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义目录一、芦荟粗多糖的提取及鉴定二、大黄中蒽醌苷元的提取、分离与鉴别三、槐米中芦丁、槲皮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别四、八角茴香挥发油的提取及鉴别五、黄柏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和鉴别六、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前言《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印证并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掌握由天然药物中提取、分离、精制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鉴别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作风。

实验一芦荟粗多糖的提取及鉴定一、实验目的1、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高速冷冻离心机、旋转蒸发器等仪器的用法3、了解芦荟多糖在医药中的应用二、实验原理芦荟的多糖类可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治愈皮肤炎、慢性肾炎、膀胱炎、支气管炎等慢性病症,抑制、破坏异常细胞的生长的作用,从而达到抗癌目的。

植物体内的可溶性糖主要是指能溶于水及乙醇的单糖和寡聚糖,所以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芦荟中的粗多糖。

三、试剂、材料及仪器1、试剂:盐酸、无水乙醇、丙酮、乙醚、葡萄糖对照品、苯酚、浓硫酸2、材料和仪器:芦荟叶、烧杯、移液管、量筒、容量瓶、玻璃棒、旋转蒸发仪、电子天平、真空泵、电热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速离心机、真空冷冻干燥机。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取芦荟鲜叶50g,洗净,去掉叶尖和叶底,在蒸馏水水中浸泡0.5h,已除去由表面滲出的黄色液体。

然后切去表皮,将内层凝胶(匀浆后)置于烧杯中,加入三倍蒸馏水,置于55℃恒温水浴锅中加热浸提4h。

2、浸提液离心分离(2500r/min,5min)并过滤(直接6层纱布过滤),将所得液汁减压浓缩(至30ml),用6mol/L的盐酸调pH值3.2左右,向经过调酸处理的芦荟凝胶浓缩汁中缓慢加入6倍量的95%乙醇,边加边搅拌大约需要15~30min,室温下静置2h,离心分离(2500r/min,7min)得多糖沉淀。

依次用乙醇、丙酮和乙醚洗涤,然后真空干燥(通风橱干燥),最终得到的沉淀即为芦荟多糖粗品。

3、芦荟多糖的鉴定对芦荟多糖的鉴定利用改进的苯酚一硫酸法。

苯嘞一硫酸试剂能与芦荟多糖中的己糖起显色反应,在一定波长下其吸光度的变化与多糖含量呈线性关系。

采用苯酚一硫酸显色法鉴定芦荟多糖,芦荟中的多糖在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然后和苯酚缩合成有色化合物共轭酚在490nm处有最大波长,由此可以鉴定出芦荟中的多糖(图1)。

五、注意事项加入乙醇沉淀多糖时要边加边搅拌,时间要长一些;六、作业与思考题1、记录实验条件,过程和实验现象。

2、为什么要在醇沉之前调pH值?实验二大黄中蒽醌苷元的提取、分离与鉴别【实验目的】1.掌握从大黄中提取和分离游离蒽醌的方法。

2.掌握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不同酸性的羟基蒽醌类化合物。

3.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主要检识方法。

4.熟悉蒽醌类化合物的色谱检识方法。

5.了解用柱色谱法分离蒽醌类成分。

【实验原理】1.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Reg.和药用大黄R.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

大黄中含有大黄蒽醌及其苷。

(1)大黄酸(rhein) 分子式C15H8O6,分子量284.21。

黄色针状结晶(升华法),mp.321~322℃,330℃分解。

能溶于碱水、吡啶,溶于乙醇、氯仿、乙醚和石油醚,几不溶于水。

(2)大黄素(emodin) 分子式C15H10O5,分子量270.23。

橙色针状结晶(乙醇),mp.256~257℃,能升华。

易溶于乙醇、碱水,微溶于乙醚、氯仿,几不溶于水。

(3)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 分子式C16H10O5,分子量270.23。

橙色针状结晶(甲苯),mp.223~224℃。

易溶于热乙醇,可溶于乙醚和苯,并呈黄色;溶于碱液呈红色;氨水及硫酸中呈绯红色。

(4)大黄酚(chrysophanol) 分子式C15H10O4,分子量254.23。

橙黄色六方形或单斜结晶(乙醇或苯),mp.196~197℃,能升华。

易溶于沸乙醇,可溶于丙酮、氯仿、苯、乙醚和冰醋酸,极微溶于石油醚、冷乙醇,几不溶于水。

(5)大黄素甲醚(physcion) 分子式C 16H 12O 5,分子量284.26。

砖红色单斜针状结晶,mp.203~207℃,溶于苯、氯仿、吡啶及甲苯,微溶于醋酸及醋酸乙酯,不溶于甲醇、乙醇、乙醚和丙酮。

2.本实验是根据大黄中的羟基蒽醌苷经酸水解成游离羟基蒽醌,而游离羟基蒽醌不溶于水,可溶于氯仿、乙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性质,用氯仿从水解液中将游离羟基蒽醌提取出来,再利用各游离羟基蒽醌的酸性不同,采用pH 梯度萃取法将其分离。

其中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酸性十分近似,用pH 梯度萃取法难以分离,可利用两者的极性不同,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

【实验仪器与试剂】1.索氏提取器,500、100、10ml 烧杯,1000、500ml 分液漏斗,10ml 试管,试管架,托盘天平,量筒,三角漏斗,洗瓶,布氏漏斗,水浴锅,10×20cm 薄层板,10×20cm 薄层色谱缸,点样毛细管,紫外灯(仪),玻棒,牛骨匙,脱脂棉,显色剂喷瓶,小型空压机,层析柱(Ф1.5cm )2.大黄粗粉,滤纸,pH 试纸,乙酸乙酯,石油醚(60~90℃),氯仿,20%硫酸,pH8缓冲液,pH9.9缓冲液,浓盐酸,5%碳酸钠,5%氢氧化钠,丙酮,0.5%醋酸镁乙醇试剂,薄层用硅胶H ,0.2%CMC-Na ,甲醇,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对照品,展开剂: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甲酸(15∶5∶1)上层溶液,浓氨水。

大黄酚 R 1=CH 3 R 2=H 大黄素 R 1=CH 3 R 2=OH 大黄酸 R 1=COOH R 2=H 大黄素甲醚 R 1=CH 3 R 2=OCH 3 芦荟大黄素 R 1=CH 2OH R 2=HO O OH R 2OHR 1【实验步骤】1. 提取与分离大黄粗粉100g水洗余酸至中性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液盐酸调pH3,静置,滤过萃取沉淀冰醋酸精制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液碱水层大黄酸盐酸调pH3,滤过沉淀丙酮精制大黄素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液碱水层萃取盐酸调pH3,滤过沉淀碱水层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液醋酸乙酯精制盐酸调pH3,滤过芦荟大黄素沉淀2.检识(1)碱液试验分别取各蒽醌化合物结晶少许,置试管中,加1ml乙醇溶解,加数滴10%氢氧化钠试剂振摇,观察颜色变化,羟基蒽醌应显红色。

(2)乙酸镁试验分别取各蒽醌化合物结晶少许,置试管中,加1ml乙醇溶解,加数滴0.5%乙酸镁乙醇试剂,观察颜色变化,羟基蒽醌应显橙、红、紫等颜色。

(3)薄层色谱检识薄层板:硅胶H-CMC-Na试样:自制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的乙醇溶液。

对照品:上述各成分对照品乙醇溶液(约1mg/ml)。

展开剂: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甲酸(15∶5∶1)上层溶液。

显色:在可见光下观察,记录黄色斑点的位置。

然后再用浓氨水熏蒸或喷雾5%乙酸镁甲醇溶液,斑点应显红色。

【基本操作注意事项】1.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种类、含量与大黄的品种、采集季节、炮制方法及贮存时间均有关系,实验用药材应注意。

2.萃取用pH8缓冲液为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pH9.9缓冲液为碳酸氢钠-碳酸钠缓冲液。

配制好的缓冲液要测pH值。

一般萃取大黄酸用pH7~8范围的,萃取大黄素用pH9.5~11范围的。

3.用各缓冲液进行萃取时,采用一次性加入的方法,实验证明,如将缓冲液分次萃取,分离效果不理想。

4.本实验也适应于以虎杖为原料的提取,但虎杖中不含大黄酸,故直接由大黄素开始分离。

5.色谱分离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时,先用氯仿洗脱至出现黄色色带时,改用氯仿—醋酸乙酯(8∶2)混合溶剂继续洗脱,并更换收集器,每10ml为一份,按顺序编号,直至色谱柱的第一色带全部洗脱下来为止。

各流分经硅胶-CMC-Na板,氯仿-醋酸乙酯(8∶2)展开,用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作对照,合并斑点相同流分,分别浓缩、放置析晶,即可获得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

【思考题】一、大黄游离蒽醌的提取分离方法还有哪,同时注意实验成本、仪器、安全、环保等多因素思考。

二、(1)大黄中5种羟基蒽醌化合物的酸性和极性大小应如何排列?为什么?(2)pH梯度萃取法的原理是什么?适用于哪些中药成分的分离?(3)蒽醌类化合物及其苷的薄层色谱用什么作吸附剂、展开剂和显色剂?(4)蒽醌类与乙酸镁显色反应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其颜色反应与羟基所在的位置有何关系?实验三槐米中芦丁、槲皮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别【实验目的】1.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原理和方法。

2.掌握黄酮类成分的主要理化性质及鉴别方法。

3.熟悉和了解采收与炮制对芦丁含量的影响。

【实验原理】1.槐花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莆。

前者习称槐花Flos Sphorae;后者习称槐米Flos Sophorae Immaturus。

主产于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江苏、广东、广西、辽宁等地。

以河北、山东、河南产量大。

性能:苦,性微寒。

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应用: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等。

2.主要含有芦丁(芸香苷)、槲皮素,还含少量皂苷类及多糖、粘液质等。

近代研究表明槐米含芦丁可高达23.5%,槐花开放后降至13.0%。

芦丁可用于治疗毛细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并用作高血压辅助治疗剂。

芦丁还可以作为制备槲皮素、羟乙基槲皮素、羟乙基芦丁、二乙胺基乙基芦丁等的原料。

3.芦丁为浅黄色粉末或极细微淡黄色针状结晶,含3分子结晶水(C27H30O16·3H2O),加热至185℃以上熔融并开始分解。

芦丁的溶解度,在冷水中1:10000,沸水中1:200,沸乙醇中1:60,沸甲醇中1:7,可溶于乙醇、吡啶、甲酰胺、甘油、丙酮、冰醋酸、乙酸乙酯中,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石油醚。

芦丁分子中具有较多酚羟基,显弱酸性,易溶于碱液中,酸化后又可析出,因此可以用碱溶酸沉的方法提取芦丁。

【实验仪器与试剂】1.1000、500、100、10ml烧杯,10ml试管,试管架,托盘天平,量筒,三角漏斗,洗瓶,布氏漏斗,电炉,10×20cm薄层板,10×20cm薄层色谱缸,色谱专用滤纸,聚酰胺色谱膜,点样毛细管,紫外灯(仪),玻棒,牛骨匙,纱布,脱脂棉,显色剂喷瓶,小型空压机。

2.槐花米粗粉,滤纸,pH试纸,生石灰,硼砂,2%硫酸,浓硫酸,稀盐酸,浓盐酸,10%氢氧化钠,乙醇,10%α-萘酚乙醇溶液,镁粉,1%醋酸镁甲醇溶液,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2%枸橼酸甲醇溶液,Ba(OH)2,滑石粉,甲醇,氨水,芸香苷、槲皮素、葡萄糖、鼠李糖对照品,展开剂:正丁醇-乙酸-水(4:1:5)上层溶液(纸色谱),90%乙醇或乙醇-水(7:3)(聚酰胺色谱),显色:苯胺-邻苯二甲酸盐试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