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的编制
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 ,涉及自主学习的概念 、 结构 、影响因素和测评等问题 。目前国外对自主 学习的研究 ,主要有操作行为主义学派 、现象学 派 、信息加工学派 、社会认知学派 、意志学派 、言语 指导学派 、建构主义学派[6 ,7] 等七类理论 。其中 , Zimmerman 的社会认知理论[1 ,8] 在吸收了班杜拉 的个人 、行为 、环境交互决定论思想以及自我调节 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 ,是自主学习理论中最有影 响的理论之一 。他认为自主学习可以分为计划阶 段 、行为或意志控制阶段和自我反思三个阶段 ,受 到来自个人 、行为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影响 ,学习者
3168
3315
1167
4127 40141
1186
3144
36194
1137
3151 43192
1167
3109
40104
1127
3125 47117
1151
218
42184
61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表 1 动机分量表和策略分量表各 因子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
动机分量表
策略分量表
特征根
方差贡 献率
累积方差 贡献率
特征根
方差贡 累积方差 献率 贡献率
9101
23111 23111 13119 24143
24143
3101
7171 30181
2191
5139
29182
2108
5133 36114
1199
60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朱祖德 王静琼 张 卫等 :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的编制
的自觉性与自律性就尤为重要 ,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及学习积极性会更加明显地影响学生的学业成 就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评定与研究也同样具有 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因此 ,本研究 拟在借鉴国内外自主学习较新理论的基础上 ,编 制一份适合于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评定量表 , 以满足当前大学生教学与管理中对学习能力与状 况评定的迫切需要 。
1 问题提出
自主学习 (Self2Regulated Learning) 是指学习者 在一定程度上从元认知 、动机和行为方面积极主 动地参与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1] ,其核心为学生 积极主动控制调节自己的学习 。国内有学者将之 译为 自 我 调 节 学 习[2] , 有 学 者 译 为 自 我 监 控 学 习[3] 等 ,由于自主学习的译法能直接反映出学生 自主性在自主学习中的核心地位 ,因此本文采用 此译 法 。在 上 世 纪 80 年 代 末 、90 年 代 初 由 于 Zimmerman 等人一系列的研究在国际上掀起了对 自主学习研究的热潮 ,而我国目前由于倡导让学 生学会学习[4] 、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 习也正成为教育与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成 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5] 。
一方面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作出主动的控制与调 节 ,另一方面则需要根据外部反馈对学习的外在 表现和学习环境作出主动的监控和调节 。其中 , 个人因素包括学生的知识 、元认知过程 、目标及情 感四个方面 ;行为因素体现在自我观察 、自我判断 和自我反应三个方面 ;环境因素则包括模仿 、言语 指导 、社会援助 、环境结构等 。他还特别强调自我 效能在自主学习中的关键作用[9] 。
311 项目分析 所有数据在 SPSS1010 软件包上进行处理 。 根据被试的作答情况 ,按动机分量表和策略
分量表分别进行各项目与分量表的题总相关 ,为 了提高项目对测验的鉴别力 ,根据相关系数小于 013 的原则共删除了 21 个题项 。其中动机分量 表删除 11 个 ,策略分量表删除 10 个 。 312 因素分析
2 大学生自主学习问卷的编制 与施测
211 自主学习及其维度的界定 当前 ,人们对自主学习的定义各不相同 。有
研究者提出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主宰的学习 , 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11] 。也有 研究者指出 ,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动机 、学习内 容 、学习方法 、学习时间 、学习过程 、学习结果 、学 习环境等方面都能够主动作出选择 、控制或调节 时 ,其学习就是自主学习[10] 。有学者[12] 则从学习 过程的角度出发认为 ,自主学习应包括三个方面 : 学习前的计划 、安排和准备 ,学习过程中的监察 、 评价与反馈 ,以及对学习的调节 、补救八个部分 。 综合众多的界定 ,我们认为 :当学习者能够自主地 激发起学习的愿望 ,对学习效果起到良好的促进 作用 ,而在行为上 ,学习者能对学习进行计划 、控 制与调节时 ,就是在进行自主的学习 。
在实际研究中 ,首当其冲的则往往又是自主 学习的测评问题 ,自主学习的测评是自主学习概 念 、理论和自主学习成分等问题的具体化 。尽管 当前已发展出了诸多测量方法 ,在实际研究及教 学工作中 ,自陈量表具有简洁明了易操作的特点 , 成为应用的首选 。国外已经有了中小学生甚至大 学生自主学习的测试量表 ,如 Weinstein 等人编制 的“学 习 和 探 究 策 略 调 查 表 ”, Zimmerman 和 Martinez2Pons 等 人 编 制 的“自 主 学 习 访 谈 表”及 “学生自主学习结果评定 : 教师用量表”, Pintrich 等人编制的“学习动机和策略问卷”等 。而国内对 于自主学习的测评 ,主要有庞维国的“中小学生学 习自主性量表”和董奇等人编制 、适用于中学生的 “学习自我监控量表”[10] ,但对于大学生的自主学 习测评还没有合适的工具 。
虽然目前国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 ,主要集中 在中小学 ,对大学生被试的研究不多见 。但事实 上 ,对于大学生的管理更加自由与松散 ,学生学习
3 基金项目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 (02BSH032) 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 (02I7) . 通讯作者 :张卫 (1968 - ) ,男 ,河南人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教授. Email :zhangwei @scnu. edu. cn
根据 Zimmerman 的社会认知理论和我们对自 主学习的定义 ,我们认为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应 由动机分量表和策略分量表两个部分组成 ,通过 跟大学生和心理学研究生的小型座谈 ,进一步确 定了两个分量表的次级维度 。其中 ,动机分量表 包括学习目标与价值 、学习期望 、学习归因 、学习 焦虑四个维度 ,其中学习目标与价值又包括内在 、 外在目标定向和任务价值信念 3 个次级维度 ,学 习期望又包括学习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 2 个次级 维度 。而学习策略分量表由计划 、方法 、反馈 、学 习调节 、学习总结与补救 5 个维度组成 ,其中计划 维度包括计划制定和时间管理 2 个次维度 ,学习 调节由学习坚持性 、学习情绪管理和学习活动调 节 3 个次维度组成 。 212 项目编制
根据动机分量表各因子题项对之进行命名 。 第一个因素包括 6 个项目 ,内容涉及在学习中所 得到的成就感和对学习行为的胜任感 ,命名为学 习自我效能感 ;第二个因子包括 8 个项目 ,内容涉 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意愿 ,反映学生对学 习和掌握知识 、技能的关注 ,命名为学习内在目 标 ;第三个因子包括 7 个项目 ,反映了学生对努力 能取得良好结果的判断 ,命名为学习控制感 ;第四 个因子包括 3 个项目 ,内容反映了学生对外部奖 赏及与他人的竞争 ,命名为学习外在目标 ;第五个 因子包括 2 个项目 ,反映了学生对学习有用性的 认知 ,命名为学习意义感 ;第六个因子包括 4 个项 目 ,反映了学生对学习和考试的担心 ,命名为学习 焦虑 。
34
0167
102
0160
64
0165
62
0157
93
0163
112
0155
5
0153
49
0149
因子五
项目 负荷
3
0186
4
0172
表 3 策略分量表因素分析结果
因子三
因子四
项目 负荷 项目 负荷
39
0167
97
0181
11
0167
74
0152
8
0148
70
0150
25
0146
15
01 :在 Zimmerman 自主学习理论基础上 ,根据我国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编制了大学生自主学习问卷 ,通 过因素分析发现 ,其中学习动机分量表可以提取 6 个因子 :学习自我效能感 、内在目标 、学习控制感 、外在目 标 、学习意义感 、学习焦虑 ,学习策略分量表可以提取 6 个因子 :一般方法 、学习求助 、学习计划安排 、学习总 结 、学习评价 、学习管理 。对问卷进行的信度 、效度检验结果表明 ,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效度指标 。 关键词 :大学生 ; 自主学习 ; 学习动机 ; 学习策略 ; 探索性因素分析 ; 验证性因素分析
分别对动机和策略分量表分析发现 ,Bartlett 球形检验都在 0100 水平的显著性 , KMO 系数分 别为 0190 和 0192 ,说明适合做因素分析 。
应用主成分法按方差最大斜交旋转法对两个
分量表分别进行因素分析 ,根据因素结构的碎石 图 ,结合特征根和构想假设 ,删除各因子中载荷不 到 014 的项目 ,最终确定动机和策略分量表均为六 个因素 ,各因子特征根 、方差贡献率见表 1。共有 69 个项目 ,其中 ,动机分量表 30 个项目 ,策略分量 表 39 个项目 ,其因子归属及负荷见表 2 和表 3。
95
0140
14
0142
因子五
项目 负荷
82
0164
30