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讲座PPT课件
3
典藏PPT
2. 众多外国诺奖得主为美国所用(挑战)
为美国所用 的20世纪诺奖得主共515人。其中物理学 奖162人,化学奖135人,生理学与医学奖172人,经济学 奖46人。这些人来自世界各地。
根据《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词典》显示,各国诺贝 尔奖获得者被美国所用人数如下:
德国(20名)
英国(12名) 意大利(8名)
4
从国际看 从国内看 从历史看 从现实看
世界进入知识经 济时代,人才资 源争夺空前激烈, 很多国家制定人 才战略,以保持 竞争优势。
(制海、制 空与制脑)
2020年建成创新 型国家,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奋斗目 标,要求有高素质 人才资源 做为保
证。(创新型
国家有人才 指标)
我们肩负着民族复 兴的伟大重任。
施国际人才战略,以促成海外人才回归为主要目标,加快引进
急需紧缺海外高端人才。这些国家虽已吸引不少外籍人才,但
更主要的还是本国流出的人才回流,例如留学生回归率一般都
能过半。
•
这些国家都经历过本土人才大量流失、本土海外人才少量
回归、本土海外人才大量回流、开始吸收外籍人才四个阶段。
•
我国、印度、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
最重要资源的看法的不同,也导致了两个超级大国后来截然不
同的命运。
•
这场特殊的人才战争过去半个世纪后,全世界自然科学领
域诺贝尔奖得主40%来自“美国制造”,超过70%的诺贝尔奖得
主被美国聘用,全世界62%顶尖科学家都在美国工作。美国能
够在二战后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并在高科技领域一直保持
“一览众山小”的绝对优势,并不是因为美国人的天赋有多高
中国(6名)
法国(6名) 奥地利(7名) 加拿大(8名)
4
典藏PPT
3、
人才竞争决定中国未来(需要)
——复兴需要人才
美国引进人才引领发展。原子弹的爆炸、氢弹的发明、人造卫星的上天,无 一不是改变整个人类历史、并使美国引领世界发展趋势。研制原子弹的“曼哈 顿”工程领导者恩里科•费米、“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相对论之父爱恩斯 坦……这些改变美国也影响世界的美国科学家,全部来自其他国家。
中国优秀人才大量外流。33年来中国送出了世界最多的192万留学生,截至 2010年底只有60多万人回国,在国外人数超过130万!中国社科院2007年发 布报告: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在世界居于首位!
•
人才战争改变了世界格局。世界中心从欧洲转移到北美的背后,是罗斯福发 起的“特殊战争”——人才战争。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完成了从诺贝尔奖得主 只有德国三分之一,到聘用全世界三分之二诺贝尔奖得主的转变过程,才成为 了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 事实证明:全球人才战争,能够真正决定一个国家的最终命运,这也是中华 民族未来三十年能否实现真正崛起和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 在当今国际人才竞争战当中,美国是最大赢家。 整个美国大约有1/3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来自外国。欧 洲、加拿大等虽有人才大量流失到美国,但加拿大每 流失1人到美国,就要从其它国家吸引4名人才进行补 充。
8
典藏PPT
2.新兴国家和地区:人才逐渐回流
•
以日本、“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新兴发达国家和地区,
在上个世纪都派出大量留学生。它们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实
顶尖科学家进行“明抢”的之后,美国迅速以1个伞兵师、2个装甲
师加上第6集团军重兵出击,目的是掩护一支刚刚成立的“阿尔索
斯”突击队的秘密行动。“阿尔索斯”间谍部队的唯一任务,就
是抢在任何国家尤其苏联之前,俘虏德国、意大利那些优秀的世
界知名的科学家,并劝服这些可以改变国家战略实力的科学家加
典藏PPT
人才工作——
通上情 熟下情 知外情
典藏PPT
提纲
• 一、中央提出人才战略的背景 • 二、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 三、我国国际人才竞争的现状 • 四、人才工作发展历史及中央要求 • 五、长春市人才工作情况 • 六、做好人才工作的一点体会和建议
1
典藏PPT
一、中央提出人才战略的背景
1
2
3
,而是因为他成功地集聚到了全世界最多的顶尖人才。
7
典藏PPT
二、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 1.传统发达国家:大量吸收外来人才
• 至2005年,全世界大约30个国家制定了高端人才 入境的优惠政策,其中超过一半约17个是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人才已经很丰富,但仍然不遗余力的吸引国 际人才。在1990年到2000年,美国一共接受了415万 受过高等教育的移民人才,欧盟当时15个成员国10年 间也接受了受过高等教育的移民人才200多万。
5
典藏PPT
4、 美国打了一场特殊的人才战争
—美国二战后大肆掠夺人才成为科技强国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罗斯福总统询问他的国家科技局长
:“战争结束以后,我们要做些什么?” 这位科技局长提出一份 《科学技术——无止境的边疆》的报告,这份报告提出:德国获 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美国的3倍,要迅速改变美国落后的现状, 就必须采用特殊手段,利用战争的特殊时机,发动一场对战败国
(世界千年
经济史描述 的中国经济 曲线)
目前确实存在着千
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世界和平 并时间不多)
2
1典.世藏PP界T 千年经济史带给我们的启示
——我国由强到衰再复兴
英国学者麦迪森在《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中,研究了 千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曲线。从1952年到2003年,中国 的GDP,从占世界比重的5.2%上升到15.1%,已经成为 仅次于美国的最大经济体。 纵观历史,1820年(清嘉庆25年)也就是鸦片战争前,中 国GDP大约占到世界总量的1/3左右。从那时开始到1952 年,中国GDP占世界比重处于日益下降地位。新中国成 立之后开始上升,1978年之后大幅上升,中华民族正前进 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上。 按照麦迪森的计算,我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大约在2015年 。这是中国人民自孙中山以来所追求的梦想。
入美国籍,为美国工作。
6
典藏PPT
•
这是罗斯福总统生平采纳的最有远见的建议之一。美国
和苏联同时攻入德国,开始掠夺最值钱的资源。美国跨洋过海
把那些高学历“战俘”运回国(阿尔索斯1943年成立,1945年 解散,两年来抢来数千名科学家,包括艾森堡、费米),苏联
集中精力“抢运”成千上万的机器和设备。对于国家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