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子》无为思想的现代意义

《老子》无为思想的现代意义

《老子》无为思想的现代意义
作者:付阳老子,原名李耳,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

在传统道家的典籍中,《老子》这本书是有极高的地位的。

因为这本书里包含了老子以及道家的主要思想—无为。

在《老子》中多次强调无为而治,比如说文中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等句子都是在强调无为而治。

是又有人问了,这是2000多年前的东西,今天恐怕已经失去其作用了吧。

但是在我看来《老子》无为思想在现代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是更应该的大力学习的。

无为有三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遵循事物的自然趋势而为,不争,即是无为。

所以老子说:“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原来要百姓休养生息,让百姓填满肚子,强壮骨骼,专心做事,能够不争安乐啊。

第二层意义:无为就是能放的下,有所不为。

只有一有所不为才能聚集精力有所作为,这就是道家的执一、贞
一、守一的思想。

第三层意义:无是甲骨象形字与大篆金文中的“乐舞”,为是研究学习。

要人们学而知其乐,指快乐的学习研究。

首先我来说说第一层意义对我们的影响。

从字面上来看顺应自然发展,不争即是无为。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和别人争个鱼死网破,最后得不偿失,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如果我们有无为的思想,我们就可以以一种平常心对待我们的得失。

那我们在生活中便会轻松许多。

而且说不定我们还会有意外的收获呢。

在《老子》的第二十二章中(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
言哉!诚全而归之。

)老子向世人宣传了他的处事的方法,那就是“曲”。

何谓之“曲”,其实就是无为。

从中可见无为是大丈夫应该学习的。

对于第二层意义的理解是两个字“放下”。

其实无论是对现代的人还是古代的人,要做到“放下”是很困难的。

所以我们可以参照《老子》的辩证法来思考。

在文中,第三十六章说“将欲废之,必故兴之。

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从中我学到了要想做到一件很困难的事,我们可以从其反向入手。

所以如果我们想得到我们想要的,我们就必须要先放下他。

这点对于现代人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现代人大多急功近利,往往一事无成。

故而他们如果学会放下,必将有一个更好的前程。

这第三层意义就是要人们快乐的学习。

学习本来是件高尚的快乐的事,是人们提升自我修养的好事。

可是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学习大多是为了功利的需求,这就让本来轻松的学习变得让人厌烦。

所以如果我们能用一种无为的心态去学习的话,那必是一种快乐的学习呀。

由上述可见,《老子》中的无为思想在现代生活中是有它的意义的,它让那些习得老子无为思想的人有一个快乐而充足的人生。

我想这就是“无为”思想的现代意义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