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水化合物的生理作用有哪些?水产动物糖类利用率低的原因。
(14分)答: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1、提供能量
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为机体提供生理活动及体力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当今世界上,糖类是绝大多数人群从膳食中获取的最经济、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糖类释放能量快,能及时满足机体需要。
每克糖类在体内可产生4kcal 的能量。
糖类对蛋白质节约或保护作用是指食物中糖类供给充足时,可免于过多蛋白质作为机体的能量来源而消耗,从而有利于蛋白质发挥其特殊的生理作用,如构成和修补组织、调节功能等。
2、构成身体组织
糖类是细胞的构成成分之一,肝脏、肌肉中含有肝糖原和肌糖原,体粘液中含有糖蛋白质,脑神经中含有糖脂,细胞核中含有核糖,软骨、骨骼、角膜、玻璃体中均有糖蛋白参与构成。
3、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
葡萄糖是维持大脑正常功能的必需成分。
糖类对神经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它是神经系统惟一的能量来源,因此糖是神经系统赖以维持和保持正常活动的主要能源,即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需要一定浓度的血糖作为保证。
脑对低血糖反应十分敏感,轻者发生晕厥,重者发生低血糖性休克。
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脑组织可因缺乏能量而发生功能性障碍,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饥饿感、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状况。
若血糖继续下降,低于45mg/100ml 时,可出现低血糖性休克。
4、保护肝脏、解毒及抗生酮作用
肝脏为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和解毒器官,进入机体的毒物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而降解失活。
糖类的保护肝脏和解毒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当肝糖原贮备较为充足时,肝脏对某些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酒精)有较强的解毒作用;二是丰富的肝糖原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护肝脏免受有害因素(如化学毒物和肝炎病毒等)的损害,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脂肪在体内的氧化主要靠葡萄糖来供能,即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有助于体内脂肪的充分氧化。
当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或身患疾病(如糖尿病)不能利用碳水化合物时,机体所需能量主要由脂肪供给,但由于供给脂肪氧化的能量不充
分,因此脂肪在体内会氧化不全,造成酮体大量生成。
酮体是一类酸性物质的总称,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它们在机体内过多蓄积会造成酸中毒,导致一系列代谢功能紊乱。
酮体酸中毒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疲乏、嗜睡及呼吸加快等,且呼出的气体有烂苹果味。
由于只有在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存在时,脂肪氧化才能彻底,不产生过量的酮体,所以碳水化合物具有抗生酮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适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有助于脂肪在体内的充分氧化,减少脂肪在体内的生成,有利于预防肥胖。
5、提供膳食纤维
由于膳食纤维具有吸水膨胀以及螯合金属离子和一些有机毒物的作用,因此膳食纤维在体内具有整肠通便、降血脂、降血糖等多种功能,有时也被称之为“第七大营养素”。
膳食纤维在人体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整肠通便与防便秘、痔疮、肠癌和减肥。
(2)降血糖与防治糖尿病。
(3)降血脂与预防冠心病。
(4)预防胆结石。
(5)减肥。
2. 饲料脂肪水平对鱼类生长有何影响?调控鱼类脂肪代谢的要点包括哪些?(14分)
(1)
①脂肪是鱼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饲料中脂肪含量不足或者缺乏,会引起脂溶性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导致鱼类生长缓慢,抗病能力低下,还会导致代谢紊乱,而消耗饲料蛋白作为生长所需的能量。
因此适宜提高饲料脂肪水平不仅能满足鱼类生长所需的能量脂肪酸等营养物质还具有明显的节约蛋白质作用。
②在实际生产中,为充分利用脂肪节约蛋白质作用,降低饲料蛋白原料用量,饲料中脂肪的添加量会超过其适宜需求水平的上限。
③鱼类因摄入过量的脂肪引起肝脏脂肪过量沉积生长缓慢抗病和抗应激能力明显下降肌肉品质下降已成为困惑养殖者的难题之一。
(2)
调控鱼类脂肪代谢的要点包括: ( 1)减少海水鱼和肉食性鱼类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控制适宜的蛋白/ 能量比; ( 2) 适量添加胆碱、卵磷脂等降脂因子; ( 3) 集约化养殖鱼类必须满足维生素和EFA 的需要。
3.钙、磷的营养作用包括哪些?缺乏后会出现哪些症状?(14分)
(1)钙的营养作用
①作为结构物质,参与构成骨骼、牙齿和鳞片,对鱼起到支持和保护作
用。
②参与神经传导和体液调节,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使钙进入细胞内触发
肌肉收缩。
③维持血中钙磷的平衡。
④调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⑤激活多种酶的活性。
钙是血凝过程中一系列反应的激活剂。
⑥促进胰岛素、肾上腺皮质醇的分泌。
(2)磷的营养作用
①作为结构物质,是构成骨骼、牙齿和鳞片必须的矿物元素之一。
②是体液的重要成分。
③在脂类吸收和转运过程中,磷是构成磷酸酯的重要物质。
④构成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AP),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也
是底物磷酸化的重要参加者。
⑤作为脑磷脂、卵磷脂、神经磷脂的重要组分,参与构成细胞膜、
⑥作为缓冲液,参与维持体液和细胞内液的酸碱平衡。
⑦参与构成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等遗传物质及一些酶的组成成分。
缺乏症:
由于鱼类能有效地从水体中吸收相当数量的钙,所以一般不表现出缺乏
症。
当水体中无钙时,就要保证饲料中有足够的钙含量或维生素D含量,
河鲇对钙的需要量为0.45%,鲤鱼饲料中的钙含量应该保持在0.7%左右。
与之相比,鱼类长期投喂缺磷的饲料,骨骼就会不正常地钙化而造成背
部(脊柱前弯症)和头部畸形,部分骨骼生长受阻。
对于鲤鱼缺乏磷的
话,会导致:增重率、饵料和血液中无机磷减少;体脂肪增加;肝脏内
糖原异生酶增加,骨骼灰分较少;额骨和脊柱变形,肋骨和胸鳍软条钙
化异常。
4. 养殖鱼类品质下降原因包括哪些?可通过哪些途径改善?(14分)
原因:饵料配方不科学;鱼虾觅食、避害活动少;滥用饲料添加剂;不良水环境;
改善:
①通过人工饵料营养配方的调整,或适当添加一些具有特殊作用或专一性的添加剂(如诱食剂、香味剂、着色剂、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高不饱和脂肪酸等)。
②可以从分子水平开展研究,研究肉质风味物质的形成和变化规律,从基因水平考虑风味物质含量的差异,阐明水产动物品质形成的生化和分子机理。
5. 举例说明添加小肽的作用。
(14分)
1 促进蛋白质的沉积动物通过饲料食入蛋白质,进入消化道的蛋白质在蛋白酶、肽酶等酶的作用下部分被分解成肽、氨基酸,然后以氨基酸和小肽的形式被动物吸收利用,用于维持新陈代谢和沉积到组织。
研究表明,以小肽形式作为氮源的日粮,蛋白质沉积率高于相应的以氨基酸或完整蛋白质作为氮源的日粮。
血液循环中的小肽可以直接参与组织蛋白质的合成,肝脏、肾脏、皮肤和其它组织也能完整地利用小肽,其中肾脏是消化、吸收肽和再捕获氨基酸的主要场所。
Zaloga(1991)[1] 研究表明,以小肽形式作为氮源时,整体的蛋白质沉积率高于相应氨基酸日粮或完整氨基酸日粮。
2 参与机体免疫调节,提高其免疫机能在肽的活性作用研究中,对乳蛋白生物活性肽的研究最为深入,其降解产生的肽在机体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已从乳蛋白酶解产物中检测到了具有阿片肽活性、免疫调节活性、抗高血压活性、金属离子生物转化活性、抗凝血和舒张血管活性及抗细菌活性等多种生物活性肽,而且其中许多活性肽已从不同动物的乳蛋白中得到了分离纯化,如从酪蛋白的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的降解产物中分离得到的免疫刺激肽能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Jolle 研究表明,β- 酪蛋白的水解产物中的三肽或六肽可以促进腹膜内巨噬细胞的体外吞噬作用。
3 提高矿物质元素的吸收研究发现,某些小肽能促进矿物元素的吸收。
根据小肽的吸收机制和有机微量元素的可吸收机理,以小肽为主要配体的微量元素配合物应该更有利于生物学效价的提高。
研究证明,在生物体消化过程中形成的酪蛋白磷酸肽(CPPS) 可促进钙、铁、锌、锰、铜、镁、硒等吸收。
Maria 等(1995)[13] 研究报道,肠道内容物中的可溶性铁与肽结合,这表明,蛋白质消化产生的特殊肽提高了铁的生物利用率。
4 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小肽能够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原因可能与肽链的结构及氨
基酸残基序列有关。
小肽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能够被动物吸收,参与机体生理活动和代谢调节,从而提高生产性能。
施用晖(1996) 在蛋鸡基础日粮中添加小肽制品后,发现产蛋率、饲料转化率都显著提高。
6. 简述粗纤维对水产动物的作用。
(14分)
①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酶的分泌,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②调节饲料中营养物质浓度,作为填充料。
③粗纤维可调节颗粒饲料密度,洗水后,重量可增加到原重量的30被,
并能形成溶胶和凝胶,改变消化物的物理特性,增强消化道内容物
的黏度,延缓食糜的排空时间。
④谷物中可溶性的半纤维素被称为戊聚糖,可形成黏稠的水溶液并具
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⑤粗纤维表面带有很多活性基团,可吸附螯合胆汁酸、胆固醇等有机
分子,其中木质素对胆汁酸的吸附能力最强,纤维素弱些。
同时粗
纤维还可以吸附肠道内的有毒物质并促使它们排泄。
7. 论述水产动物营养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
(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