在空气中晾干,后在烘箱中80℃恒温加热活化15分钟,冷后置干燥器贮存备用。

无粘合剂氧化铝薄层的简易铺层法A.调节薄层宽度、厚度的塑料圈或金属环B.防止玻棒左右滑动的固定环C.玻璃板D.氧化铝薄层2.加粘合剂薄层的涂布法(1)硅胶G薄层取硅胶G或硅胶GF1份,置烧杯中加水约3份混合均匀,放置片刻,随即用药匙取一定量;分别倒在一定大小的玻璃片上(或倒入涂布器中),推动涂布、均匀涂布成0.25~0.5mm厚度,轻轻振动玻璃板,使薄层面平整均匀,在水平位置放置,待薄层发白近干,于烘箱中100℃烘干活化0.5~1小时,冷后贮于干燥器内备用。

活化烘干温度时间可依需要调正。

一般鉴识水溶性成分或一些极性大的成分时,所用薄层板只在空气中自然干燥,不经活化即可贮存备用。

(2)硅胶(H)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薄层,取羟甲基纤维素钠0.2g,溶于25ml 水中,在水浴上加热搅拌使完全溶解*倒入烧杯中加薄层层析用硅胶(颗粒度10~40μ的约6~8g),混合成均匀的稀糊,按照硅胶G薄层涂布法制备薄层。

或取0.8%羧甲基纤维素钠10毫升,倒入广口瓶(高约10~12cm)中,然后逐步加入薄层层析用硅胶3.3克,不断振摇成均匀的稀糊,把两块载薄片面对面地合在一起,这样每片只有一面与硅胶糊接触。

使薄片浸入硅胶稀糊中,然后慢慢取出,分开二块薄片,将末粘附硅胶糊的那一面水平放在一张清洁的纸上,让自然阴干100℃下烘30分钟,冷后于干燥器内备用。

未消耗的硅胶稀糊可贮存在广口瓶加盖,以供再用。

氧化铝G薄层、氧化铝羧甲基纤维素钠薄层制备方法同上,一般所需氧化铝量比硅胶稍多。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均有预先制好的薄层板,底板用玻璃、塑料、铝片等,可按需要用划玻璃刀划割,也有用剪刀剪成所要的大小,使用方使,价格贵些。

3.特殊薄层的制备根据分离工作的特殊需要,可制以下几种特制薄层。

(1)酸、碱薄层和pH缓冲薄层为了改变吸附剂的酸碱性,以改进分离效果,可在吸附剂中加入稀酸溶液(如0.1~0.5N 草酸溶液)代替水制成酸性氧化铝薄层使用,硅胶微呈酸性,可在铺层时用稀碱溶液(如0.1~0.5N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水制成碱性的硅胶薄层,当用乙酸钠、磷酸盐等不同PH的缓冲液代替水铺层,制成一定PH缓冲的薄层。

(2)络各薄层硝酸银薄层的制法,可在吸附剂中加入5~25%硝酸银水溶液代替水制成均匀糊状,再按常法铺成薄层。

制成薄层避光阴干,于105℃活化半小时后避光贮存。

制成的薄层以不变成灰色为好,可保存三天内应用。

也可先把硝酸银用少量水溶解,再用甲醇稀释成10%溶液,把预先制好的硅胶GA薄层浸入此溶液中约1分钟,取出避光阴干按上法活化、贮存。

实验二薄层色谱应用一、实验目的1 掌握薄层色谱的点样、展开及显色检识的操作方法;2 了解薄层色谱在鉴别各类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中的应用;3 了解在薄层上进行原位化学反应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一)定性点滴反应1.样品(1)薄荷油(4)甘草次酸乙醇液(2)苦参碱乙醇液(5)原儿茶酸乙醇液(3)芦丁甲醇溶液2.检出试剂(1)三氯化铁1%乙醇溶液(4)碘化铋钾试液(2)三氯化铝1%乙醇溶液(5)香草醛一硫酸溶液(3)醋酐-浓硫酸试液3.试验方法取硅胶CMC-Na薄层板1~2块,用软铅笔按下图划线,将各样品先滴加于相应的格子中,再将各剂分别自空白起逐格点加试剂,观察并记录反应变化。

(二)鉴别中草药中的化学成分1. 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检识(1)硅胶CMC-Na 薄层板(2)样品: ①丹参乙醚提取物②丹参酮ⅡA 对照品(3)展开剂①苯②乙酸乙酯③苯-乙酸乙酯(19:1)由展层结果判断选用何种展开剂为最合适?2.苦参中氧化苦参碱的检识(1)2%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2)样品: ①苦参中提取的总生物碱②氧化苦参碱(3)展开剂氯仿:甲醇: 浓氨试液(5:0.6:0.3) 10℃以下放置的下层液(4)显色剂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试液记录实验结果.(三)薄层析上原位化学反应本法是直接在薄层板上进行有机化学反应,又称原位反应薄层,先将样品滴加在薄层板上,然后滴上适当的溶剂展开反应物。

有时先在试管内进行反应,而后在薄层板上进行层析检识。

根据原化合物的R f值再联系反应产物的层析行为,R f值,可供鉴别一个化合物或者提供鉴定一个化合物或提供鉴定一个化合物极有价值的线索。

应用这些特殊反应只消耗未知物极微量的样品却提供了大量的有关结构鉴别的信息,操作简便。

如氧化、还原、脱水、水解、卤代、酶的催化作用、酯化、硝化、衍生物的制备、混合反应等均可在薄层板上进行。

例:1.酯化反应(1)取原儿茶酸乙醇溶液,在一薄层上点加两个相同样点,其中一份样点的原点上,再点加试剂:醋酐—吡啶(3:1),待溶剂挥散后,再重复点加试几次,干后,以氯仿—丙酮(8:2)展层。

(用碘蒸气熏显色,可见其中点加醋酐吡啶试剂的样点已展开在前,而未加试剂的样点仍近起始线)。

为什么二者R f值不同?(2)取原儿茶醛乙醇溶液,在同一薄层上点加两个相同样点,其中一份样点的原点上,再加醋酐一吡啶(3:1),待试剂挥散后,再重复点加试剂数次,用氯仿一丙酮(8:2)展层。

用2、4二硝基苯肼显色。

加酰化剂前后样品点有什么变化?2.成盐反应取原儿茶酸乙醇溶液,在同一薄层板的起始线上点加两个相同样点。

其中一份样在点样的原点上,再点加10%碳酸氢钠溶液(另一份不加),以氯仿一丙酮一甲醇(8:2:1)展层,并用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喷雾显色。

可见其中点加碳酸氢钠的样点Rf值已有变化,未加碱的样点照常展开。

为什么?3.苯腙反应取原儿茶醛乙醇溶液,在同一薄层上点加两个相同样点,其中一份样点的原点上,再点加2,4一二硝基苯肼试剂,给以热风以促进成踪反应,然后以氯仿一丙酮(8:2)展层,可见出现两个棕红色斑点在红棕色斑点下,再喷以三氯化铁试剂,又出现紫兰色斑点,上面的红棕色斑点是原儿茶醛与2,4一二硝基苯肼所形成的,下面紫兰色斑点是剩下的部分末成腙的原儿茶醛,2,4一二硝基苯肼的斑点呈黄色,R f值最大。

由原位反应的结果判断原来化合物的结果上有何基团特征?并绘出薄层色谱图。

实验三芦丁的提取与鉴定芦丁(Rutin)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现已发现含芦丁的植物至少在70种以上,如烟叶、槐花、荞麦和蒲公英中均含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