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首钢集团简介

首钢集团简介

首钢集团简介中国首钢集团(简称首钢集团)始建于1919年,解放前30年累计产铁28.6万吨。

解放后首钢获得了新生,1958年建起了中国第一座侧吹转炉,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1964年建成了中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在中国最早采用高炉喷吹煤技术,70年代末首钢二号高炉成为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高炉。

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巨大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多种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首钢总公司为母公司,下属股份公司、新钢公司、迁钢公司、首秦公司、高新技术公司、机电公司、特钢公司、首建公司、房地产公司、实业公司、国际贸易工程公司等子公司,在香港有上市公司,在南美洲有秘鲁铁矿等海外企业。

2007年集团销售收入1090亿元,实现利润水平43亿元,钢产量1540万吨,职工近8万人。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按2006年数据评选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中,首钢销售收入列第10位;在中国企业500强中首钢列第36位。

揭开了中国炼钢生产新的一页。

1978年钢产量达到179万吨,成为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

发展历程首钢始建于1919年,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

首钢90年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首钢企业文化的演变成长史,它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1919----1948年:历经沧桑,饱受磨难;1948----1978年:艰苦创业,成长壮大;1979----2002年:改革腾飞,探索发展;2003----现在:立志“三创”,再铸辉煌。

1958年建起了中国第一座测吹转炉,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1964年建成了中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揭开了中国炼钢生产新的一页。

1978年钢产量达到179万吨,成为国内十大钢铁企业之一。

从1979年开始,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放权让利”的改革。

首钢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从1981年到1995年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承包制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有力地促进了首钢的发展。

1979年到2003年,首钢集团累计向国家上交利税费358亿元;资产总额从21.45亿元增加到626亿元,增长28.1倍;销售收入从15.55亿元增加到479亿元,增长29.8倍。

2003年首钢集团实现利润10.3亿元,社会贡献总额82.5亿元,工业增加值70亿元;集团在职职工13.51万人。

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首钢紧紧抓住机遇,围绕发展战略,历经“苦干三年,打好四个基础”,系统实施国务院批复的首钢搬迁调整方案,实现了首钢新的历史性发展。

文化体系企业精神首钢集团自强开放、务实创新、诚信敬业。

——自强,就是要有一种不怨天、不尤人、一切靠自己的自主意识;就是要有一种不甘落后、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就是要有一种敢竞争、不服输、不服气、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和勇气,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开放,就是要跳出自我封闭、夜郎自大的狭隘圈子,以博大的胸怀融入社会、面向世界;就是要积极接受新生事物,广泛开展合作,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就是要以虚心的态度,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把首钢办成学习型企业。

——务实,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真话,干实事,重实效;就是要坚决克服图虚名、重形式、走过场的坏风气,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创新,就是要敢于突破,打破常规,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就是要改变因循守旧的思维,摆脱僵化落后的状态;就是要以超常的努力,把挑战和压力变为机遇和动力,把目标变为现实。

——诚信,就是要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就是要信守合同,平等竞争,公平交易;就是要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的不道德行为。

——敬业,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为企业发展恪尽职守,建功立业;就是要克服对事业不负责任、敷衍了事、推委扯皮的不良现象;就是要破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树立开拓进取、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崇高境界,做到创新敢为人先、创业敢比人快。

企业理念1.树立“没有发展就没有首钢的一切”的发展理念,把能不能促进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评价工作效果的标准。

2.树立“把握时机就能获得发展”的机遇理念,抢抓机遇,抓紧机遇,抓实机遇,使机遇产生最大效果。

3.树立“人人为企业,企业为人人”的共存理念,职工为企业发展尽职尽责,企业为职工发展搭建舞台。

4.树立“我就是首钢形象”的责任理念,人人从我做起,从本岗位做起,从每件事做起,为优化首钢发展环境做贡献。

5.树立“有什么不如有人才”的人才理念,努力创造一个人才引得进、留得住、长得大、用得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6.树立“人、技术、环境高度和谐一致”的环保理念,不断推进技术进步,加大环保投入,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

7.树立“以顾客满意为宗旨,以持续改进为手段”的质量理念,用科技进步和标准化管理,创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8.树立“安全、顺行、清洁、高效”的生产理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的低成本、高效率、清洁化。

9.树立“诚信、高效、共赢、发展”的营销理念,建立与用户之间的互相信任、互惠互利、长久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10.树立“一切为用户着想”的服务理念,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着想,机关为基层着想,企业为用户着想。

企业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雷厉风行。

核心价值追求创新创优创业,建设21世纪新首钢。

企业形象塑造首钢注重环保、实现清洁化生产的绿色形象,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实现清洁化生产和清洁化管理,优化首钢的生态环境和厂容厂貌。

塑造首钢积极推进科技进步、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形象,围绕市场需要,大力进行新产品研制和开发,形成首钢各个行业的拳头产品、名牌产品。

塑造诚实守信、文明健康的职工形象,从职工的衣着文明、语言文明等具体事情抓起,狠抓职业道德规范的落实,不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企业标识首钢“SG”标识从整体上看,似一个具有动感的太阳系中的行星,“S”像一个正在运转的环球卫星,紧紧围绕着一个地球形状的“G”字。

1.它象征着首钢是一个特大型的企业集团,企业和产品已跨出国界。

2.它象征着首钢的宏伟目标是成为国际型名牌企业。

3.它体现着首钢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在发展中不断增添活力,弘扬“自强开放、务实创新、诚信敬业”的企业精神。

兼并重组方案2012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同意吉林省工信厅上报的首钢和通钢兼并重组方案。

首钢和通钢兼并重组方案中要求加快推进首钢和通钢的实质性重组。

重组后的通钢要按照有关要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构建现代企业制度。

首钢要把通钢纳入集团总体规划,发挥重组方各自优势和协同效应,在资源配置、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资源共享、相互依托,做强通化钢铁主业,优化产品结构。

按期淘汰现有落后钢铁产能,在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通钢厂区现有基础,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同时还要求吉林省工信厅会同相关部门,在首钢和通钢兼并重组的基础上,根据吉林省钢铁产业总体规划要求,进一步整合省内其他钢铁企业,减少企业数量,全面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投资项目2000年以来,首钢股份先后投资1790万元(占25.43%股份)与山东烟台磁王集团等单位共同设立了烟台首钢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和发展年产300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项目;投资5350万元(占51%股份)与深圳国投先科光盘有限公司、加拿大九洲实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深圳首钢先科数字光盘有限公司,开发生产大容量存储数字光盘;投资北京博奥生物芯片有限责任公司2500万元(占5.34%股份)共同开发生物芯片;出资23000万元(占46%股份)开发建设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出资9400万元(占28.7%股份)参与清华阳光改制重组;投资北京清华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2400万元(占12%股份);投资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8000万元;投资1425万元(占71.25%股份)参股北京首钢凯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分三年投资665万元(占57%股份)参股首科微电子工业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2002年,公司投资542000万元建设冷轧薄板生产线,投入25000万元建设8英寸芯片加工生产线。

附:1992年邓小平视察首钢1992年5月22日,国家领导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视察首钢集团。

上午8时,邓小平在北京市领导的陪同下,坐面包车来到首钢。

在首钢月季园门口处,首钢总公司党委书记、工厂委员会主任周冠五等领导同志,早早就在这里迎候。

北京市委书记李锡铭、市长陈希同也赶到这里。

人们喜气盈盈,热切等待着小平同志的到来。

见面后,邓小平说,来首钢是我的一桩心愿,我一直关心着首钢的改革。

在谈到首钢取得的成绩时,邓小平说,主要是解放思想,换了脑筋就行。

脑筋不换,怎么推也推不动。

邓小平在听取首钢负责人汇报中讲,路啊,是历来明摆在那里的。

走得快,走得慢;走得好,走得坏;那就要看走的路,第一是方向对不对,第二是走得好不好。

你们两条路都对了,我赞成你们。

邓小平在谈话中强调,国民经济要高速发展,钢要有年产1.1亿到1.2亿吨的目标。

邓小平还说,一个人政治上再强,不懂经济是不行的。

朱镕基同志是抓经济的。

我不懂经济,但是我听得懂哪些对哪些不对。

凡是思想开阔的,能领导我们向前发展的,我举双手赞成。

冒风险也要冒一冒,没有什么大风险,看不对头,你就收嘛!邓小平同志视察首钢以后,国务院不仅赋予首钢更大的投资立项权和外贸自主权,而且还赋予首钢资金融通权,批准首钢仿效中信集团建立银行,按照国际惯例经营金融业务。

同年12月22日,由首钢集团投资10亿元兴办的华夏银行正式开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